第一百五十八章(1 / 2)
第一百五十八章
姜珏和黛玉成婚多年,起初是姜珏要出海的事耽搁了两年,后头好容易两个人团聚了一年,皇后又薨逝了,国孝三年,如今过了国孝已一年多了,看黛玉的意思,是还没有消息,承恩公夫人难免担心姜家人催促。
这话很是由己及人,承恩公夫人自问如果是自己的儿媳妇或者孙媳妇,成亲这些年还没有孩子,自己早就问了。
当然,黛玉是她的女儿,她非但不会觉得女儿没有孩子不好,还要怪亲家事多。
黛玉倒是很轻松,道:“我和阿珏商量过,孩子的事到底还是要看缘分的。”
见黛玉如此,就知道姜珏是不介意此事的,既然如此,承恩公夫人就不担心了。
毕竟,以姜珏如今在姜家的地位,必然是说一不二的,他没话说,旁人谁敢说什么?
袁夫人笑道:“对了,妹妹新出的诗集,你手里可还有,我娘家侄女甚是爱你的诗,只是咱们京城里如今太少,她竟没有买到,听闻你回京了,这孩子特意托到我这里来了。”
闻言,崔云慧眨眨眼睛,笑道:“静远之名,如雷贯耳,大嫂怕是问晚了,妹妹手里即便有,也被人抢光了呀。”
黛玉颇觉不好意思:“那都是闹着玩的,阿珏非得刊印出来……”
“哎呀,还是妹夫有心,否则妹妹大才,可就要被埋没了。”崔云慧笑道。
黛玉脸红道:“二嫂又来取笑我。”
承恩公夫人笑道:“她呀,这些年了也没见稳重几分,我瞧着她如今倒比明哥儿还小了!”
崔云慧笑道:“我越活越小,那都是托母亲的福,明儿母亲就要返老还童了!”
承恩公夫人笑骂道:“去你的,那我不是老妖精了!”
“哪里,明明是小妖精!”崔云慧逗趣道。
众人都被逗得哈哈大笑,一时间,屋子里充满了快活的笑声。
……
书房里,承恩公和姜珏交代了些吏部的事,他精神头不如从前,才说了这一会儿话,就觉得疲倦了,孟樟吩咐孟杨陪着姜珏,自己送父亲回房去歇着。
孟杨道:“我爹老了,否则他不会致仕的。”
如今三皇子和四皇子频频挑衅太子,皇帝的态态度又让人担忧,承恩公府扶持太子多年,在这样关键的时刻,作为最大的支柱的承恩公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致仕的。
实在是因为承恩公真的已经老了,许多事他都无力去做了,再坐着这个位置下去,皇帝再念着往日他的功劳还有皇后的面子在,承恩公怕是也要见恶于陛下了,倒不如急流勇退,好歹能让皇帝记几分情面。
更何况,在承恩公的暗中筹谋中,吏部尚书最终落到了姜珏身上,这和仍在承恩公府没有区别。
姜珏叹了口气,此次回京,他感受更多的就是,生命的流逝实在是太快了。
“太子近来如何?”姜珏收拾好多余的情绪,问道。
孟杨道:“三皇子和四皇子咄咄逼人,太子寸步不让……一群蠢货。”
孟杨的话很简单,到最后甚至很不客气,显然是不论是太子还是三皇子、四皇子的做法都让他怒火中烧。
三皇子和四皇子同太子同为皇后所出,都是嫡子,皇帝看重嫡长,没了太子他们才能有机会,随着年纪渐渐大了,三皇子和四皇子都不满足于将来只做个王爷,他们也想更进一步。
太子自幼被陛下当作储君培养,身边早聚集了一群人,其他的有想出头的,凑不到太子身边去,便想着扶持三皇子和四皇子,搏个从龙之功。
不管是太子身边还是两位皇子身边,都有有才有智之士,他们殚精竭虑,尽心谋划,奈何主上不争气,也是徒叹奈何了。
三皇子和四皇子的手段实在称不上高明,他们的所作所为除了愚蠢二字,实在找不到旁的合适的评价了。
姜珏百思不得其解,皇帝和皇后都是极聪明的人,怎么生的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不争气呢?
“我昨日进宫时,听陛下话里的意思,他对太子的确是不怎么满意的。”姜珏道,“太子是储君,又是长子,理当有所担当,太子做的不能让陛下满意。”
孟杨紧皱眉头,道:“太子还当是从前皇后娘娘还在的时候呢,凡事都有人替他在陛下说好话描补。我爹劝过太子多次,太子当面都是受教了,转头就……”
以姜珏对太子浅薄的了解,承恩公教诲他时,他是真的受教了,转眼做不到也是真的做不到。
姜珏道:“好在,三皇子和四皇子做的更不怎么样,陛下如今还不至于舍弃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