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 > 第75章

第75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入秋时节的近午时分, 正是天气酷热难耐的时候,城里的人都躲在屋子里、树荫下避暑纳凉,大街上空荡荡的。

为了十亩地、为了战功朝着山阴县发起进攻的镇边大军, 来到城门外时, 城墙上已经没有一个人,城门敞开,地上还掉着铜板。

镇边大军人多, 压根儿不怕埋伏, 毫不犹豫地奔向城门。

沐耀手拿精铁所铸的长矛,一马当先,跃过城门通道。

众千总、兵卒们紧随其后,黑压压的大军犹如潮水般穿过城门通道。

街道上空荡荡的。

不要说敌军,连行人都看不到几个。

沿街两街的住户、商铺吓得纷纷关门,零星的路人跟没头苍蝇似的随便找了家铺子躲进去。

县城的常规驻军是五百, 这还是不吃空饷满员的情况下。其余的, 都是各家的家兵,不算在驻军内。

沐耀看了眼空荡荡的大街, 立即点了身后几个千总, 让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直扑县衙, 一路飞奔赶往囤有县兵的县尉府。

至于县令的府邸和其他豪族大户家,则让给其他千总们去打。

山阴县有三万多户,总人口有十几万, 是很富裕的大县,地多, 粮食也多。富, 所以特别瞧不起隔壁的陈郡。

大盛朝的主要产出就是种粮食, 为了方便耕种,大部分人都生活在乡里间,就连豪族也多是以乡聚族而居。县城里的居住的主要以官吏、商人、县兵的家眷为主,还有一些好享受的豪族,在城中置了宅子,养些舞姬美妾,呼朋引伴寻欢作乐。

整个山阴县城,拢共只有几条街,各式各样的人加起来,不到一万人,街上的宅子一目了然。

十几万大军全部涌进城,把街道挤得满满当当的,各个大户更是被围得严严实实。不要说翻墙攻门进去,一人从墙上掰块土,都能把墙拆了。

将军有令,投降的不杀,要留着开荒修路。谁要是杀降,谁去开地修路挖水渠!

虽然没有在战场上割到敌人的脑袋,不能分地,但战俘、缴获都算战功。

豪族中有带着家兵反抗的,等于送地了,当场叫兵卒子们一拥而上,砍下了脑袋。

赖瑾作为一个未成年主帅,不愿去干冲锋陷阵冒生命危险的事,安安稳稳地坐着马车里翻着淮郡地图,研究后继作战和安顿民生的事,跟在大军后面慢悠悠地进了城。

他进到县衙,只见到处都灰扑扑的,墙是土木混合结构刷了层白灰,柱子刷上红漆,这是唯一能显阔的地方,顿时嫌弃。

整个县衙看起来跟农村土财主的屋子差不多,只比山匪的匪寨气派一点点。

县令、县尉、县监、主簿等县里的官吏及家眷一网成擒,全都押来,人多到院子都快挤不下。

县令见到赖瑾,格外激愤,叫道:“你……你竟然造反。”

赖瑾重重地“哈”了声,说:“明明是博英郡侯是东陵齐国的奸细,趁着我们成国公府的兵马抵御外敌时,背后捅刀子,我这是既是为自保,也是为护国,哪来的造反。”他想到对方都快死了,也懒得多费唇舌,说:“你也别生气,反正都要死了,对吧。”

县令倒抽冷气,难以置信地看着赖瑾:“你……你要拿我人头?”众来都是铁打的豪族,流水的皇帝。赖瑾造反就造反,竟然要杀他们,不怕天下豪族群起而攻之吗?

赖瑾懒得再跟他废话,直接下令:“拿下的所有官员、豪族,全诛!其家兵、奴仆充作战俘,送去边郡开荒修路。农户、工匠,要留着种地造东西,不许伤他们一人。”

他要收地,留着这些大地主随时准备搞事造反,后患无穷,不如一波清理干净了事。

况且,本来他是朝着打草原去打外敌的,逼得他调头回来在大盛朝疆域动刀兵打内战,不来个血洗,真当他好欺负。

他志在草原,不愿掺合大盛朝即将到来的一锅粥大乱战,不一次性把他们打服、打怕,往后他在草原上奔腾的时候,这些人时不时地来骚扰一波他的后方,烦不烦胜。

副侍卫长阿喜,当即带着人把院子里的人押到县衙外,把他们全部砍了头,杀得人头滚滚,血把县衙门前的地都染红了。

侍卫长阿福亲自带着人出去传达命令,不一会儿,又杀得在县里安家的、置宅的豪族血溅满地。

下午的时候,各豪族囤积的货物、家里的财物俱都搜寻出来,一车车、一箱箱地拉到赖瑾的那里,县里的粮仓也找到了。

不要说去年的陈粮,前年的都有,留在库里霉烂了很多,老鼠养得比赖瑾的兵还壮。

赖瑾想到沿途看到的那些穿着粗布麻衣饿到瘦骨嶙峋的百姓,对砍掉这些豪族的脑袋没有半点压力。

他家也是豪族,一等一的大豪族,都没刮得像这些人这样。

在他家的治下,至少给当地百姓留口饱饭养活人口,遇到灾年还要振灾。那种生得多养不活的,他家买走养大,培养成小厮武仆、府兵、兵卒,只要他们肯上进拼命,都有机会挣出个前程。

清郡、尚郡处于久经战乱荼毒之地,百姓要说活得有多好,其实很难的。一代代人不停地战死,包括他家。他娘亲家里,到他这一代,只剩下他了。他阿爹兄弟姐妹五个,如今只剩下阿爹这一支。为什么他阿爹非得要几个姐姐也学武、学打仗,学带兵,因为不知道哪天家里的儿郎可能一下子就都死了,她们得自己立起来保护自己,甚至在家里没有人的时候,得像他阿娘那样,撑起一族一郡。

他没去过清郡和尚郡,但从小跟这两郡出来的兵卒子混在一起,在他们想念故乡的时候,听到他们提到那边的情况。

淮郡没经过战乱,治下的百姓却比战乱之地的百姓还要惨。

陈郡穷,那是因为以前属于陈国。十几年前,让老承安伯带着十万楚郡儿郎打进去,给他打废了。老承安伯带着十万楚郡儿郎追着陈国旧部进入草泽,只回来六千,自己也残了。陈郡最后让老皇帝摘了挑子,派了现任郡守谢有文的爹当郡守。谢有文是当地大族,他爹挂了后,他又继任,可以说是跟在皇帝后面捡了个便宜。打陈郡功劳最大、为皇帝出生入死的承安伯家,落到最后连老窝子楚郡都丢了,这会儿窝在长郡。

赖瑾觉得大盛朝的世道,有时候挺让人一言难尽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