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论死亡这档子事 > 第138章 桂花

第138章 桂花(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傍晚顾平安回到家中的时候,花园里那棵被折断的桂树已经被连根拔起再不见踪影了,桂树原本的位置只留下了一个还未来得及填的深坑。

那坑黑洞洞的,每一个见过它的人的心头,仿佛都要被它烙下一个洞。

沉重的,幽深的一个洞。

顾平安回家后冲了一个热水澡,便筋疲力尽的倒头睡了。

他又一次的做起了那个被溺毙的梦,然后在噩梦里一次又一次的挣扎,一次又一次的惊醒。

醒来时身旁空无一人,顾平安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回想白日中见到的地狱场景,他近乎自虐般的回想着那些人的名姓,一遍遍的拷问自己。

淮江江堤修缮的文件他经手过吗?那些账目他查看过吗?江堤的拨款经他手转往了何处?几人从中抽成了?真的有一分一毫用在了江堤修缮上吗?……

自那天回来之后,顾平安就发起了高烧。

他大病了三天三夜,顾阙守在他的床边听见他哥哥似乎是烧糊涂了,口中不停的在呢喃着什么,似乎是一堆人名。

但离近听了他却又一个也不认识。

病到了第四天,在顾家全家都万分焦急的心情中,顾平安的病竟渐渐的有转好的迹象了。

到了第五第六天,甚至好了大半了。

第十天时,顾平安甚至能下床活动活动了。

一能下床活动,顾平安就连忙往水利委员会跑。

委员长见他也很意外,以为顾平安是怕他责备他,他当初把顾平安派去救灾本来就是想让他吃吃苦头,结果没想到这小子身子骨这么弱,这就病了。

寻常人病了倒也没什么,可这小子身后站着顾家,混岭城里谁不知道顾家老大顾朝娶了赵旅长的独生女,正前途无量着。而顾家本来就是混岭城里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

顾平安病的这几天,可让委员长好一番担心,就怕他哪天病死了顾家来找他算账来。

虽然不至于一命抵一命,但伤筋动骨总是不好的。

所以见顾平安完好无损来上班了,委员长意外之外还是松了一口气的。

顾平安之所以这么着急往委员会跑,主要还是想得知那几个受灾村子的处理状况。

这是让委员长更为意外的,这小子大病还没好全乎,跑过来就为这?

不过这样的年轻人他这些年看的也不少,刚开始干的时候还觉得自己能救国救民当个大圣人,过两年再一看收钱刮油水比谁都利落。

人人都想当圣人,但圣人是人人都能当的吗?

委员长摆摆手不想多说,只让顾平安去找负责处理这些事的人。

他们水利委员会只负责兴修水利,赈灾这种事又不是他们负责的。

顾平安虽然回来的日子尚浅,但是基本的官场处事还是懂的,见委员长这种态度心下也已经明了了几分,知道自己找他问不仅问不出结果估计还会招他厌烦。

于是打了声招呼,便退了出去另寻了他人。

从水利委员会一起共事的其他人口中,顾平安知道了这次淮江决堤之后的处理结果。

说是结果,不过是委员长推出了一个无权无势的新人去顶了锅,对外只说是这新人贪污了公款,自己再写份检讨递了上去自罚了“三杯酒”。

这事便这样无波无澜的过去了。

那新人是与顾平安一同入职的,今年大学刚毕业也是托关系进的水利委员会,但这关系终究是没别人的硬,所以出了事他这后台不怎么硬的便被交了出去。

顾平安是清楚的,那新人平日里从来不接触什么重要文件,只是帮着委员会里的老人端茶递水打打杂,而且这样一个新人给他十八个胆子他也不敢贪污那么一大笔款子。

南京那边虽然年年都拨修堤通渠的款子下来,但那款子大多都是被委员长副委员长那些人七手八脚的薅走了,剩下一点那也是委员会中的老人的,怎么可能轮到他们这些新人。

这一点几乎委员会里几乎无人不知,顾平安也知道。

但连他都知道的事,南京那边能不知道吗?

可即使他们知道,这事却也就这样过去了。

这一出案子,投案人知道自己是被冤枉的,判案人也知道是冤枉的,稀里糊涂的一桩案子,却无人叫冤,因为最大的冤主早已魂归了地府了。

这件事过后,水利委员会中平日里还是如常般办公,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

顾平安站在其中看着这平静无波的委员会,日头底下竟也看出个遍体生寒来。

那些被洪水冲袭的村落已成了一片汪洋,再修淮江江堤的文件却一托再拖着,像是拖到淮江干涸他们就能不用修了似的。

顾平安把文件起草了好几份,给委员长副委员长们一人送了一份,但第二天却也只能在垃圾桶里见到自己递交的文件。

顾平安明白这群委员长们未说出口的话是什么意思。

修江堤,哪来的钱修,今年拨的款明年拨的款,都是约定俗成的别人口袋里的钱,是别人嘴中的糕点,动人钱财杀人父母,谁会愿意把自己的父母交出来给人杀?

还是这钱你顾二少爷出?

顾平安知道这群人的心中所想,但这江堤总不能不修了。

他是可以出钱去修这段江堤,但他可以修一次,他可以修两次,但他可以修多少次呢?个人之力总是有穷尽的。

最终在顾平安的多方周旋之下,江堤的维修终还是动工了,虽然修的慢,但冬季淮江水竭,修江堤倒也方便。

工期虽然拖的慢,但紧赶慢赶春汛之前还是完工了。

江堤修缮完工那天是顾平安睡的最安稳的一天。

将近半年的时间每一晚他都在反复的做那个溺水的梦,这导致他这半年来精神很不好,家人都以为他是去了洪涝现场见着了尸体吓着了,所以才日日噩梦。

所以这半年来对于顾平安的所做所为,只要不触及根本,也都是放任自流。

可似乎这世道总爱和他开玩笑。

顾平安前脚修好了淮江江堤还没安心睡几天,后脚春汛就缓缓的来了。

春汛的水势不猛,顾平安本以为这次总该能平安无事了,他甚至还自动请命去那几段修好的江堤上视察。

可谁料,他甚至还没走到修缮完的那几段江堤跟前,便传来讯报,说那几段江堤又决堤了。

幸好因为上次已经决过一次堤,这次江堤周围的人都有了准备,再加上还住在原地的人又着实少,所以这次倒也没造成多少伤亡。

但还没顾平安还没到现场便得知了这消息,差点一口郁气堵在心头没当场晕过去。

之后他又大病了一场,再回到水利局想调查这几段江堤为何决堤的时候,却遭到了委员会里老人的劝阻。

他们与他说,你不要再管这些事了,修江堤的工程队是副委员长的小舅子,前些日子过年的时候还请委员长吃过饭,你是个聪明的,你还不懂这些事里的弯弯绕绕吗?

顾平安懂,但正因为他懂,所以他才会这么郁结于心。

他懂这些官场里的弯弯绕绕,但他也懂人命不是草芥,也懂天地良心。

但他懂的,又有几人懂呢?

这次之后顾平安病了好久。

最后江堤的事还是顾父见儿子为了几段河堤如此的郁郁寡欢,便做主由顾家出钱把那几段江堤修了。

修完这些江堤的第二天。

顾平安睡了个久违的好觉,睡醒之后他就直接去水利委员会辞了官。

对于顾平安的辞官举动,顾父倒也没反对。

这官当了还没一年,人都快病一年了,要是继续当下去还有活路吗?

所以对于顾平安的辞官,顾父不仅不反对甚至还隐隐有些支持。

自己三个儿子,小儿子性子顽劣恐怕是指望不上了的,即使呆在家里帮忙经商都够呛。

大儿子从小便稳重不必自己忧心,二儿子顾平安是个内刚的性子,他这性子怕是当不了官了,回来帮忙家业倒也不错。顾家家大业大,等自己百年之后大儿子和二儿子一个从军一个经商,顾家的百年基业还能再传下去,就算下了地府自己也无愧祖宗了。

再说了,这世道且乱着呢,南京能管的地方也就那么些。上面早有说消息要北伐,但这消息传了好几年也没见着动静。

顾父算是明白了,在这乱糟的世道,当官还不如经商,手里拿着枪怀里揣着黄金,这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顾平安辞了官之后,顾父不仅没有怪罪自己这个二儿子,甚至还请了道士在自己家做了场法事,驱了整整三天邪。

像是自己儿子这官当的招了什么天大的晦气似的。

不过这次顾平安辞官之后倒没有听从自己父亲的安排去全面接受家中产业,而是转而开了家医馆。

这消息传出去倒是有趣,毕竟人人都知道顾家二少爷出国留学学的是金融,倒没想到顾二少爷还会看病。

顾平安确实不会看病,但他可以学。

开了医馆的顾平安出乎了所有人意料,这位少爷竟真的天天到新开的医馆里和那些老大夫请教学问,看着是想要学医坐堂给人看病了。

这倒是惊掉了一堆人的下巴。

不过更让人震惊的是,即使自己儿子都弃官学医了,顾老爷竟然还不管不问,一副随他去的架势。

但实际上顾平安此举只是想多采购一些药材囤着以防万一,毕竟他大哥手底下的兵以后只会越来越多,早早打算总是有备无患的。

可顾家大量采购囤积药材这消息传出去总会引旁人忌惮,倒是由着顾家二少爷弃官从医闹个不算大的笑话为借口,这样开了医馆也能够掩人耳目些。

不过既然要开医馆,顾平安倒是也想学些医的,按照他日后的打算医馆开起来之后他还预备开个私人医院,不懂点医怎么去开医院?外行人去干内行事,早晚得把家底都赔进去。

所以顾平安辞官回家之后的日子倒也没闲着,白天到医馆学医,晚上回家处理顾家的产业账目,总之过的倒也充实。

而白日里医馆中顾平安接触的人也广,贩夫走卒三教九流,平日里谁没个头疼脑热,加上顾家这医馆刚开张价钱也便宜,所以往来抓药看病的人倒也热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