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我也是大佬了吗?(1 / 2)
当在外面跑业务的刘晓杰和关义回到公司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刚一回到公司,就看到了老郑。
这个老郑其实一点都不老,最多也就是三十岁挂零的样子,只是因为入行比刘晓杰他们早两年,所以才习惯性的称他为“老郑”。
在星火公司刚刚创建的那段时间,刘晓杰曾经和这个老郑有过些生意上的往来,虽然谈不上多么深厚的交情,但也可以算是一个比较熟悉的同行了。
“郑哥?你什么时候来的呀?”
老郑赶紧站起身来,热情的和刘晓杰打着招呼:“来了一会了,原本想给你打个电话,听这个小姑娘说……”
朝着柔柔指了一指之后,老郑继续面带微笑的寒暄着:“她说你出去谈业务去了,反正我也没啥事儿,不好耽误你的大业务,就稍微等了一会儿。”
这个老郑虽说是同行,但却已经很久没有联系过了,今天专门跑过来,肯定是有什么事情。
但他既然不主动开口,刘晓杰也就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不停的和他寒暄客套着:“郑哥,最近的生意还不错吧?”
“也就那样儿吧。”为了彰显自己就是刘晓杰的熟人,老郑的身体往前凑了凑,故意用和老朋友拉家常的那种语气说道:“我那个公司就是个微不足道的小摊场,饥一顿饱一顿的瞎凑合呗。”
商贸这一行,看起来好像很风光,其实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光鲜。
真正赚了大钱的其实少之又少,亏的血本无归的也不算很多,绝大多数都是出于“半饥半饱”的“瞎凑合”状态。尤其是那些本钱少实力弱的小公司,平时看起来业务量也不算少,红红火火的很像那么回事,但大多都只是赚点辛苦钱,一个不留神就有可能亏一大笔,一年到头也就白忙了。
这种状况是商贸行业里头的常态,一点都不稀奇。
“我那个小公司你又不是不知道,也就是做点鸡毛蒜皮的小业务,吃点别人吃剩下的残羹冷饭。虽说我比你入行早几年,但却从来没有赚过啥大钱。”
说到这里的时候,老郑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奉承之意:“还是刘总你有能耐啊,这么短的时间就发展壮大了。”
“啥发展壮大啊,郑哥你就别捡好听的说了。”
“我可不是在拍你的马屁。”通常情况下,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就表示要拍马屁了:“咱们这个圈子里头,谁不知道你赚了大钱?几个亿的大生意做着,早就赚的盆满钵满。和你比起来,我就真的不够看了呀。”
“郑哥太客气了。”
说着说着,老郑就下意识的摸出了一盒“芙蓉王”,客客气气的递给了刘晓杰一根。
“我不抽烟,郑哥你是知道的呀。”
这位老郑原本想给自己点上一根,但马上就意识到在人家的公司里头抽烟似乎有点不大合适,赶紧就把那包“芙蓉王”揣回了兜里。
刘晓杰知道这个老郑抽烟抽的很凶,一天至少三包打底,一看这个架势就知道他的烟瘾上来了,随即呵呵一笑:“郑哥你要想抽就抽吧。”
“还是别了,影响不好,影响不好。”老郑笑了笑:“杰子……哦,不,刘总啊,听说最近你们公司接了个供水工程的大单子?”
刘晓杰已经知道他想要说点什么了,故意笑呵呵的看着他:“你的消息可真灵通,听谁说的呀?”
“听那个谁说的……就是那个谁……”老郑下意识的停顿了一下,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那种微笑,随即就说出了他早已经在内心中琢磨了很久的那句开场白:“有这回事吗?”
“有。”
“能不能……我是说……能不能分给我一点业务?”谈起这个话题的时候,老郑显得格外小心,语气也变得更加谦卑了,“凭咱们的交情,既然我厚着脸皮来了,你多多少少也得给我点面子吧?”
想要承接刘晓杰的业务,这才是老郑的来意。
张叔给的那笔业务,琐碎繁杂到了极致,光是各种型号的配件、管材以及杂七杂八的输水设备,就有好几百种之多,这就是业内人们常说的“散单”。
那么多种货物,规格、型号千差万别,就凭星火公司这点人手,要想一个一个的去谈,就算是活活累死也忙不过来。
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主动把这笔业务拆散,交给同行们去做,让他们帮忙去“拼货”。
这就意味着刘晓杰必须要拿出一部分利润分给同行,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让同行们能喝到一口汤。
想当初,在做秦长基那笔业务的时候,他就是这么干的。
这本就是行业的一种常态。
虽然这么做的话,那些同行的利润会很低,但他们根本就不需要面对客户,可以省去很多麻烦。而且完全不需要等很长时间的客户回款,只要把货物送过来然后找刘晓杰要钱就行了。
一般情况下,这种事都会分给那些有过合作的熟人去做,这个老郑已经很久没有刘晓杰联系过了,能不能喝到“这口汤”,连他自己的心里都没有底,所以才会故意强调以前的那点交情。
“郑哥呀,既然你都已经这么说了,面子肯定是要给的。”刘晓杰马上就拿出了两页“商品清单”,笑呵呵的递给了他:“你看看这点货,能不能帮我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