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番外(be,慎买)(1 / 2)
楚承得到消息时楚若以身殉国的消息也已经同时传遍天下,楚承急火攻心、难以接受,在朝堂上就直接吐了血。
平王在帮楚国平息叛乱后就直接回去了甚至一刻都没多留只是在路过小镇为楚若建造的那座府邸时突然红了眼圈,想起那个在城楼上大义凛然之人,顿觉心如刀割楚均最牵挂的妹妹他终究还是没能帮忙护住。
楚若的灵柩由霁月跟程七亲自送回皇城,楚国百姓得到消息皆悲恸不已所有百姓门前全挂起白色灯笼灵柩每过一城后面总有长长的百姓跟随哀悼,甚至自发组织队伍护送灵柩回皇城。
楚若用命换来楚国安宁,她临死前还搭上信誉做保因此楚羿的身份根本没人相信他手里的遗诏跟免死金牌也没人承认楚若在百姓心里的地位实在太重难以撼动遗诏之事就这样被掩盖过去了,不管它是不是真的,既然楚若开口说它是假的那它就必须是假的所有百姓都会这么认定哪怕别有异心之人也不敢再在此事上兴风作浪否则光楚国百姓的唾沫就能把他淹死。
灵柩走了两个多月才终于走到皇城朝廷文武百官皆跪在城门口相迎楚承自听说楚若身死的消息后就一直病重在床,可依旧不顾劝阻拖着重病之躯亲自到城门口迎接他的妹妹,他们楚家一家真的只剩下他一人了,终究他还是成了孤家寡人。
与楚若的灵柩一起送回来的还有他们父皇生前秘密赐给楚若的令牌,可号令楚国所有将士,程七泪流满面亲手送上令牌:“对不起,我没保住她!”
楚承握着令牌的手青筋爆出,跌跌撞撞走向灵柩,却连低头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若儿……我的若儿啊!”
悲呼声犹如字字泣血,丞相莫名就想到当年楚若服下禁药去大禹为质,先帝也是坐在龙椅上如现在的楚承一样,不禁就悲恸的哭出声来,如他一般的官员还有许多,皆沉痛的跪伏在地:“殿下!”
国师举头望着头顶朗朗晴天,闭目遮住眼中哀痛:以一人之命换取一国新生,这是自楚若出生起便注定好的路,可一想到那个全心为国为民、如流星一样明亮却转眼即逝的人,他依旧心疼的喘不过气。
霁月陪在楚若的灵柩旁边,面无表情的一动不动,对于眼前发生的一切也无动于衷,相比于所有人都伤心的难以抑制,她似乎与其他人格格不入,只是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灵柩。
灵柩被从车上擡下来,文武百官都亲自扶灵回城,霁月紧紧跟在旁边,与楚若依旧寸步不离,她的眼中仿佛只剩下眼前的灵柩,作为楚若的妻子,此次又救了楚国,所有人都对她表现出极大的礼遇,唯独霁月像是事不关己一样,除了亦步亦趋跟着灵柩,对其他人跟事毫无反应。
灵柩要在皇城停留一个月然后去皇陵下葬,楚若身子自幼不好,所以她的陵墓早就建好了,然而却在下葬之时楚承跟霁月争吵起来,自从楚若薨逝后就一直没再开口说过话的霁月,在侍卫要拉走楚若的灵柩时突然爆发,因为跟楚承对于楚若的下葬意见不一致,两人都寸步不让的大吵起来。
“楚若已经跟我成亲了,除了我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决定她的去处,没有我的允许,我看谁敢带走她!”
楚承也满脸大怒:“她是朕的妹妹,是我楚家人,死后不让她入皇陵入土为安,你居心何在!”
霁月坚持要楚若火葬,她跟楚若约定好了要周游天下,所以她要带着楚若看遍山河大川,让楚若的灵柩回皇城停一个月是她念在楚若记挂百姓、记挂楚承,所以带她回来看看,这已经是她的底线,但谁都不能从她身边抢走楚若,就算楚承也不行。
楚承对霁月的决定同样难以接受,楚国人都讲究入土为安,霁月却要把楚若烧了,岂不是让她尸骨无存!
若不是看在霁月跟楚若已经成亲,这次还帮了楚国的份上,如果换作其他人敢说要把楚若烧成灰,楚承早就砍了他的脑袋了。
两人谁也不相让,楚若的灵柩因此只能继续停在宫中,皇后原本想从中帮着调解,也被楚承迁怒的训斥了一番,这还是他们成亲后楚承第一次对皇后疾言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