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 > 第47章

第47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47章

在如此暴雨之中,姜卫国还是很快就把车修好了。

这场维修不仅贡献了姜卫国这个角色完成最后弧光的镜头,也贡献了暴雨中的名场面,乔翼桥对此很是满意。

车遇到泥石流的戏也在两个晚上之内完成了,最后是靠着所有囚犯的努力,将车推出了受灾的区域。

如果要算起来的话,这是整个监区的囚犯第一次通力合作去解决一个挑战。

而这种合作也拉开了整场“千里大转移”的序幕。

这就是整个影片的第三幕。

按照之前沈肆老师的建议,第三幕遇到的阻碍都不是完全随机的,而是各个角色内心最深层次的恐惧与弊病的映射。

比如对于蒋思盟来说,他最畏惧的是孤独,就有了大巴车晚上停在荒野之中寻路时,他作为值夜人的恐惧。

对于小米来说,他最大的毛病就是懒惰,这才有了因为他身子最单薄,必须自己去车底检查情况的桥段。

对于小胡来说,他最大的毛病就是封闭自我,这就有了汽车过隧道时,他必须安慰一位幽闭恐惧症的囚犯的戏。

每个困境都不是随机出现的,每一个角色都在某种困境中完成了自己最后的成长。

如若不然,整个片子的第三幕就会像是三流的公路片,随机遇到一些困境,然后再用随机的方式解决,会变得很散。

乔翼桥很感谢沈肆老师的这个建议,可以说是让整个影片的质感再提升了一个层次。

有的时候,有经验的老师的一句话就可以瞬间改变整部电影,这种事情如果要让没有经验的创作者来操刀,即使看再多书,学再多东西,也很难想得出来。

就算是再出彩的才华和天赋,在影视创作这行里,有时也难以消磨经验所带来的差距。

因为这种经验都是被千百万个观众观看过,从实践中走出来的。

当然,以上这些设计还得靠解读。

乔翼桥的首要任务还是把这些困难都拍的好看。

让即使是没有领会到这层意思的观众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这就是传说中的,一个电影的“层次”。

可能对于一些比较下沉的群体来说,刺激的视觉效果就已经足够吸引他们了。

但对于高端一些的观影群体,这种解读才变得有意思。

经过地震的那场戏之后,不仅是整个团队都磨合的更加出色,乔翼桥还发现,他执导的水平也精进了不少。

以往遇到这种大场面,他都会有点“抓瞎”,不知道重点是什么。

但现在,他已经非常有的放矢。

知道每场戏最重要的是体现什么,如果要体现的是个人的成长,那么他就会聚焦到各人身上,如果要体现的是群体的忙乱,那么怎么表达这种忙乱,他也会有层次的去用镜头递进。

比如说,泥石流这场戏。

如果是三流导演的拍摄,很可能就是汽车在正常的行驶过程中,忽然遇到泥石流,全车人惊慌失措,吱哇乱叫。

但乔翼桥学会了以小见大的技巧。

他先是让汽车正常行驶,所有囚犯昏昏欲睡。

然后忽然听到“嗒嗒嗒”的声音,这时候不少囚犯已经醒了,在找这声音的来源。

渐渐地,他们才发现是有小石子敲打在玻璃上。

不少囚犯觉得这很好玩,然后凑到玻璃前看着。

与此同时,前面,大巴车司机的水杯也震动起来。

然后,从这些囚犯的瞳孔中看到一辆棵坠落的树、几个树枝……

正当他们感到疑惑的时候,忽然,轰的一声炸响,泥石流奔涌而下。

司机堪堪停车,轮胎在地面脱出长长的痕迹。

前轮前面一米的距离,如同洪水般的泥石流倾斜而下。

车上所有人大气儿都不敢出。

正当他们刚刚送了一口气的时候,又是一道泥流直接击打在他们的窗户上。

在剧本上,这段戏可能就是简单的一句话“车”

这样的设计就比简单的泥石流重装车辆要细腻的多。

也给了观众反应的时间,不至于觉得这场灾祸来的特别突兀。

自然而然地,如果每一个遇到的困难都这样设计,拍摄的难度也提升了不少。

但乔翼桥偏偏就是喜欢折磨自己的人,如果有哪里没有设计好,他反而会觉得浑身难受。

总之,这些戏又辗转全国各地,拍了一个多月才算结束。

整部影片的拍摄,也已经要到结尾了。

整个剧组,全部人都要一起去到阿坝。

在那里完成最后一个镜头。

……

可惜,阿坝正是雨季。

乔翼桥他们赶到的时候,阿坝已经连续下了半周的雨了。

天气预报说,这场雨还会持续一周。

乔翼桥也只能苦笑。

他们这最后一场戏,也就是影片的结尾,需要的是一个朝阳初升的日子。

必须要是晴天才行。

有时候拍电影就是这样,要看天吃饭。

所以乔翼桥他们也没有办法,只能等待这场雨过去。

但他也没想到,自己的片子还没杀青,萨布里的小作品却早已杀青了。

这是他早上起来看到窗户外面有两只小鸟的时候突然想起来的。

他掐指一算日子,原来雏鸟计划早已经在半个月之前就截止了。

自己都没留意!

他赶紧叫过来萨布里,问她:“你的作品做完了吗?”

“做完了呀,”萨布里说道,“都传上去了,已经到了评奖阶段了!我之前看QYQ你太累,就没有打扰你。”

乔翼桥这才点开了雏鸟计划的影片列表。

萨布里笑:“QYQ,你猜猜哪一个是我的作品?”

乔翼桥顺着网页向下翻找,终于在一半以下的位置看到了一部作品。

作品的名称叫《鬼》。

乔翼桥点开了这部作品,看了起来。

故事其实也很简单,讲的是一个女孩被奸杀后成为了一个鬼魂,然后以她的视角去看她死后家人和社会上一些人的反应。

萨布里惊讶:“你怎么一下就认出来了?”

乔翼桥笑而不语。

其实萨布里也没意识到,她的个人风格也极为明显。

影片的题材也全都和女性相关。

仅仅是开篇两个镜头,就能看得出来是出自萨布里的手笔了。

镜头对着墙壁,是漆黑的暴雨夜,只能听到一些挣扎与尖叫的声音。

镜头缓缓摇至窗台,之间暴雨之中,一朵粉色的花被雨水打湿……花瓣片片掉落,最终只剩下单薄的花蕊。

此时,一只血手握住了这花蕊,然后镜头视角不断上升、上升……

乔翼桥总是惊讶于萨布里的天赋。

这样的开头比直接拍摄那些暴力镜头,看着还渗人。

乔翼桥忽然想到了之前一起和萨布里看的一部片子,名叫《旺角黑夜》。

片子里主角来福为了救女友,孤身前往坏人们的驻扎地,遭受毒打。

但导演非常克制,没有给来福被毒打的镜头,而是在来福进入那个屋子之后,给了门把手一个特写。

观众们只能见到门把手被一次次激烈地冲撞,直至几乎掉落,最后才看到有血从门缝里渗出来。

这个镜头当时让萨布里和乔翼桥都感到不寒而栗。

人最大的恐惧就来自于自己的想象。

只是看着那个门把手,就能想象到来福一次次被撞向门里侧门把手上的样子……

那么坚硬的门把手都要被撞掉了,任谁都能想象的出来来福的惨状。

这才是导演更高级的技巧。

不只要讲明白故事,还要用更让人记忆深刻的方式讲故事。

乔翼桥就带着这样的心看完了萨布里的整个影片。

然后,他确信了,萨布里不止很用心,还很有才华。

很多事情都是隐藏在镜头之下的。

镜头中的一切都显得如此平和,她的父亲在认真的吃饭、她的哥哥还在修车、她的妹妹在午夜失眠……

而这些镜头之下,失去姐姐的痛苦,和被社会上的人指指点点的压力,一一展现了。

平心而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

如果硬要对比的话,乔翼桥觉得这个比《红气球之夜》还要好——从技巧方面。

毕竟拍摄《红气球之夜》的时候,他还是一个非常……稚嫩的导演。

不过,也过去一年了啊。

而且,令乔翼桥感到更宽心的是,目前这部作品的得票数量还算不错,在全部作品中游的位置。

一方面是因为影片质量不错,另一方面,女孩父亲的角色是秦镇客串的,女孩的其中一个哥哥是祁思齐,都为影片拉了不少人气。

不过……

即使是这样,整部影片到底能不能进前五十名也是未知数。

今年参加雏鸟计划的创作者比乔翼桥那一年还多。

乔翼桥虽然觉得用《鬼》这部作品去申请学校应该已经稳了,但毕竟参加雏鸟计划还有个大目标,就是进入前50,拿到那笔不菲的奖金。

而且,好作品也应该被大家所看到。

所以,乔翼桥做了一点小小的努力。

他们之前那首推广曲制作好了,还一直没发呢。

乔翼桥又听了一遍《请再给我一次机会》,深刻感觉道托尼对这首歌的用心。

虽然原曲就是祁思齐作的,而且已经相当不错了,但被托尼再重新制作,加上了小贾的混响,整首歌的复杂程度又上了一层台阶,相当抓耳动听。

十几个囚犯演员的声音也显得特别有力道,配合他们各自的唱词相得益彰。

即使乔翼桥没有那么懂音乐,但也重复听了几遍,感觉还挺好听,甚至有些上头。

最关键的是,歌词和整部电影的气质特别搭配,非常用心。

乔翼桥当即就从剧照师和侧拍师那里要来了几百张花絮照片和视频,剪了一晚上,终于剪出了一个让他比较满意的MV。

于是,他把这首歌发到了自己的账号上,又让小何用《高墙倒塌时》的官方账号转发了一次。

仅仅一个白天,这首歌的播放就突破了十万。

而且还在继续飙升。

“天呐,这可能是我今年听过最好听的一首电影推广曲了!”

“听完真的对整部电影更好奇了,真的是囚犯做主角吗?”

“不愧是祁思齐的作曲,但作词是谁啊,我看作词人有十好几个,是每人写一句吗?”

“看到这么多剧照有点吓人,这监狱怎么倒塌了?”

“这是一部关于越狱的故事吗?”

“啊啊啊我从剧照里看到祁思齐了,和他交流的那个小姐姐看上去不是华国人诶,是谁呀?”

网友反响十分热烈。

于是,乔翼桥适时在评论区回答了一位热心网友的提问。

“小姐姐是我们的巴铁执行导演,她最近有一部作品正在雏鸟计划参赛,如果你是大众评委的话,请替她投上一票吧~[链接]”

而祁思齐也用自己的账号转发了这条消息。

顺便,他还自发的去自己的粉丝群里喊了一声。

迈出这一步之前,乔翼桥也想过这样公不公平。

但在微博上随便一搜,发现参赛选手不仅有自己建立超话的,还有不少自己砸钱赚吆喝的,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那他也只是发了首歌,打了打广告,祁思齐又去粉丝群喊一句,也不算过分吧。

谁知道他的粉丝群里有没有评委呢?

如果可以的话,当初他参加雏鸟计划的那一次,也希望能有人为他做这些事。

虽说是选草根电影人,但说到底,选的还是有不小场外因素影响的“草根”。

这本就是一场不公平的比赛。

但幸好,这次的结果是好的。

就在雏鸟计划初赛阶段距离截止日期仅剩一天的时候,《鬼》这部作品完成了票数的飞涨。

最终成功进入了前50,拿下了复赛的宝贵资格。

这次的雏鸟计划日程安排的比较紧凑。

决赛就将在三天后举行。

萨布里十分兴奋,这是她在鹿特丹电影节之后第二次入围某种奖项。

乔翼桥不知道该不该对她说出“即使入围,大概率也不会获胜”这件事,虽然想让她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但又不想让她这么快就失去这份乐趣。

思来想去,在查询了后半周的天气预报,确定都会下雨之后,乔翼桥决定,这次陪萨布里一起去。

毕竟他也是大众评委之一,出席也是名正言顺。

……

两天后的阿坝依旧是阴雨绵绵,完全看不出太阳要升起的意思。

似乎在预示着这一场雏鸟计划之旅必然是悲剧收场的命运。

乔翼桥收拾好行李,带着萨布里前往机场。

全程萨布里都像是一个快乐的小鸟一样,叽叽喳喳个不停。

乔翼桥很多次想找个机会和萨布里聊聊,但都没有什么契机。

他只能不断暗示萨布里调整预期,别对这个计划期待太高。

也不知道萨布里听懂没有,总之她看上去还是十足的快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