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2 / 2)
她感觉到了熟悉。
随后,一个名字从她心底浮了起来。
安姆!?
不是【安姆】,而是安姆。
似乎永远都在沉睡的,时间与梦境之主。
祂是TA们的一员,是繁欲、伊甸、波欧斯祂们的同伴。
祂是不赞同波欧斯的提议吗?但祂也没有给予拒绝的答复。
祂的频道,是一片死寂。
TA没有继续等待■■的回应。
或许是收集到的其他许可,已经能够作数——TA的形态正在轰然发生巨变。
对原始的人类来说,这将是值得载入他们还未被发明的史册中的一天。
大地在他们的脚底颤栗。远方传来震天的轰响。火光映亮了通红的天空。
然后是滚滚流淌的岩浆。
是森林燃烧时的热风浩浪,和动物们逃跑时的震天哀鸣。
是遮天蔽日的黑色烟尘。
是海啸带来的吞没了大陆的洪水。
漫长的,在之后持续了数年的浩劫,正是从这一日开始。
在席卷整个大陆的浩劫之中,有火焰的巨人推开岩石,从地底爬出,随后站起。
祂顶天立地,有蓝色的火焰在祂的脚底蔓延,围着人类的聚居地,形成了一道防火带,温柔地灼烧并拒绝着外来的岩浆、火势和烟尘。
这温柔并不对人类以外的物种展现。
夺命奔逃的巨兽们哀嚎着撞死在这蓝色的火焰上,或在挣扎中被焚烧为焦炭与飞灰。
瘦弱的女神再度降临在人群之中,祂的现身安抚了人类惊惧恐慌的心灵。
人类啊啊地喊叫着,顶礼膜拜着归来的神祇。
但神祇木然无语,只擡首望着黑烟笼罩的天空。
祂擡起手臂时,周围的树木再度生出了血红色的温热肉果,聊以抚慰人类的寒冷和饥渴。
不计时日的人类,在消失了天日的黑暗中,等待着外界的大火结束。
被阻挡在防火圈外的岩浆渐渐冷却了,成为困住这群人类的高耸岩壁。
岩壁内的生态圈,将是这片大地上最后的残余。
而远方传来了轰隆隆的声响。
那是海底火山爆发后,被掀往陆地的洪水,在陌生的大陆上经历了漫长的跋涉,终于抵达的声音。
汹涌奔腾的巨浪,裹挟着巨石与炭土,冲撞着聚居地外的岩浆岩,将桶状的石壁,撞得轰轰作响。
外界,水波流动的声响在不断往上涌,荡荡漾漾,荡荡漾漾,耳听着像是快要漫过了桶壁。
岩壁的内部,也传来了被水渗透时那嘎吱嘎吱令人牙酸的声音。
然后,是乐园的神祇展现了威能。
水被传送去了别处的空间。
没有人类敢攀爬上岩壁,去看岩壁外那正在退却的洪水,究竟是去了哪里。
只有地之火的神明,高高站在岩壁之外,俯视着脚下无数个巨型漩涡。
那漩涡直径方圆数里。
但每一座激流咆哮的漩涡中心,不过是巴掌大的空洞。
那空洞的对面,曾经可能成为人类的乐园。
但在这新的情形下,伊甸的神职也足够好用。
然而,还不够。
洪水退去了。暴雨依旧滂沱。
天空翻滚着浩浩荡荡的浓烟,彻底隔绝了阳光。
此刻懵懂无知的人类,还意识不到太阳的消失意味着什么。
他们只是本能地抗拒危险的黑暗。
但是TA们的知识库存,TA们对整个生态圈的观察,让TA们不会错过这显而易见的常识——生物界中循环着的所有能量,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太阳。
【宣告——】
那是曾与波欧斯长期协作互助,共享了祂几乎所有数据与权限的■■■。
【若汝等无异议,从此时起,吾之神名,将为赫利亚。】
【我将化身为照耀天穹的天之火,为人类带回太阳。】
金色的光辉在厚重的烟尘中,在浓黑的云雾中,层层折射。
一道阳光终于洞穿阴云,照亮了壁垒中的大地,映亮了仰望的人类的面庞。
那光热足以灼痛久经黑暗的眼睛,使人类应激地落下泪水。
而在这承蒙神恩的时刻,在人类从诺亚方舟中往外看去的激动人心的时刻,并没有白鸽衔来象征和平的橄榄。
在这束偏爱的阳光之外,在岩浆冷却的壁垒之外,在洪水退却后的沃土之下,埋葬着曾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亿亿万万生灵的骸骨。
只剩死寂。
欧也妮曾在波欧斯分享的图景中,见过翺翔在开阔天空的披鳞鹰嘴翼兽,见过匍匐在泥地中方头厚甲的爬行类巨物,见过在林叶底下穿梭的各种斑斓多脚的蜥蜴。
如今,这些曾于霜天竞自由的万物,俱已深埋泥土,等待着后世考古学家的发掘。
欧也妮情不自禁想起了前世曾看过的科幻小说。
前往距离梵蒂冈三千光年外的宇宙朝圣的神父,在恒星爆发后的周边行星上,发现了一个被彻底埋葬的,与人类相似的文明遗迹。
神父为此潸然泪下,当他测算出来——那场超新星爆发的灾难,正是《马太福音》中,东方三位贤士前来朝见耶稣时,所见到的那颗大星。
“神啊!宇宙间明明有亿万恒星供你选择,为何你用大火毁灭了这整个世界的人,却仅是为了用他们的消逝,来照亮伯利恒的夜空?”
最后那段,引用自阿瑟·克拉克的短篇科幻小说《星》,手头的那么多本科幻短篇集实体书都翻了翻,居然硬是没找着当初是在哪本里看到的,所以用的是临时查的网络译本。
同作者的短篇还推荐《神的九十九亿个名字》,超震撼!
终于写到了地之火与天之火的真实起源,嗯,和人类的传说是完全不同的版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