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1 / 2)
第37章
宸妃的生辰,梅家早早就送了礼物过来摆放在延福宫里。
今日启元帝倒是没有强求她坐在他身边,他左右分别坐着太后与梅月窈,他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下两人的面子,乐秧只能坐在太后身侧,而她的身侧就是冯芝兰。
自从上次之后,她就没有看见过她,乐秧坐姿笔挺,装作没有发现冯芝兰探究的视线。
这一顿可以说是真正的家宴,只不过那几位妃子或多或少都有些拘束,特别是郑昭仪,郑灏说的没错,他妹妹真的是性子胆小,偏偏入了这吃人的后宫。
“陛下是跟郡主一同来的吗?”
宴席还未开始,启元帝正跟太后与梅月窈闲聊。
“嗯,朕让秧秧早些来陪陪朕。”启元帝睁眼胡说,梅月窈也不疑有他,眉目流转,似有些吃味:“陛下真是,郡主明明是来给臣妾过生辰的,怎被陛下截了去。”
启元帝嘴角噙着笑意,纵容了梅月窈堪称撒娇抱怨的行为,又道:“朕就这么一个外甥女,当然时常拎到身边看着,不然没了,朕还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这么称心的外甥女。”
方才对梅月窈的纵容,在启元帝后面的说话对比起来是那么不起眼,几位妃子神色各异,太后又微微沉了脸。
便宜舅舅太会给她招仇恨,乐秧暗自叹口气,不着痕迹地跟启元帝对上眼,狭长的狐貍眼里有着懒散和惺忪的睡意,蓦地,狐貍眼快速地眨动了一下,身旁的梅月窈都没发现。
乐秧手一抖,半晌又掩饰行地双手交叠。
顶着这么一张冷艳的脸,做出这般调皮的动作,着实有种专食人精魄的妖魅,却做出单纯无辜犹如稚童的行为,突兀却着实美丽。
梅月窈出声打圆场:“是了,陛下能有这么好外甥女,臣妾也替陛下感到开心呢。”
“好啦,今日是月窈的生辰,说旁的人做什么。”
太后出声打断了桌上对她的讨论,启元帝跟梅月窈都及时闭了嘴,其他人更是噤若寒蝉。
延福宫的席面,看得出来梅月窈是用了心的,道道菜肴都称得上是佳肴,乐秧也没忍住多吃了两口。
看着桌面上就没有吃几口,一门心思都在给启元帝和太后布菜的梅月窈,乐秧终于明白了太后为何会喜欢梅月窈了。
太后也发现了这个情况,瞥向启元帝:“皇儿。”
启元帝放下酒杯,亲自拾筷夹了一只虾放置梅月窈跟前:“这道梨撞虾朕吃着不错,月窈也尝尝。”
梅月窈展颜:“多谢陛下。”
但启元帝却没有放下玉筷,而是用小碟装了好几筷虾肉和梨子,桌面上的众人都以为启元帝着实喜爱这梨撞虾,乐秧却是有所预感。
“皇儿,不可多……”
启元帝端起小碟递给刘保宁:“拿给秧秧。”
果然,她猜中了。
刘保宁应了声,绕过桌子将牛一碟子虾肉放到了她跟前。
启元帝擦了擦手,温和解释道:“这菜秧秧够不到,朕夹给秧秧尝尝。”
满屋子的宫人,哪里得着启元帝亲自去给宝珠郡主夹菜,众人都缄口不语,乐秧道了声谢谢舅舅,夹了虾肉入口,确实如启元帝所说的,梨子的清甜与虾肉相撞,口感很好。
启元帝投喂成功,说了声秧秧真乖,又看向太后:“母后,您方才想说什么?”
“没什么。”
“哦,那母后多尝些,月窈肯定费了不少的心思。”对梅月窈的用心,启元帝说的颇为怜惜。
梅月窈说得情真意切:“多谢陛下体恤,只要陛下与母后满意,月窈不觉得辛苦。”
太后感叹道:“真是个好孩子,你们早日让哀家抱上孙儿,哀家也算了了一桩心愿。”
乐秧垂眸专心地吃着碗里的虾肉。
当着几位妃子的面,却只让梅月窈跟启元帝给她诞下孙儿,这意思不言而喻。只怕梅家那边也在等着梅月窈肚子的动静,一旦能诞下皇长子,那梅家与太后就能让皇长孙变成嫡长子。
这等话题,梅月窈脸红红的没接话,而是含羞带怯地看向了启元帝,启元帝则是说:“这都是缘分强求不得。”
“不过儿子会好好努力的,母后不用担心。”
在太后变了脸色后,启元帝又补充着让在场女眷都羞怯的话。
散席后,启元帝要处理政务不便多留,太后要回慈宁殿午休,乐秧却梅月窈留下来说话,一同留下来的,还有启元帝的几位妃子。
“进宫这么久,大家都还没有坐在一起聊聊天,现在只有我们姐妹在场,还妄不用拘束才是。”
中宫之位空悬,先入宫的这几位就无需定时去拜见皇后,自然也就没有正式的场合聚集在一起。
一容貌艳丽的女子道:“娘娘说的哪里的话,大家都是姐妹,相处相处久熟稔了。”
“李妹妹说的是。”
原来是李婕妤,其兄定远将军,跟着启元帝从北境过来的。
“这位是宝珠郡主,今日特地来给本宫过生辰的。”梅月窈又介绍了她。
几位妃子终于把视线落到了她身上,还包括始终一言未发的郑昭仪,想来,她们都对这个大名鼎鼎的宝珠郡主感到好奇。
乐秧稍微起身:“乐秧见过各位娘娘。”
这些人的位份虽然不如她高,但她们是启元帝的女人,严格来说,算的上她的长辈。
那些妃子们同样见礼,同样的,她们谁也不敢轻视这位启元帝疼爱的宝珠郡主。
她们聊到宫中赏赐下的布料珠钗,又聊到没有入宫时闺阁趣事,偶尔有人问道她,她也跟着搭一两句话,她们又聊到了启元帝在北境时宠幸的几位女子。
那几位女子身世低微,因着伺候过启元帝,也进了宫封了采女,更没有资格出现在今日的宴席上。
“听说应该进宫的那几位采女,少了一个。”
“为何?”吴良娣道。
李婕妤流露出不屑的神色:“听哥哥说,那女子某日趁婆子不注意,偷倒了避子汤,妄图一步登天,结果还真让她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