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走出这小地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2 / 2)
再说了,咱在这还有地要种,庄稼人离了地,就像没了根似的,心里空落落的。
你有这份孝心,我们知道,可这事儿太突然,我们真得好好寻思寻思。”
郑父是很想去京市,但仅限于过去玩一趟,而不是长住,他从心里打怵。
郑母在一旁也频频点头,“苑苑啊,你的心意我们领了。
京市那地方,听说啥都贵,到处都得花钱,你这还在上学,哪能经得起我们这样折腾。
我们在这儿,有口饭吃,有地种,就挺好,可不能去拖累你。
你就别为我们操心了,好好顾着自己就行。”
他们现在日子不说在大队里数一数二,但也是不缺吃穿,她小闺女也才十八岁,哪里敢就让她现在承担起赡养父母的重担。
他们又不是不能动。
“你们不用担心这些,我都能解决,我现在能赚钱了,足够我们的生活开销。
你们要是觉得没事做,也可以去那边做点小生意,我和你们说……”
她把学校边的那套院子地理环境以及前铺后住的优势详细地说了一遍。
郑父郑母被她描述的有点心动,有谁不向往皇城脚跟,只不过心里顾虑太多。
如今所有的顾虑都被郑文苑一一打消,他们开始在脑海中不自觉地勾勒出在京市生活的画面。
他们是看着郑国强一步步的从一筐鸡蛋起步,前不久在县城买了一处铺子的。
现在队里谁不眼热他大哥大嫂家,生意做的风生水起、蒸蒸日上。
郑文苑又去邹氏那走了一趟。
邹氏脸上都遮不住的喜色,见到郑文苑十分高兴,果然大伯家好了她奶心情也变好了好多。
郑文苑询问她奶年后去不去京市住,邹氏拒绝了。
不说故土难离,落叶归根,她只想守着家里的子孙,看着他们兴旺发达。
晚上郑文苑趁天黑把家里的打谷机收进了空间,这台打谷机是年初的时候从队里买的二手货。
田地分完了,队里的东西社员有需要可以花钱购买,郑父郑母觉得家里的田地少,没必要花钱买新的打谷机。
这两年空间里熟的稻穗有一大堆,本来留着鸡鸭吃,但去年捡了好几千斤烂鱼烂虾,它们都没吃完。
临去羊城前,她把空间好好清理了一遍。
以后只打算鸡鸭各养七八只,那些稻穗就不需要再给它们吃了。
郑文苑花了两个晚上才把所有的稻穗打完,又花了一个晚上把稻田犁了一遍。
她打算挖一个小鱼塘,剩余的土地则栽种果树与花草,力求把空间打造成一个自给自足且充满生机的小型生态乐园。
差不多忙完后,她去了队里的小学和中学看了看。
还是和原来她读书的时候一样,破旧的瓦房,开裂的墙面,摇晃的桌子,尘土飞扬的操场。
小学现在的校长是她当年的语文老师,一位严肃又不失人情味的女老师。
当年就是她一次次为郑文苑破例,让她得以每天早退。
郑文苑提了一些东西去看望她,张校长已经五十多岁,岁月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她的眼神依然透着往昔的风采。
两人交谈了很久,张校长笑着说起郑文苑小时候的机灵劲儿,天天早退回家喂猪。
感慨道:“你这孩子打小就不一般,当时还可惜不能考大学,浪费了你的天赋。
没想到你毕业就碰上了高考恢复,后来更是一飞冲天考上了最高学府。
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学校也为你为荣。
你都不知道,这两年大队里的孩子都把你当成榜样,都盼着能像你一样有出息,走出这小地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