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1 / 2)
第一百六十六章
此后几日,都没什么大事发生,姜珏和黛玉骑着马在猎场中打兔子,盘算着何时能攒够做一件斗篷的。
最后一日时,黛玉来了月事,便说不想去了,姜珏数着猎来的兔子,觉得还不够做一件斗篷的,嘱咐了丫鬟伺候好黛玉,自己骑着马背上弓箭去了猎场。
丫鬟笑道:“大爷为了给奶奶做件斗篷,可是费了心了。”
黛玉正小口小口的喝着热汤,闻言笑道:“你们也只敢当着我的面说,怎么不当着他的面说?”
丫鬟道:“我们又不是奶奶,大爷可不会给我们好脸色。”
黛玉抿唇一笑,道:“像个恶霸。”
姜珏还不知道黛玉对他的评价,他正头疼的面对着三皇子一行人。
除了头一日遇到太子和四皇子,姜珏往后这几日还没有直面过这几位皇子,但老天大概是非得让他一一对上皇帝的儿子们,今儿很不巧的他又遇到了三皇子。
三皇子阴阳怪气的说道:“姜大人对太子可是尽心的很。”
姜珏淡淡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当一心忠于陛下。”
“哼。”三皇子冷笑道,“自太子进了吏部,陛下对太子就变了个脸色,此次秋猎更是如此,难道不是姜大人的功劳?”
三皇子身边跟着的都是些年轻人,都是弓马娴熟的,被自家长辈推出来给三皇子撑面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对姜珏这个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的,心里亦有颇多不服气,是以竟没一个人出来阻止三皇子对姜珏出言不逊。
姜珏在心里冷笑,三皇子麾下那些朝臣在他跟前做足姿态说尽三皇子的好话又怎么样?三皇子本人可是丝毫不给他们面子啊,这可不像是要拉拢人的样子。
姜珏轻描淡写道:“陛下偏疼太子殿下,人尽皆知,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殿下为何觉得与我有关,真是奇怪。”
三皇子怒火中烧:“陛下疼太子是哪辈子的黄历,你现在来说……”
有时候皇帝的重臣能知道的事,比皇子们要多的多,譬如此刻的姜珏和三皇子。
这些时日,皇帝对于太子的看法,姜珏有了新的认识。
陛下就算再挑剔太子,对太子的不满几乎满朝文武皆知,任由三皇子和四皇子为难太子,那也不过是为了磨砺太子,更是因为他的确属意太子为储君,否则气他都不必气了,直接废太子不好吗?
三皇子和四皇子步步紧逼之下,太子几乎招架不住,皇帝既没有废太子的意思,当然得自己出马,给太子把里子面子挣回来。
否则太子真把储君之位搞丢了,那先哭的必然是皇帝。
至于姜珏,他不过是回京的太巧了而已。
姜珏心知肚明此事,皇帝再看重他,还不至于为了他一个臣子,改变对太子的看法,这一切,那还是陛下中意太子为储啊。
显然,三皇子和四皇子并没有看清此事,他们麾下或许有人看清了,但是他们以为皇帝既然想下这盘棋,他们就顺势而为,只要太子的错处大到皇帝都补救不了,就能顺理成章的废太子了,而到时候皇帝只能打落牙齿活血吞,自食苦果。
“三弟这话,孤就不明白了。”太子悠悠的嗓音传过来,一行人穿过遮天蔽日的大树走过来。
三皇子有一瞬间的慌乱:“什……什么?太子来了,怎么……怎么也不说句话,突然出声,真是吓了人一跳。”
惊慌之下,三皇子都忘了该给太子行礼。
太子冷笑道:“孤原本是想歇息片刻,但远远的看到三弟在和姜大人说话,想起三弟此前当着父皇的面都曾为难过姜大人,父皇为此还生三弟的气来着,三弟不记得了吗?孤是长兄,不忍再看三弟重蹈覆辙,便想着过来说和说和,姜大人是国之股肱,父皇再三夸赞过的重臣,三弟为何屡屡为难于他呀?”
太子充分体会到了扯着兄弟友爱的大旗将四皇子踩到地下的快乐,今日一见三皇子,太子摩拳擦掌,忍不住自己亲自试试,说完这番话,果然是神清气爽啊!
姜珏一时间五味杂陈,教了太子这么久,这是头一次太子把他的话听进去了一半啊!
至于为什么是一半,因为是陛下给了太子后头的好处,他才能记这么准。
姜珏莫名的竟然有点感动,不如回去后跟陛下商量商量,一个人教太子有点难,还得需要陛下配合给太子尝点甜头,他才能体会到别人教他的的确是对的。
三皇子气的手抖,太子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太子果然是向着姜大人啊,就是不知道姜大人如今算是陛下的吏部尚书,还是太子东宫的臣属啊!”三皇子口不择言道。
这话可就不能让太子来回了,谁知道他会不会说出比三皇子还没脑子的话来,姜珏抢先道:“三殿下既然有此疑问,我会替您转告陛下的。”
三皇子一愣,道:“你结党营私,还敢闹到陛下跟前去……”
身后的人急忙拉住了三皇子,不过已经晚了,该说的三皇子已经说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