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传闻中的三太子 > 第44章 朝歌王宫

第44章 朝歌王宫(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杨婵回到玉虚宫, 将金光洞中之事告诉太乙真人,原以为能得个主意,不料太乙真人听罢之后, 却说敖谨矜现在不重要,接着拿出一袋莲子, 让她一定要将这些莲子种满金光洞后面的池塘, 又道是遇上十大金乌,只管搬出元始天尊的名号来。

纵然满心不解, 但想到太乙真人行事必有他的道理后,杨婵也就乖乖照做,踩在传送阵上,捧着莲子回转到金光洞。

太乙真人深深叹了口气, 推开门, 朝关雾山的方向望去。

哪吒挂在树上挂着等十大金乌寻来,她等了好久, 等得好无聊, 等得花儿都快谢了,可是十大金乌还没找到她,好想去找敖丙玩儿……

可是不把这件事情解决了, 去找敖丙玩儿也是给他添麻烦的这点觉悟, 哪吒还是有的。

“算了,既然十大金乌动作那么慢,还是我去找他们罢,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哦......”

哪吒自言自语着纵上云端,没个目标地在云海里穿梭, 琢磨着找个比较显眼的地方待着等十大金乌送上门来,这半晌飘飞, 不知觉地便飞到了朝歌城上方。

朝歌城中,三十六条繁华街,七十二道交错巷,人群摩肩接踵来往不停,吆喝声不绝于耳。

哪吒飘然至朝歌南门,最为热闹的那条街上时,忽听一道苍老却又中气十足的声音:“看卦相命,看卦相命——”

循声打望,人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家命管门前吆喝着的老者,哪吒只觉此人分外眼熟,于是按落云头,在附近一个行人较少的巷子里落下,走近细一瞧——

只见老者鹤发童颜,着一身白袍,气质飘然,不似一般凡人,却是前些年让元始天尊放下山的姜子牙。

只不过哪吒与姜子牙在今日之前,仅在她两三岁的时候有一面之缘,之所以对玉虚宫这位没什么存在感的师叔有印象,是因为太乙真人当时在介绍姜子牙时,他排在最末,六个字便将他带过了——

姜子牙姜师叔。

因此,哪吒反而对这位一把年纪还没什么成就的师叔有点印象。

此时见到,哪吒想着十几年过去,这位老师叔应该是认不出她来的,顽心顿起,见前一个问钱粮之事的客官离去,于是上前问道:“老人家,算卦么?”

姜子牙道:“算。”

哪吒又问:“老人家是做批字,看相还是?”

姜子牙道:“皆可。”

哪吒拿起笔墨,写下一个‘傩’字,正要递上,忽觉有妖气显现,便听一妇人娇喊道:“小妇人命苦,前头诸位君子且让一让,容小妇人先算一命罢。”

妖气,妇人......

哪吒未曾回望便觉不对,随即打眼一瞧,认出这妇人是曾见过的妖孽幻化,心说你算是运道不好,撞到手里了,于是含笑道:“小娘子模样甚是体面,怎好插队?”

但后面排队的其他人是老诚君子,自向两边闪开,给这妇人让了路,让她挤到台前。

姜子牙见状,定睛一瞧见着妖气,暗暗想道:“好孽障,修仙之人前来探我修行便罢,凭你也敢来试我眼色!”口中则说道:“列位君子,男女授受不亲,便先让这小娘子算罢,再依次算来。”

哪吒道:“也罢,让她先算。”遂起身让椅于这妇人。

姜子牙说:“先看相,后算命,请借小娘子右手一观。”

妇人将手递与姜子牙,姜子牙一把攥住此妖的寸关尺脉,以先天元气将妖光钉住,既不言也不语。

妇人见状不对,急喊道:“老先生,你不言语不看相,怎么只是拿住我手,你我男女有别,还是快快将我放开!如此多人瞧着,莫污了我小妇人名声!”

围观之人喊道:“姜子牙你年纪一把,怎还干这样事,莫不是贪慕娇人颜色?”

也有人说:“天子脚下,怎么敢如此行凶,姜子牙你实实的可恶!”

哪吒瞧着不远处有车马过来,口中说道:“老先生,外面围观的人吵嚷不止,你倒是解释一番呐。”

姜子牙不言不语,心中自有思量,若是放了这妖精,到时难辨个青白名声,反倒在同道面前堕了威风,不如在此处除妖,既能在同道面前显现本事,也能在这朝歌城内扬了声名,于是抓起桌上的石砚台照那妇人头顶砸去——

只听“砰”地一声闷响,砚台打得妇人脑壳崩裂,红的血白的浆流了满头满面,染红了洁白孝服。

姜子牙手上无物,不敢放手,只能继续攥着妖人脉门,使他不能变化了走,但围观之人不知真相如何,自发的把姜子牙围了起来,齐齐喊道:“算命的打死了人了!”

不过分刻时辰,哪吒先前瞧见的车马行到此处,众人又喊:“丞相爷来了,咱们拿了姜子牙去见相爷。”

车马内坐的人,正是大商丞相比干,他听车外吵嚷,向左右问道:“众人因何喧哗不休?”

有人跪下:“禀相爷话,这南门有个相命的叫姜子牙,方才有一女子来算命,他贪人貌美姿色,欲行欺骗之事,不料女子贞洁,不肯从他,姜子牙凶心顿起,使一方石砚台将女子照头打死,可怜那女子身披重孝,血溅于此,死于非命!”

比干见众口一词,使唤左右随从去拿姜子牙,姜子牙闻言,拖着那女子到车马前,屈膝而跪。

比干道:“你须发皆白,如何不知国法,胆敢白日欺□□人,好女不从,将人打死?此乃人命大事,本相需得与你问个明白,以正国法!”

哪吒倚着卦台,听姜子牙说道:“相爷容禀,姜子牙自幼读书守礼,不敢行乱法之事,但是此女并非凡人,乃是妖精变化。姜子牙近日见妖气弥漫中宫,灾星漫布天下,小人既在辇毂之下,感念大王水土恩德,自当降妖伏魔,并非知法犯法为非犯歹之徒。”

围观众人又道:“相爷,江湖术士巧言善辩,期瞒老爷,此事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是我等众人亲眼所见。相爷若是信他之言,岂不是教那女子可怜死,百姓负冤生!”

姜子牙为着清白名声,死死攥住妇人不放,生怕略一松手,便没了自证清白之机。

比干见百姓与姜子牙口不如一,便问:“妇人已死,你为何还不将她放开?”

姜子牙说:“小人此时放手,妖精必然逃遁而去,徒留尸身一副,到时何以自证?”

比干闻言,说这里众口不一,无法辨明,只有启禀大王,才能辨个清明,众人便就围着姜子牙拖着妇人往中宫午门而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