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北周]西风独自凉 > ☆、伐齐1

☆、伐齐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七月三十日,宇文邕从云阳宫返回长安。

八月三日,宇文直被捕,皇帝免去他所有官爵,将其贬为平民,囚禁起来。不久,宇文直仍被诛杀。

尉迟运、独孤伽陵、杨素都在平叛中立功。皇帝擢升宫正尉迟运为大将军,封杨素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并追封其父杨敷为大将军,谥号忠壮。

而对于独孤伽陵的为父正名的暗示,宇文邕依旧置之不理,也无官职上的晋封,只是加以厚赏。

…………

至此,周国国内所有隐患都被清除。宇文邕继续与南陈、突厥结好,并与北齐做着表面文章,依旧与其维持友好邦交,借以麻痹敌人。

周国国内早已整兵备马,大军跃跃欲出。而齐国国内依旧是一片乱象,高纬荒废朝政,纵情享乐,酗酒无度,沉溺声色,主昏于上,臣乱于下,上下离心,政令昏暴,百姓苦不堪言。对内,弄臣擅权,操纵朝政,中饱私囊,骄恣横暴;对外,粮饷不济,兵马荒弛,自斛律光、高长恭相继遇害后,几无可用之将。

宇文邕等了三年的灭齐之机,终于到来。

建德四年,宇文邕在大德殿召集大将军以上高级将领,宣布东征计划。

对于作战计划,朝官宇文弼、赵煚、鲍宏,大将军杨素等纷纷建议皇帝取北路,即沿渭水北岸,经蒲津——玉璧——汾曲一线,直取平阳,继而北上,直取重地晋阳。宇文邕认为此路线较长,战略要地众多,粮草兵马恐难持续补给,遂不予采用,反而选择多次出兵仍未取胜的南线,即沿渭水南岸,出潼关,主攻洛阳,进而从太行山南侧绕过,北取齐国都城邺城。南路路线较短,离重地晋阳、邺城较远,较之北路,更为稳妥。但此前周国多次对齐用兵,走得多是南路,结果多为齐国所败,连连在邙山栽跟头,毫无战果。但此番,宇文邕并未吸取前车之鉴,他为求稳妥,放弃险奇的北路,依旧走南路。

七月二十五日,宇文邕下达讨齐诏书,出兵十八万,进攻齐国。

其中,前三军由宇文纯、司马消难、达奚震统领;后三军由宇文盛、侯莫陈崇、宇文招统领。

大军主力分为六路:宇文宪率军二万,进向黎阳;普六茹坚、薛迥率水军三万,自渭水进入黄河;侯莫陈芮领军二万,封锁太行陉;李穆率军三万,封锁河阳道;于翼率军二万,北上攻击陈郡、汝州;最后,宇文邕亲帅大军六万,兵锋直指洛阳东北的河阴。

出征前杨素特请率其父杨敷旧部担任前锋,宇文邕准许;独孤伽陵也启奏愿为前锋军,未准,但他以熟悉齐国国情为由,屡次上奏,宇文邕这才准许他与杨素并为前锋。

七月三十日,宇文邕六万大军正式出动。

-------------------------------------------------

八月的日头依旧毒辣,耀眼的日光把周围一切都照的白亮,葱郁的草木泛着亮泽,似乎要被蒸融一般。唯有云香阁的小苑里,花草繁茂,擎起一片绿荫。

双脚开立,双臂平举,两手绕环,弓步指剑,上步换剑,坐盘展背,并步点剑,缩身斜带,独立反刺,扑步横扫,弓步直刺……我手拿一根小木棍,权当是太极剑,在树荫下比比划划。旁边那雪团似的小孩,看得高兴,也伸出手脚,模仿起来,嘴里还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

云絮看着我们,淡淡一笑,旋即把儿子抱在怀里,安抚了一阵,随即命宫婢把宇文寄带回屋里。

我又比划了一轮,遂也坐在树荫下的石椅上纳凉。

云絮递给我一杯解暑汤,笑道:“都成亲五年了,怎么还没有个|人|妻|的样子?”

我咽下一口汤水,向她眨眨眼,笑道:“我不是还没当母亲么?再让我胡闹两年。”

“你呀!”云絮无奈地戳戳我的额头,也不再言。

我看看云絮的脸,身为人母的她,比以前更加文秀静美,宛如一潭不起波澜的深水。我又想起那个小雪团,说实话,宇文寄长得秀弱,不细看的话还以为他是个女孩,精致纤细的眉眼和云絮极为相似。

“你怎么又不开心?”我见她眉头似乎笼着一抹郁色,不禁问道,“是不是在担心陛下?”

彼时四下无人,所以我俩能倾心交谈。

她摇摇头:“陛下此番出动全军,虽声势浩大,但战略失当,必无功而返。”

我愣了片刻,随即想到她是熟知历史的,也未感惊讶,只是淡淡安慰道:“如果历史不改变,周武帝早晚要灭掉北齐的。”

她不为所动,只是小声答道:“如果历史不改变,周国灭齐之后,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小心!”我吓了一跳,连忙用手压住她的嘴。

她轻轻推开我的手,笑道:“无人,不用担心。”

我深吸了口气,仍心有余悸,在皇宫里谈论国事太过危险,云絮却满不在乎,这不像她谨慎的风格。

我沉默片刻,细细想着她的话,历史上,周国覆灭的原因是因为外戚杨坚——普六茹坚篡权,但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我就不得而知。

目前看来,普六茹坚虽韬光养晦,但也不甘于寂寞,好与人交游,杨素、高颎、郑译、刘昉等都是他的好友。他本就是柱国普六茹忠之子,早期不肯依附宇文护,持身清正,颇得美名。况且,北周建国之初,以独孤信为首的贺拔胜派系虽然落败,但依旧存有势力。除了独孤伽陵,独孤信的儿子多被贬逐,普六茹坚基本成了派系首领。他们早晚会向宇文氏发出反戈一击。

权臣把政,大多挟持幼帝,而今宇文赟十五六了,那所谓的幼帝,至少是他的儿子辈儿。那么北周灭国到底是何时的事?届时,独孤伽陵的命运又会如何?

但听云絮的口气,这一日,怕是为时不远。

心头无端烦乱起来,我一时有些苦闷。云絮携带着萧镜云的记忆,但如今她又是皇帝的女人,到那一刻,看着敌国覆灭,不知她是庆幸还是悲伤。

我擡眼看她,小声问道:“云絮,如果真如你所言,到时你该怎么办?想好退路没有?”

“我已尽力,至于陛下能否保住他的国祚,就看他如何选择了。你不用担心我,为了寄儿,我也会设法保住自己。”

“你已尽力?云絮,你到底做了什么?是不是托付宇文宪的那件事?”我心一惊,忙追问道。

她愣了一愣,自觉失言,旋即低头,也不作声。

“齐王难道并未完成你的嘱托?”我又问。

“他已尽人事,我不能再苛求他,其他的听由天命。“云絮低声答道。

看来,如今她并未如愿。不知怎么,我却松了口气。

我本欲再问,看她言辞闪烁,我也不好再追问,只觉心头恐慌更甚。云絮所托宇文宪之事,怕是不仅是私怨,好像还关乎周国国统。她背负萧镜云的仇恨,又熟知历史,若是今后有什么她不愿看到的结果,她定会竭力避免。

我想想她的话,又想起提起萧镜云时独孤伽陵的反常表情,心里霍然腾起一个可怕的念头。如若是真的,我又该如何对待他们呢?

但愿,那只是我的猜测。

我握住她的手,低声嘱咐道:“以前的事,不要再想,你一定保护好自己,不要做傻事。”

“我明白。”她笑着点点头。

------------------------------------------------

事情果如云絮所言,周军初入齐境时,势如破竹,宇文宪、于翼、李穆各军连下北齐三十多座,紧接着就举步维艰。皇帝和宇文宪分别攻取河阴和洛阳外城,却无法再推进兵锋。北齐守将傅伏坚守黄河当中的中潬城,周军强攻二十多天不下,无法进入河北。皇帝又转攻洛阳西北的金镛城,依旧受阻。而此时,北齐丞相高阿那肱已帅援军抵达黄河北岸的河阳,周军形势转急。期间,恰逢皇帝患病,只得放弃所占城池,罢兵而还。

此战虽失利,但周军一度占领大半个河南,也算是战果辉煌,而且深入敌国后,宇文邕亲眼见证了齐国朝廷的腐败无能,更加坚定灭齐决心。

此战中,杨素曾随宇文宪攻取河阴,因功受封清河县子,食邑五百户。独孤伽陵也在宇文宪攻克武济一役中立下大功,皇帝欲加封赏,但他却辞而不受,而皇帝也未作其他表示。回朝后,独孤伽陵仍领禁军领军之职,对外的名字仍是宇文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