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担山赶日(1 / 2)
上午, 玉泉山金霞洞内,金刚石斧悬浮在鼎炉上方,杨戬既期待又紧张的注视着鼎炉上难以计数的怪异字符, 字符起初为淡金色,随着时间分秒流逝, 在杨戬目不转睛的凝望下, 逐渐转为淡红,莫名化作金赤混杂的颜色, 不过须臾,炉中文武火间的淡金色石斧悬浮上升,淡金色的光芒冲天而起。
那金赤字符旋转交织,在石斧周身环绕不停, 也不知过去几许时辰, 在炉火余威之下,二者竟融为一体。
杨戬瞧着这一幕, 难得的露出一丝笑意。
玉鼎真人看看金刚石斧, 又瞧瞧杨戬,试探着问道:“徒儿啊,你打算什么时候去救你母亲?”
闻言, 杨戬看向洞外, 似是桃山方向,听他毫不犹豫地说:“只待金刚石斧出炉,杨戬绝不耽搁!”
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人力又怎能抗天工?可从前还有学成本事与铸炼石斧为由,现在杨戬一身本事, 天眼的威能、对母亲的爱、对父兄遭遇的悲痛……等等情绪又给他带来无穷的力量,现在天上地下, 除了他师兄门下的那个小奇葩之外,恐怕再难有几个敌手。
玉鼎真人穷尽心思也再找不出什么能够用来拖延的借口,静谧的空气里只剩下符文融进石斧的微弱响声,他沉默了好半晌才说道:“徒儿啊,若是天庭阻拦,你当如何?”
“没有人可以阻拦杨戬救出母亲。”杨戬口中搭着玉鼎真人的话,视线里却瞧见石斧上金光消散,他只一擡手,便将石斧收入掌中,“师父,杨戬这就前去劈开桃山,救出母亲,如若天庭阻拦,弟子也绝不会连累于您。”
说罢,杨戬跳出金霞洞,正要驾云前往桃山,忽听树上传来沉天的声音:
“杨小二,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
杨戬拒绝道:“这是杨戬自己的事,与你没有关系。”
沉天在树干上翻了个身,背对着杨戬说道:“那好吧,你多保重。”
正午时分,杨戬到达桃山,山神土地见他气势汹汹,全不似上回来时那般垂头丧气,谁也不敢出来阻拦,只是悄悄看着他想做什么,若是只为看看瑶姬,他们就卖个人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没看见,若是要做其他的,他们再将消息传报上界也不晚。
杨戬在山顶静静站立许久,喃喃自语道:“母亲,孩儿来救你了,很快我们一家三口就能团聚。”
瑶姬在山中有所感应,高声问道:“二郎,是你吗?二郎!”
杨戬没有应声,在山巅足足站了两天,听着瑶姬声声二郎快走,他默默攥紧了拳头,纵身一跃跳上云层,心中再没了任何犹豫,扬手间祭出金刚石斧,稳冲桃山——
一斧烟尘四起,乌云蔽日;二斧山崩石裂,泣麟悲凤;三斧鬼哭神号,天愁地惨。
桃山震颤撼动范围之广,不需山神土地向天庭传讯,上面也瞧了个清楚,玉帝当即派大金乌带领二三四五几位金乌一同去往桃山查探情况。
连天门都受到震撼,更何况是乾元山呢?
杨婵在金光洞里,死死的握住宝莲灯将哪吒护住,有宝莲灯的法力加持,她能感觉到这震感自桃山传来,焦灼与期待在她心里反复,惹得她不禁落下泪来,啜泣着问:“哪吒,你说我该怎么办?”
可是以哪吒现在的状态,并不能回答她的问题。
杨戬接连三斧,几乎用尽浑身力气。
当尘烟散去,桃山化作一片虚无,杨戬在云端见到了心心念念的母亲,可那束缚在她身上的铁索,依旧将她死死地锁在满是利刺的刑罚台上。
瑶姬喊道:“二郎,你快走啊——”
杨戬按落云头,站在瑶姬面前,久别重逢,他以为自己经历了那么多已经长大,已经到了可以面对万事都波澜不惊的程度,可瑶姬这样受苦的模样,还是惹得他泪流满面:“母亲,孩儿来接你回家了!”
瑶姬说:“二郎,就算你劈开桃山,可这铁链是玉帝天规所化,你斩不断它的,娘求你,娘求求你,你快走吧!”
瑶姬的话提醒了杨戬,自己还没斩断铁索,怎能耽搁时间?
“孩儿不走!不走!”杨戬高声拒绝了瑶姬的话,边喊边挥动石斧,拼了命的想要砍断天规锁链,时间在流逝,天气越来越热,汗水混杂着泪水在他脸上作乱,他知道是十大金乌来了。
大金乌领着四位金乌从天而降,落在杨戬身后。
瑶姬睁圆了眼睛望向杨戬身后,不停喊着他,让他快走,不要在这里做无用功。
杨戬不曾回头,只是近乎痴狂的将石斧挥向铁索,妄图砍断这最后束缚着瑶姬的锁链。
大金乌神色怪异,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只见他祭出长剑,一步步向杨戬靠近,似笑非笑地一剑刺将过去。
杨戬听闻风声,侧身躲过,劈砍铁索的动作却不曾停,大金乌扬起长剑劈砍,杨戬擡起石斧格住,出乎意料的,竟将大金乌震飞丈远。
几位金乌难以置信地扶起大金乌,短短时间,他怎么会有如此法力?
大金乌自语道:“不可能,这才过去多久时间,他怎么能有如此法力?”紧接着扬手道:“一起上!”
几位金乌闻言点头,纷纷祭出长剑,以臂间金轮做盾,齐刷刷向杨戬冲将过去,杨戬折腰反身,一斧横劈,将五位金乌齐齐震退。
二金乌问道:“大哥,怎么办?”
大金乌见此情境,知晓不是对手,当机立断:“撤。”
面对金乌撤退一事,杨戬并没有阻拦,此刻他满心满眼都只想砍断铁索,让瑶姬再不受这天规束缚之苦。
杨戬不明白,明明连山都劈开了,这铁链怎么会任他用尽浑身解数也砍不断。
想不通,就不想,他相信,只要他心无旁骛,定能把这铁链砍断,放他母亲自由。
瑶姬将十大金乌从小带到大,她太了解这师兄弟是怎样为人,尤其是大金乌,脾性忠直耿烈,唯玉帝之命马首是瞻,既然是奉玉帝之命而来,绝对不会轻易离开,此时退去,一定是去搬兵。
“二郎,大金乌他一定是回天禀报玉帝了,很快就会卷土重来,你快走啊!”
正如瑶姬所料,大金乌回天的确是去凌霄宝殿面见玉帝王母,当着诸位仙家,他将杨戬在桃山所行之事一一说来,又道:“不过短短几年,现在儿臣兄弟五人联手也不是他敌手。”
玉帝高坐龙椅,捋着胡须自语:“三年就有如此本领......”
王母言道:“短短三年,连你们五个联手都斗不过他,他到底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才有如此境界!”
五位金乌不语,玉帝心软,有些松口的意思,但王母看出他想说什么,赶在他之前开口:“天规乃是大道所化,瑶姬她身为欲界女神,陛下结义妹妹,知法犯法,决不能放过!若是开了这道口子,纵容此等歪风邪气,日后诸仙效仿,天威何存?陛下颜面何存?”
王母把话说得太过绝对,饶是玉帝,也寻不到一个小惩大诫的借口,只能下令道:“天蓬,朕现在命你率领十大金乌,携十万天兵下界,捉拿杨戬归天。”
天蓬从右侧走出,拱手揖身道:“天蓬领命。”
“等等!”王母喊停道:“若他反抗,就地处死,以正天威!”
天蓬一怔,看向玉帝,玉帝偏过脸,冲他挥了挥手,看样子是默认了王母的话。
天蓬元帅、十大金乌、十万天兵,踏祥云,出南天,去往桃山方向。
杨戬好似麻木了一般,挥斧断不停歇,落下的每一斧,都激起一道道电光石火,虎口震出伤口也全然不理。
瑶姬爱子之心甚浓,知道十大金乌真正厉害在什么地方,她不希望杨戬受到伤害,劝说道:“二郎,回去罢,你还有妹妹要照顾。”
杨戬自有理由应对:“孩儿答应过三妹,一定会让咱们一家三口团圆!”
瑶姬说道:“二郎,你看,他们来了。”
杨戬头也不擡:“任他玉帝亲临,也不能阻止孩儿救娘回家。”
瑶姬望着天空:“你是斗不过他们的,娘死了不要紧,你是哥哥,还有妹妹要保护,要顾全自己!”
天蓬元帅在云巅看得心酸,可他也不能违反玉旨,想当初用催龄掌替他兄妹瞒天过海,已经是欺天的大罪,他原以为杨戬搭上了玉虚宫,救出瑶姬只是时间问题,可不曾想到他如此激进,现在,他便是有心再帮,也是无能为力了。
九位金乌化作原形,以大金乌为中心阵眼,布下了金乌大阵,还未散发出全部的热量,天上路过的飞鸟便被灼为灰烬,地上的草木化作烟尘。
瑶姬额间冒汗,眼神开始变得浑浊,杨戬注意到瑶姬状况不好,急忙催动天眼,布下一层结界护着瑶姬。
“放弃吧,孩子。”
话音方落,一道金光从天而落,无尽的灼热袭来,将照破结界,瑶姬经受不住,蓦然倒下,刑罚台上的利刺,穿过她的手臂,血液在日光下迅速蒸发。
杨戬见状不对,慌忙抛下石斧,四下里打量着,想要替瑶姬寻一个阴凉,可这山早已让他劈平,现下又被金乌大阵罩住,哪还有什么阴凉,只剩下满地碎石罢了,唯一可以让他暂时挡住烈日阳光的也只剩远处一座光秃秃的还未生出新苗的山峰。
还能有什么办法么?
杨戬望着那座山峰,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力气,竟生生将其撼起,抗在肩上,在金乌大阵下方大地寻了个落脚点,以此来遮住猛烈的日光,为瑶姬撑出一点阴凉。
高大挺拔的身姿,在这山底之下,被衬得好似蝼蚁大小。
纵使他被压得三尸神咋,七窍喷红,可无孔不入的日光也还在发挥着热量,瑶姬整张脸被晒得没了颜色,苍白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