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战报惊破轻敌心,朝议纷扰思良将(2 / 2)
尚书左丞翟永固皱着眉道:“陛下,如今河北局势危急,完颜奔睹又困守南皮,若不派遣得力将领与奔睹老帅通力合作,恐怕难以挽回颓势。乌延蒲卢浑老将军虽勇,却恐难敌叛军的智谋;完颜思敬虽有战功,却缺乏与叛军作战的经验。。。”
金世宗叹了口气,手指敲击着案几发出沉闷的 “笃笃” 声,殿内的空气仿佛都随着这节奏凝固。
他望着阶下躬身的诸臣,眉头紧锁:“诸卿,难道我大金就没有能匹敌辛弃疾他们的大将了吗?”
就在这时,纥石烈良弼突然眼前一亮:“陛下!臣有一人举荐!陕西路统军使、元帅右都监徒单合喜!他在陕西多次击败吴璘率领的宋军,不仅治军严明,更善因地制宜设谋,且与叛军无交手记录,叛军对他的战法也不熟悉,若能召他回朝领兵,定能出其不意!”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陛下,臣还有一虑 —— 如今大金宿将虽多,然年轻一辈将领尚需历练。完颜襄等人自幼习兵法、勇略过人,却少实战磨砺。若能让他们随军出征,在阵前观摩老将用兵,亲涉战阵凶险,方能真正成长。毕竟,只有经风暴洗礼,方能褪去稚气,成国之干城,他日方能为陛下镇守四方!”
金世宗闻言,目光转向站在大臣队列中的完颜襄。
这位年轻将领约莫二十余岁,身着银色轻甲,腰悬弯刀,听到提及自己,立刻上前一步躬身:“臣完颜襄,愿随大军出征,为陛下效力,为大金尽忠!” 声音虽年轻,却透着坚定。
金世宗微微颔首表示同意,又看向纥石烈良弼:“徒单合喜如今远在陕西,若召回中都,需多久?”
“启禀陛下,” 纥石烈良弼躬身回话,“若即刻传六百里加急旨意递送陕西,徒单合喜接旨后必星夜兼程赶来,算上赶路时日,预计十日之内便可抵达中都。”
金世宗沉默片刻,指尖在案上的舆图边缘划过,目光落在河北沧州的标记上 —— 那里如今成了叛军的腹地,成了大金的心头之患。
他深吸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既如此,传朕旨意!”
殿内侍臣立刻躬身应诺,手持纸笔上前记录。
金世宗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调陕西路统军使、元帅右都监徒单合喜即刻离陕回中都,专司商议剿灭河北叛军事宜!其原任西北路防务,由原西北路副统蒲察世杰接任西北路防御使,继续经略陇右,押军万户裴满按剌、猛安移剌沙里剌等人辅之,务必严守边境,不得让宋军有机可乘,确保西北无虞!”
内侍高声应诺。
纥石烈良弼躬身再道,“陛下,徒单合喜元帅与彰化军节度使完颜璋配合默契,且完颜璋熟悉河北地形,若让完颜璋相助,定能事半功倍。”
乌延蒲卢浑也上前一步:“陛下,臣愿随徒单合喜出征!臣虽年老,却能为他出谋划策,助他平定叛乱!”
金世宗看着乌延蒲卢浑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诸臣期待的目光,终于点头:“好!就依老将军!朕当先召回徒单合喜商议一番,听听合喜的建议。”
“遵令!” 大臣们齐声应诺,殿内的气氛终于缓和了些,可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此次出征,关乎大金在河北的存亡,容不得半点差错。
金世宗望着殿外的夜空,心里满是沉重 —— 他从未想过,一个汉人叛军将领带领的队伍,竟能让大金如此头疼。
他想起夹谷吾里补说的 “岳家军”,心里涌起一股不安,只能在心里祈祷,徒单合喜回来后能不负众望,一举平定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