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临安闻捷议对策,孝宗定计遣援军(1 / 2)
“好主意!” 李铁枪拍案叫好,“俺早就想会会完颜彀英那厮,看他的骑兵厉害,还是俺的铁枪厉害!”
帐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年轻士兵捧着一碗热麦粥走进来,身后跟着那日帮忙守城的白发老妪。
老妪手里提着个布包,走到辛弃疾面前,颤巍巍地递过去一块麦饼,又给将领们每人递了块麦饼:“将军们多吃点,填饱肚子才好打胜仗。”
有了这个插曲,帐内的气氛渐渐缓和起来,将领们捧着麦饼,心里满是暖意。
魏胜看着辛弃疾,眼里满是敬佩 —— 元帅不仅有谋略,更懂民心,这才是义军能屡胜金军的根本。
他看到辛元帅被打断了话茬也不再继续接着往下说,似乎元帅还有后续计策,到时候肯定会告知大家,也就不再细问,于是走上前,抱拳道:“元帅深谋远虑,末将已无顾虑!”
“好!” 辛弃疾举起碗,“诸位,今日聚于此,为的是抗金复土,为的是百姓安稳。明日起,各司其职,待奇袭汴梁得手,咱们根据局势可伺机回师河北,与徒单合喜一决雌雄!”
“愿随元帅赴汤蹈火!”
将领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烛火摇曳,帐外的春风裹着麦香涌进来,仿佛也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奇袭,注入希望的力量。。。
数十日前,临安的春日暖意融融,垂拱殿内的牡丹开得正盛,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宋孝宗赵昚坐在龙椅上,手里捧着义军送来的战报,脸上满是激动,连龙袍的玉带都微微歪斜。
战报上 “河间大捷,破金军十万,擒数千金军精锐”、“收复河间、沧州、东空城、高丽城” 等字样,像一团火焰,点燃了他心中的抗金之志。
“诸位卿家,看看这份战报!” 孝宗将战报递给身边的内侍,声音洪亮。
“辛弃疾率领义军,以三万之众,破金军十万精锐,收复河北诸城!这是我大宋数十年来,对金作战的最大胜利!”
殿内大臣们纷纷传阅战报,欢呼声此起彼伏。
枢密使张浚前些时日与李宝将军配合拿下海州城,这几日都很高兴,看到这份战报后更是激动得哈哈大笑,然后高声道。
“陛下!辛弃疾将军忠勇可嘉,义军将士奋勇杀敌,此乃天意佑我大宋!当速速派兵支援,与义军夹击金军,收复中原指日可待!”
尚书右仆射史浩却皱着眉,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张枢密所言虽有道理,却需谨慎。金军势大,且我大宋与义军尚未打通通路,若我军贸然出兵支援,恐遭金军反噬。”
“且辛弃疾乃义军将领,虽忠勇,却非朝廷正规军,毕竟他们大部分都是归正人出身,若与其深度合作,恐徒生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