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2 / 2)
这件事不管怎样,最后一定是会被解决的,孟云起担忧地过早,倒是给了她机会,她不是个好人,所以会抓住机会。
她想,启元帝或许会说这件事她不用管,态度再好点会说出他的解决办法,两种态度御史府的危机都会被解决,她都可以回郡主府跟孟云起交差。
“你说那孟大公子求到了郡主府?”启元帝问出另外的问题。
乐秧早有预料:“是的,就是因为孟大公子求来了御史府,乐秧才会来询问舅舅。”
“孟公子来郡主府的事情瞒不住的,太后那边自然会以为御史府投靠了舅舅这边,御史府只能倚靠舅舅了。”
她说的有理有据,启元帝又含笑问:“但那孟大公子为何会来郡主府?”
“哦,是上次秧秧在清漪湖搭救了孟大公子,孟大公子就病急乱求医地找上秧秧?”启元帝做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又好整以暇地问她:“可秧秧为何会帮孟大公子,一见钟情?”
启元帝说道最后,眉眼间都是促狭,像是揶揄自己晚辈的长辈了。
乐秧站立会儿后,顺着启元帝的话承认了。
她初次见到孟云起时,确实被惊艳了好久,不过不能算一见钟情,只能算是见色起意。
启元帝大手一拍,爽快道:“好,秧秧来说的,舅舅自然要答应,这件事也好解决,既然秧秧与孟大公子两情相悦,舅舅这就下旨给你们赐婚,那太后那边自然也没话说!”
也不待她反应,启元帝顺手抄起笔架上的狼毫笔,蘸了墨水就要写圣旨,乐秧急忙喊停:“舅舅,乐秧还不想成婚!”
乐秧被吓得心跳都暂停了一瞬,见启元帝的动作堪堪停下,这才恢复急促的跳动。
“秧秧。”
一滴饱满的墨汁低落到白纸晕开,启元帝用无甚波动的语调唤她,显然是动了真气。
今日已经是她第二次反驳启元帝了。
乐秧斟酌了下措辞,才开口道:“舅舅,乐秧与孟公子远没有到成婚这一地步,不成婚,也能达到一样的效果。”
启元帝又不解了,他看了眼淡定自若的薛放,突然也想知道他的小外甥会说出什么来,便问:“秧秧为了那孟公子这般兴师动众地来找舅舅,为何不想与那孟公子成婚?”
“舅舅瞧过那孟公子,长的似画中仙,又是御史府教导出来的,品行定然也是个好的,怀逸,你说呢?”启元帝说着说着,又问了坐在一边终是一言不发的薛放。
薛放利落地站起回话:“臣也觉着,孟公子确实是个难得的良配。”
乐秧无甚心里负担,只说:“舅舅不是说,天下的好男儿随乐秧挑吗?”
启元帝不明白她为何要这样问,还是回道:“当然,舅舅说话算话。”
“那若是乐秧经过舅舅赐婚成婚了,就不方便去寻天底下其他的好男儿了。”这般惊世骇俗的话让乐秧说的俏皮,倒是正戳启元帝那混乱的道德观。
“朕倒是忘了这出,秧秧放心,舅舅答应过你的,自然也不会食言,有舅舅在,不成婚便不成婚。”
松了一口气,这事也算解决掉,启元帝前些时日说的补偿,她想留着以后用,不想浪费在这里。
这件事情说完以后,启元帝并没有让她离开,而是让她坐在一旁听着他与薛放议事。
她渐渐理清楚,原来朝中有位三朝元老,总是时不时称病在家不来上朝,似是对新朝不满,却又是实实在在做出过让百姓称赞的功绩来的,轻易杀不得,生生压制住体内的杀戮之心,所以舅舅才会那么生气。
“朕再给那老匹夫最后一次机会,如果他还是不肯下台,怀逸就交给你了。”
启元帝下了最后的通牒,他与薛放的事情便商议完,启元帝睨了两人一眼,便让说:“怀逸,雨天路滑,你送乐秧回郡主府。”
“臣遵命。”
“多谢舅舅。”
两人同时回话。
之前对孟云起说过的话,现在启元帝也对她说,兜兜转转都绕不开她,乐秧在心中叹气,也不知启元帝何时会看够她与薛放之间的摩擦。
她同薛放一起出了甘露殿,刘保宁笑眯眯地送他俩离开。
雨不见小,薛放虽有带刀面圣的权利,却不能在宫里乘坐轿辇,只能撑伞与赵福一左一右地跟在她的轿辇旁边。
雨滴滴答答砸在轿辇上、伞面上,偶有清凉的风吹开轿帘,露出薛放直挺凌厉的背影,如沉默古朴的刀鞘。
雨天热闹的街道没甚么人,薛放穿戴着油帔笠帽骑马跟在马车旁,一路送她回到了郡主府,一路无话。
赵福跳下车撑伞把她扶下马车,小心不让她淋到一滴雨。刚站定后,就有孟云起唤她的声音。
“郡主!”
乐秧擡头一看,孟云起已经换了一身衣裳从大门里跑出来,素晴撑着伞被他甩在身后,孟云起就这么冒雨跑来。
到了她跟前,孟云起又淋着雨踌躇着不敢靠近她,乐秧瞧见,赶忙把孟云起拉进伞下,正欲责怪他,孟云起又露出一抹真心实意的笑,傻乎乎道:“郡主,你回来啦。”
乐秧终是没说他,只是拂去他面上的雨滴,笑着应道:“嗯,我回来了。”
“郡主,卑职这就回去了。”
薛放突地扬声道,乐秧没有转身,只听见马儿嘶鸣一声后马蹄溅水远去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