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善意的谎言(2 / 2)
而杨震已经意识到叶启刚根本不打算亲自去做这事,而工部的其他官员没有这样的影响力。
所以谁去担任这任务,答案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非他杨震莫属了。
紧接着,叶启刚就笑笑地看着杨震,“本官知道你志向远大,更难得的是你最重视百姓福祉的官员,从你会试的策论,以及开了弘文馆,提出以税法治国,以及这次收购鹅毛和鸭毛事件中,都体现出这一点,所以本官觉得你适合总揽修路的一切政务。”
杨震发觉叶启刚对自己的了解虽然没有谢开明那么透彻,但也是入木三分了。
不过杨震也不觉得意外,因为自己一直就是这么想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而且是阳谋,没打算遮遮掩掩。
比如以税法治国,这就是他要实现的理念,现在只是刚刚开始,一大部分理论还在发酵之中,自己的影响力是够了,但是实力还不够,所以暂时没去推动。
其次,他明白一点,在实现税法立国之前,先要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不然就是空谈,都快活不下去了,还有谁会在乎这个法那个法?
所以修路这个大工程就是这个计划中最重要的起点。
只是没想到要让这个项目落地,需要用欺骗的手段而已。
不过杨震觉得欺骗和欺骗也是有差别的,也许能把坏事变成好事,只要第一步成功,就等于把天下的富商巨贾绑到自己的战车上。
即便最初的许诺没能实现,到时候有的是办法弥补,这不就掌握了一股足够翻天覆地的实力了吗?
所以哪怕知道叶启刚不怀好意,想当黄雀,这个险也值得冒。
于是自信地笑道:“这是当然,下官对工程的技术知识可能是外行,但是算术方面,自认天下无双,总揽这样的工程,绰绰有余,对富商巨贾也非常了解,而那些富商巨贾也觉得只有下官才能相信,不然黄青云也不会给下官送牌匾。”
听到这样一番话,叶启刚嘴角也不由抽了抽,他在工部当官多年,在算术一道上,觉得不会输给任何人,没想到听到杨震这么自大的话。
心中马上就不服了,也懒得讨政务了,开始考教杨震的算术问题。
结果,只是半个时辰过去而已,叶启刚就自闭了,他能想到最难的题,没想到被杨震轻轻松松就破解了,都不用思考,关键是还能举一反三。
而杨震出的题,自己连解法的思路都没有。
叶启刚突然间好像老了十岁,神色黯然。
显然,在擅长的领域被彻底击败,心态上很难接受。
杨震当然是故意的,就是要打击叶启刚的自信和骄傲,一来是为了将来修路项目启动,讨论政务的时候掌握主动地位,准确地说应该是强势地位。
这可以省去不少麻烦,要是让叶启刚觉得自己是外行,一旦被看轻,插不上话,那要浪费不少周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