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1(2 / 2)
“宇凉。”一个温醇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接着一只手扶住我先前走。我知道那是苏威。
“小心点儿,前面有台阶。”他不时提醒着,有他在身侧,我倒是放心地往前走,毫无顾虑。
喜乐咿咿呀呀的奏了一通,虽看不见外面,我也感觉到周围人潮涌动,大概就是电视剧里娶妻时那般热闹情景。
我任由苏威扶着我向前走,头脑晕晕,恍如梦中一般,自己来到这里不到一年,如今就要嫁做人妇。心里一时有些感慨,这一切来得太快了。
也不知走了多远距离,苏威突然停下脚步,松开手。
我垂首而立,等待着接下来的程序。
“姑姑——”一声清脆的呼唤遥遥传来,接着是一阵啪嗒啪嗒的跑步声,不用说,准又是苏夔。
他跑至我身边,一把抱住我,鼻子一抽一抽的,很是伤感的样子:“以后你可要常回家来看我啊!”
“知道知道。”我摸摸他的头,笑道,“我当然要经常回来看你,好带你去看你的青梅竹马呀。”
他现在隐约猜得我是在打趣他,一生气,嘴里嘟哝着:“臭姑姑!”
还是我大哥拉开他,他才恋恋不舍的松开手。
而我的心也在那一刻变得空荡荡的。
“宇文将军,以后愚妹要托你照顾了。”苏威开口道。
“大哥放心。”宇文倾淡淡道,不知不觉间已经改口。我听得心头一惊:如今我们真的是要结成夫妻了,但我心里却毫无喜悦和期待之情,更多的是排斥和不安。
我被人扶上轿车,一路载着,绝尘而去。伴随着辘辘的车轮声,喜车碾着山路,渐渐离了苏家山庄。车子静静地穿行在山林间,此刻已经听不到喜乐声,只闻山雀啾啾鸣叫。
我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凉,想到以后要在一个陌生的家庭里生活,我就有种想逃避的感觉。
云絮、母亲、哥哥……他们一个个离开我,我终究只能依靠自己生活下去,谁也不能一辈子依赖别人。
“马车是否颠簸?若不适应,我可以放慢速度。”喜车突然停了下来,一阵凉风涌入,宇文倾探进身来问道。
“还好,车子坐着很舒服。”我淡淡回道,念及他的周到体贴,心头漫过一丝暖意。
他不再说话,又架起马车向山外驶去。
我安安静静地坐在车里,心头乱绪纷纭:其实我也应该知足,宇文倾虽是个武将,却没有粗蛮之气,待人宽和。与他结成夫妻,纵使没有男女爱慕之情,天长日久,也会产生亲情吧。这样,也好。就算再浓烈的感情也会被时间冲淡,这两种情况殊途同归。至于他的身份,我也不应太过计较。我不能总是抱着偏见。他到底是怎样的人,婚后还可以慢慢探知。
不知走了多久,只觉周围渐渐喧闹起来,道路似乎也变得平坦,不那么颠簸了,应是进了长安城。
喜车兜兜转转,又过了一会儿,才终于停下,周围又是喜乐齐鸣。宇文倾撩开车帘,将我扶下车子。
“宇文将军,恭喜你啊!终是抱得美人归啊!”男子杂七杂八的声音传了过来,大概是宇文倾的同僚,他笑着应和了一番,便扶着我进了宅院。
他也不时地提醒我注意脚下的门槛和台阶,和苏威一样细心,我有一瞬竟产生错觉,几乎把他当做我哥哥。
我眼前仍是一片鲜红,却能感受到周围人来人往的热闹气氛,喜悦的气息感染着我,紧张的心情也渐渐放松下来。结婚是人生一件大事,也许我这一生只能体验这一次,我应该享受这个过程才是。
宇文倾又引着我跨进了一个内室,便立定身体,不再走动。 “见过大冢宰,阎老夫人。”宇文倾扶着我,向屋里人躬身行礼。
没想到宇文护和阎氏竟来参加今天的婚礼。也难怪,在阎氏心中,宇文倾早已和自己的亲孙儿差不多了,她怎能不重视他的事?
“宇文倾见过母亲、大哥。”他换了一个方向,又行礼道,看来我哥哥和母亲竟先于我们来了。
“宇文将军,宇凉不懂事,以后还要你多多照顾了。”我母亲笑着说道。
“母亲放心,那是小婿分内之事。”
他话音刚落,却听礼官高喊:“吉时已到,行三拜之礼。”
“一拜天地——”礼官的声音拉得老长,当真跟电视剧里演的一样,想不到他们鲜卑族已接受了汉人的婚俗。
我牵着红色绸带,和他一起对着室外一拜。
“二拜高堂——”转过身来,对着母亲、阎氏等人又是一拜。
“夫妻对拜——”闻言,我向左转了九十度,还刻意后退了一下,才对着他躬身一拜,还好,没有撞到头。
“送入洞房——”宇文倾扶着我退居幕后,我悄悄舒了口气,这仪式上的事算是完成了,其他的喝酒待客就让他一个人应付好了。
我和他拐进一个内室,他关上门,扶着我在床头坐下。
“桌子上放有酥饼点心,你若饿了,拿来吃便是,不必拘礼。我可能会应酬很久。”他温声说着。
“谢谢。”我客气地回道,竟忘了我们如今已是夫妻,仍用对待外人的口吻对他说话。
“何必这样说?”他笑了笑,“我先去了。”
“好。”我点点头。
门咯吱一声,又被扣上,喧嚣立即被掩在门外。我松了口气,一把摘下头上的喜帕——捂死我了。
时间还有很长,估摸着他快回来时再带上也不迟。
作者有话要说: 女主嫁人了,让我省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