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再去大禹(1 / 2)
对于霁月的离开楚承是隐隐松了口气的,倒不是他对霁月个人有什么不满,说实话霁月的性情他还是很喜欢的只是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妹妹跟一个大禹公主牵扯太深。
但是楚若却开始加快速度安排楚国的事宜楚承皱起眉头:“你要去大禹?”
楚若没瞒他:“嗯,大禹如今支离破碎,我不能把霁月一个人留在那里我要去帮她。”
“不行!”楚承想也不想直接拒绝:“你身子不好怎经得起长途跋涉更不要说依照大禹目前的状况肯定还有的你劳心劳累,国师千叮咛万嘱咐让你切不可再劳心我不同意你去!”
楚若解释道:“大哥我不只是为了霁月更是为了咱们楚国,我处心积虑开通商路,并不只是为了银子而是咱们楚国位置特殊如果能把周围各国全部串联起来又靠海商通西洋如此一来楚国就等于各国往来必经的一个中转之地这是劣势却也是咱们的优势。
楚国国小,即便有了西洋提供的武器,但一时半会儿要想单独抵御大国也还是有些困难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盟友咱们必须靠自己强大起来让各国都不敢动咱们。只要能将商路做起到时候咱们就能控制住这些国家通商往来的关卡到时候不管哪一国想攻打咱们其他国家为了怕商路中断,更为了不把商路拱手让人,首先就会帮咱们!
这也算是一种投机取巧,在夹缝中取得一个平衡,我要做的就是把楚国变成周围所有国家的平衡点,任何一国要想踩上一脚,那站在其他点上的国家的利益势必会倾斜,他们就会主动出手帮咱们对付,到那时楚国才是真正的高枕无忧!”
楚承沉思:“所以你现在是想把大禹也拉拢进来跟楚国来往通商?”
“不只是大禹,大齐还有萧国全在我的计划之中,只有把所有国家的商路全部打通,我的计划才能实现,到时候可不是他们其中一国想叫停就能叫停的!”
楚承一直知道楚若的野心很大,可他不知道楚若的计划原来这么大,她想要的是平衡整个天下!
“那些大国野心勃勃,不说别的,光一个大齐就不好对付。”
“所以更不能让它把大禹攻打下来,否则咱们就跟大齐相邻了,而且我们还要耗住大齐,把他们的国库也全部拖垮,让他们不得不跟咱们联盟通商!”
楚承有些震惊:“你打算怎么拖住大齐?”
楚若说道:“这些年每个国家都不太平,几乎全在打仗,其实大家现在都不好过,我去帮大禹,以跟大禹联姻为条件让大禹跟咱们联盟,这既是为了成全我跟霁月的私情,也是为楚国跟大禹的和平找一个支点。
如果我的计划顺利的话,到时候便能拉拢到萧国跟大齐共同对付周国,周国这些年来算是最强的一个国家了,光它一个就能拖垮大齐跟萧国的国库,不管他们能不能把周国攻打下来,但只要他们的君王不是个昏庸无能之辈,答应咱们的通商联盟请求就势在必行,否则就只能等着跟如今的大禹一个结局!”
楚承闭目叹道:“你这个计划是要把整个天下都拖进战乱之中,若儿,你会身败名裂的,后世会把你骂死的!”
“一时的战乱是为了更长久的和平。”楚若有些讽刺:“再说就算我不这么做,如今的天下难道就不是狼烟四起吗?如果我的计划顺利,就能让天下太平下来,至于后人如何评说,那时我早化为一捧黄土,听不见也看不见,随他们去吧!”
楚若的傲气是从不在意别人如何评价她的,她向来想到就做,既然有了计划,她就开始逐条安排,一边派使臣跟同盟国商议;另一头已经联合楚国的商人跟礼部、户部、还有使臣等等,带着楚国的国书组建了专门的商队,出发前往西洋各国建交,同时命他们制定海上通商路线,中途还需要组建什么驿站等等也开始正式实施。
而埋藏在各国的细作也开始行动,纷纷将各国最新的情报传回楚若手里,如此忙忙碌碌几个月就过去了,霁月也已经安然回到大禹,七鹰发来消息说她投奔了平王,平王性情豁达正直又重情重义,不但没有为难霁月反而将她当亲妹妹一般,依旧是嫡公主待遇。
谁都没想到霁月手里居然还藏有一块令牌,是她的皇祖父、大禹的祖皇帝留给她的令牌,原本平王出兵讨伐朝廷算的上是师出无名,说不客气点就是乱臣贼子,朝廷一直占据道德上的高位,许多大儒也对平王嗤之以鼻,然而霁月的令牌一出,平王的讨伐就变成名正言顺、正义之师,如此一来原本喝骂平王篡权窃国的人也全部闭上了嘴,大禹归顺平王的人更多。
只是忌惮于大齐,平王仍旧不敢发兵,再加上周国眼看已经控制住大禹的朝廷,自然不能放弃到嘴的肥肉,对于平王的攻势也更加猛烈,周国自然不会管大禹百姓的死活,可平王不能不顾忌,因此打起来畏手畏脚,反而连续败了两次,目前的局势对他而言更加艰难。
楚若心急如焚,好在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她几个月来努力游说跟解释,几个盟国总算愿意出手相助大禹,同时萧国那边也看到了通商的好处,以及眼馋西洋那边大把大把的银子跟粮食等等,主动对楚国抛来了橄榄枝,愿意跟楚国联盟,并且条件也十分宽和,这算是第一个与楚国同盟的大国了。
有了萧国主动屈尊降贵,周围其他几个早就眼馋不已但放不下架子的大国,也终于扛不住巨大的诱惑,尤其楚国这边已经将海上通商路线完全稳定下来,与西洋那边各国也全部签订了盟约。
并且随着商船越走越远,跟楚国联盟建交的西洋各国已经越来越多,先进的武器、丰盛的粮种等等都让他们心痒难耐,尤其楚国居然还接纳了许多西洋人,陌生的文化融合让楚国发展很是迅猛,有了萧国打头,其他大国再也端不住面子纷纷向楚国发出联盟请求。
楚若千方百计让人从西洋忽悠来不少有才之人,自然不能慢待了他们,她是个很豁达包容的人,当下就在楚国建立了不少传教院供西洋来人传教他们的文化,也教化楚国的子民接纳他们,不会把这些当成是歪门邪道,当然这其中肯定会跟楚国原本的文化相碰撞,但楚若亲自证实了几次确实有用之后,楚国那些原本很抵触的老腐朽们态度也软化了不少,在楚若的带领下开始在两方文化的碰撞中寻找一个合理的平衡,去除糟粕留下精华。
楚承也是个很开放的人,对于新事物接受非常良好,他对西洋以及周围各国的文化都很感兴趣,专门成立了一个衙门来让周围各国跟西洋来的有才之人供职,有了君王带头,再加上楚国开放又纯朴、对各国很友善的民风,许多在自己国家得不到重用的有才之士纷纷涌向楚国。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长久发展就必须有法可依,未免有人浑水摸鱼,楚若联合礼部、又召集了不少文人大士制定了严格的律法,并且与各同盟国及西洋各国全部知会,得到他们的支持跟配合。
她心里着急,所以每样措施实施的都很迅速,遇到不配合的她就强制下令施行,为此楚若几乎已经到了废寝忘食、呕心沥血的地步,每次都是皇上跟太傅他们看不下去,硬拉着她才会休息,楚若的身体也在这强大的消耗中快速衰败下来。
她都是悄悄从国师那里拿了禁药,几乎是用命在透支,才总算把楚国发展出自己计划中的雏形,日后只要依样画葫芦,按照她早就制定好的计划实施就不会有问题,再加上现在朝中能人居多,就连武将中也开始出现西洋人,用他们的法子快速增长了楚国的武力,楚若总算能稍稍放下心了,然而到了此时,已经又一年又过去了。
楚国从西洋带来的种子由西洋人亲自教导,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多了一半,国库丰盈,百姓也能吃饱穿暖,这还是因为刚开始水土不服以及经验不够,等过上几年加以改进,收成会更好,再加上西洋那边有些国家物产丰富,通商除了黄金还能换回来不少武器跟粮食,楚若也不担心楚国百姓再会挨饿。
大禹打的更加如火如荼,周国已经完全不掩饰自己的野心,把五皇子完全架空了,而周国的将士甚至已经开始驻扎进大禹,除了平王占领的城池,剩下的半壁江山几乎完全被周国占领,五皇子成了周国控制在手里的一个傀儡,朝廷全部掌握在周国那个公主手里。
大齐看的眼红不已,生怕迟了连肉汤都喝不上,攻打了大禹几次,但到嘴的肥肉周国怎么可能相让,再加上跟周国跟大齐的旧怨,双方也是摩擦不断,如此平王才能夹在中间稍稍喘口气,然而形势依旧越来越不乐观,大齐眼看周国难啃,已经开始跃跃欲试想攻打平王,试图侵占平王的半壁江山。
楚国各项事物已全部安顿好,楚若的大嫂也生了,她福气好,一下子生了一对双胞胎龙子,并且在国师的保护下母子平安,楚承待皇后很好,所以两个孩子身子骨也很强健,才半岁便已经显露出聪明的劲头,楚国江山后继有人,楚承也不再只有她一个血脉至亲了,楚若终于能够放下心准备去大禹。
“国师,我的身体如何?”楚若收回手,打发走墨香他们,问前来为她诊治的国师。
楚国的国师算是很厉害了,已经算的上是巫师,楚若能活到现在全是靠他的禁术保命,国师皱起眉头:“实不相瞒,殿下早已到了强弩之末,如今已经……恕臣直言,殿下绝不能再长途跋涉,更不能再劳心劳累,否则……”
“我这一趟出门可能回不来了,是吗?”
国师低下头没说话,楚若闭目叹了口气:“国师,楚国如今的国运如何?”
“臣已算过,国运上升,乃是连绵不绝之像,未来会越来越昌盛,犹如新生之兆。”
“那就好。”楚若沉默半晌,才又问道:“大哥身体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