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缺铜的大虞(1 / 2)
首先开始的就是地形的勘探,这个没有三五个月不成。
再就是,宰相们一再商议,觉得有必要为了管理铁路设立一个新部门了,现在管理铁路各部门的权责太乱了。
经过认真商议,宰相们一致认为当成立路部,专门掌管天下道路、铁路和水路,就迅速上奏至两仪殿。
沐津看着这道奏章,很是感慨,这个路部,已经有现代的交通部的影子了。看完奏章后,沐津认真思考了要不要将铁路司拿出来,设立一个专门的铁道部。但想完后沐津又否决了,主要是大虞目前的铁路完全还没有到需要专门的铁道部的地步。
再说了,前世记忆中的铁道部,后来也是给撤了。
再拿起奏章认真看起来,看完后,沐津认真的批红盖印,交给魏忠后吩咐道:“通知三省,此事务必优先!”
“是,陛下。”
很快,三省的宰相们就迅速开始就路部的成立以及官吏的配置给达成了一致,然后再次迅速上奏至两仪殿。沐津那里的回复也很快,奏章连一刻钟都没有就给批复下来,只有“同意”二字。
路部的尚书就由工部右侍郎陈清来担任。
陈清接到这个任命人都是有点懵的,但还是很快走马上任了。
整个路部完全就是一个草台班子,陈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这帮临时组建的人马,先去将朔北到西都咸宁的铁路线给勘探了。
哦,严格来说是铁路司的人,道路司和水路司的人暂时还没配齐。铁路司的人配的快是因为都是从其余各部抽调的,而道路司和水路司的人,则是要了吏部的官吏档案,从地方上那些在修路和修水利很优秀的地方官里选拔的。
送走了去路部尚书陈清带着一群人去勘探铁路线,三省的宰相们则开始研究需要消耗多少钱粮以及雇佣多少民工才能在半年内将这条铁路修完。
之所以要这么短时间修完,主要是三省的宰相们已经磨刀霍霍想向高车汗国开刀了。
就大虞目前的实力,同时开西域和高车两条战线完全没问题。
主要是,大虞国库里的银子太多了!
谁能想到象同那破地方,粮食不丰、冶铁落后的地方,却是极度盛产黄金、白银、美玉、宝石和铜。
大虞尽灭象同贵族,从他们家里抄来的财富折合成银元至少是四亿!
其中,光是黄金折合成银元就价值八千万。
另外,在象同发现了好几个超大规模的铜矿,而且全都是露天矿,工部派去探矿的人将矿区绘图完成后,户部的官吏眼睛红得连兔子都表示比不过。
随着大虞经济进一步发展,对于铜钱的需求空前扩大。
户部以为发行纸币可以缓解一部分铜钱的需求,结果大虞民间蓬勃发展的经济表示,别闹。
现在大虞的蚕丝纸产量,每年能够印刷出足足一百七十万贯的纸币,丢进大虞民间连个水花都溅不了。
户部经过仔细计算,大虞目前必须保证每年铸造的铜钱不少于五百万贯,才算是能保证民间的需求。而大虞目前受困于铜的产量,一年铸造的铜钱不过是两百万贯,加上纸币连四百万贯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