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质子阿若 > 第67章 再生嫌隙

第67章 再生嫌隙(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公子已经问清楚了,最近突然来了一伙人,私底下给百姓们散布消息说您要来就连具体的时间跟路线都有。”

“可查到这伙人的行踪?”

清风回道:“已经派人去查了有警觉的百姓留意过他们,说带头的是个长相清秀的公子。”

楚若屈指敲了敲桌子,沉吟道:“我的行踪都是临时决定的除了跟随我的人无人知晓队伍中看来出了细作,或许一直都存在是我没察觉罢了。”

清风猜测道:“会不会是飘絮?属下查过她确实有问题跟霁月公主之间似乎也发生了分歧,最近霁月公主都不让她近身了,但这个飘絮谨慎的很跟不住她与谁接触。”

“你说霁月不让她近身?”楚若皱起眉头垂眸仔细思索着飘絮如果另有其主霁月也知道却又不得不带着她那就只剩下一种可能:霁月被控制了!

“再谨慎的人只要做过的事就不可能不露任何痕迹,跟不住她与谁接触只能说明跟她接触的人就在我们身边,并且这个人不会引起我们怀疑你把最近队伍里所有跟飘絮有过往来的人都筛选一遍这个细作就能浮出水面了!”

“是。”清风担心的看了看楚若的父母:“公子您头上的伤要紧吗?属下让墨香来给您上点药吧。”

“不用了通知接驾官员我已经休息好了让他们在大堂候着。”

话音刚落敲门声响起,霁月端着盘子走进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刚才撞到你的头,我帮你擦点药吧。”

清风看向楚若,楚若擡了擡下巴示意他先出去,任由霁月端着药走过来帮她擦药,越过霁月的肩膀看到飘絮站在门外没进来,不动声色的收回目光笑道:“飘絮近来像是文静了许多,都不怎么说话了。”

霁月手抖了一下,敷衍的说道:“想是来到楚国时间短,还不适应吧。”

楚若点了点头:“说起这个的确是我疏忽了,飘絮之前也没来过楚国,不如我把倚翠给你,让飘絮来我这里伺候吧?”

飘絮听到了,惊讶的顾不上霁月的命令,连忙跑进来跪到楚若面前:“奴婢从小伺候公主,公主离不得奴婢的,请三殿下恕罪。”

说着不断擡头看霁月,霁月犹豫了一下跟着拒绝:“不用了,她伺候就够了。”

楚若便确定了自己心里的猜测,没再多说什么:“你休息会儿吧,我出去见见当地官员,等晚上了陪你去街上走走。”

飘絮想给霁月使眼色,但楚若却敏锐的发觉一直看着她,她有些发怵,只好低下头不敢再作妖。

楚若暗自疑虑:到底什么筹码竟能控制住霁月?还有飘絮若是另有其因,会不会是隐藏在楚国的那个人?对方到底是谁呢?

“参见三殿下!”

官员的呼声惊醒了她,楚若回过神发现自己已经走到大堂了,便暂时收了心思:“今日城外百姓拦路,想必各位已经有所耳闻了,可有说法?”

知府站出来回禀:“殿下,非是臣等不解百姓疾苦,实在是近来不知为何突然从海上来了许多贼寇,常常在海边烧杀抢掠,百姓也是人心惶惶,这些人狡诈灵活、行踪飘忽,抢完就走,臣等抓了多次可经常扑空不说,还陆陆续续不断有贼寇上岸,一时还未想出法子,只能暂时禁止渔民出海,为的也是保护百姓性命啊。”

“我记得此地驻军大将是罗将军,他可知此事?”

“已经命人去宣罗将军,根据已经抓到的那些人来看,他们身材短小、形容猥琐,还有身上的功夫以及所用兵器等等,罗将军猜测是离我们不远的倭国人。”

楚若惊讶:“倭国人?他们是如何越海而来?”

当年天下四分五裂,形成如今的几国鼎力,因为当初打的太凶,前朝之物损毁严重,以至于当年前朝原本已经造出了大船可以穿过大海,与西洋彼岸安全来往,但最后这些造船的图纸等等也全被毁了,现在的船根本经不住海上的风浪安全来回,楚若此行目的也是为了这事。

正说着话,罗将军就到了,跪下回道:“殿下有所不知,这倭国与咱们相隔不是很远,乘小船如果运气好,也能平安过来,臣这两日才找到一个会倭国话的人,重新审问了那些人,他们果然是倭国人,只因为国土太小再加上这几年遭灾,许多人都活不下去,这才不得不冒险撑着小船碰碰运气,咱们楚国离他们最近,因此他们便找到了这里,据说来的人是一大批一大批的,只是海上风浪大,大部分人都葬身在海里,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安全过来了。”

“倭国来人很多吗?”

罗将军也觉得忧心:“是,这些人心狠手辣、手段残忍,基本遇上他们的百姓都难逃血光之灾,并且臣最近还发现了些蹊跷,此事背后像是还有人也在掺和,根据被抓的倭国人交代,之所以这么多人不顾危险也要越海过来,是听说这边有人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收留这些倭国人,消息传回了那边,基本上身强力壮的倭国人都在想法子偷偷潜入楚国。”

楚若脸色一沉:“你是说有人蓄意养着这些人?”

罗将军点头:“殿下,畜养私兵乃是大罪,之前殿下提出将楚国所有百姓登名造册,各地来往人口也都清晰明了,如此便能避免有些人借机屯养大量私兵,可现在臣担心的是会不会有人见在楚国百姓身上打不了主意,所以便屯养这些人,此事不可小视,臣这几日正想着查明后给朝中上折子,殿下来了便好办了。”

“这是要乱我楚国啊!”楚若心里又想起华簪留在楚国的那群细作,以及那个藏在幕后至今没有现身的人,此事会跟这个人有关吗?

官员们不敢打扰楚若思虑,过了许久楚若才回过神:“那些抢杀百姓的倭国人也是受人指使吗?”

“这个还不清楚,有些是有些不是。”

知府苦着脸道:“可是海也不能总是禁着啊,此地能耕种的土地少,许多百姓家里就是靠着打渔为生,再禁下去只怕百姓就要乱了。”

楚若问道:“罗将军没有御敌之策吗?”

罗将军有些惭愧的低下头:“回殿下,这几年咱们只顾着跟大禹征战,再加上与海外那些国家从无往来,国库负担又重,因此对于海上御敌难免轻忽,这些倭国人恰恰对此极为擅长,以彼之长攻我之短,一时半刻确实阻挡不住。”

“你说这些倭国人很擅长海上战斗?”

“是,臣也确实见识过,为咱们所不及。”

楚若灵机一动:“你那里抓了不少倭国人?”

“是。”

“先不用处置这些人,这样吧,你也招安一批倭国人,让他们帮咱们训练将士海上作战,而且只有这些倭国人才最了解他们自己,再招安一批人专门抓越海而来的倭国人,如果能立大功者可以帮其落户楚国,堵不如疏,另外关于你说的有人私下招揽这些倭国人之事,你也可以派些投降的倭国人暗中打探,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剩下的我跟皇兄先商量一下再做决定。”

罗将军连连点头,又忧心道:“但是训练将士作战耗费巨大,国库恐怕难以负担。”

楚若头疼的捏了捏眉心,罗将军连忙又道:“殿下也不要太过忧心,楚国短短几年便能恢复到今日光景,已经是常人所不能及,殿下也已尽力,只是事情实在太多才一时难以跟上。”

“强调外因不如强大自身,这样吧,训练将士的耗费暂时从我个人封地上每年的收入来出,我平常也没什么花用。”她又看向知府:“前朝有个官员曾造了大船可以安全渡海,也曾一度与西洋各国有过往来,我记得就是从此地出发的,你去民间帮我找一下还有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或是会造大船的工匠。”

“殿下是要出海去西洋?”

楚若点头:“不能总做井底之蛙,时间久了难免鼠目寸光,我听说西洋那边的国家发展比咱们还快,现在就连倭国人都能闯进来,会不会再过个几十年或是几百年,西洋那些国家也能攻打过来?到时我们该如何自保?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国家发展本就是弱肉强食,楚国要想强大就不能闭门造车,况且我听说那些国家有更好养活的粮食,还有金银等等,如果能互相往来,也能让咱们楚国的国库快速丰盈起来,百姓应该会好过不少。”

知府赞许的点头:“殿下果然深谋远虑,臣一定尽心竭力,请殿下放心,只是百姓的事情刻不容缓,该如何处置?”

楚若问罗将军:“能快速收服那些倭国人吗?”

罗将军点头:“的确有一群倭国人表示他们愿意投诚,还主动问过咱们收不收留别国人。”

“先暂时圈出一片海来供渔民生活,派出一部分将士保护圈出的海域,可以夹杂一些倭国人将他们打乱分开,也能同时开始训练将士海上作战防御;另外知府给百姓解释一下,最近肯定会艰难一些,但朝廷会尽快解决这个问题,记住不要引起百姓恐慌。

顺便提醒百姓如果遇到可疑之人或是可疑之事立刻上报,像之前边城无知收留大禹二皇子,结果导致灭城一事不可再重蹈复撤,官府遇到百姓报信宁可白跑一趟,也绝不能错过一个疏漏之处,相关律法我跟皇兄商议后会颁旨下来,在此期间若有人轻忽值守,决不轻饶!”

群臣跪下应道:“谨遵三殿下之命。”

霁月总觉得楚若自从见了那些官员后就有些心事重重的,就连此刻置身于街上的热闹之中也心不在焉:“你怎么了?”

楚若转头看了看她,心里猜测着如果那些倭国人真的是被那个幕后之人收留了,那他的图谋肯定不小,霁月知情吗?还是说她也参与其中了?

想到当初在霁月房里看到的那个令牌,她心里沉甸甸的:真正的幕后之人会是霁月吗?控制那些细作的难道也是霁月?她不想去怀疑,可事关楚国安危她却又不得不强迫自己放下感情,理智的考虑所有可能性。

“没什么,可能有些累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