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2 / 2)
许小圆抱住林砚秋:“啊,这么快的吗。好不容易再见你,又要分开了。”
“我也很想你与我们同行,”林砚秋语气颇有些伤感,“在宁王府的时候,以前我一直都是一个人,直到后来你来了……”
“要不你还回来瑞王这里,这样我们就可以不分开了。”说到这里,林砚秋目光热切地看着许小圆。
“啊?”许小圆一愣,“这个……”
对于林砚秋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许小圆顿时说不出话来。
“我其实都还有事情想求你帮忙,”林砚秋道,“你要是来瑞王这边,正好此行就能帮我去看看。”
“啊,这……那个,我……”许小圆语无伦次了半天,好不容易才找到话头,“你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你说。即使咱们不在一块,我也一定会帮忙的。”
“你还是舍不得宁王殿下啊,看把你急得。”林砚秋笑道,“事情已经过去了许久,也不差这一时半刻。下次咱们见面的时候,我再跟你说吧。”
“那行,等回京的时候你告诉我,我一定想办法帮你。”许小圆道,“瑞王殿下怕是等急了,你快去吧。”
“行,咱们来日相见。”林砚秋道。
许小圆回去的路上,透过拱门看到前院吵吵闹闹的。好奇心起,就上前找了个衙役相问。原来是刘家的人又来击鼓了。
他溜去前院看了会,县令大人还没有升堂,但公堂外已经围了不少百姓。
“大家不要吵闹,京城督察御史薛大人正与县令大人核对证物,此案今日下午丑时中才升堂。大家不要围在这里,先行散去,想听堂审的,丑时中再来。”衙役维持公堂外的秩序,对围观的百姓喊话。
“昨天有个大理寺少卿,今天有督察院御史,看来这刘二的事朝廷还是很重视的。”
“有京城的大官在,想必县令不敢糊弄。”
“既然丑时中才升堂啊,那等会来。”
……
百姓三三两两的议论道。
衙役把话说得清楚,围观的百姓听了很快也就散了。
现在不会升堂,许小圆觉得没什么可看的,慢吞吞地往回走。突然想起今日启程之事,赶忙往宁王院子里赶。
他气喘吁吁地回到宁王住处的院门外,正好遇见薛大人带着随从从宁王住处出来。
“薛大人好。”许小圆见了薛致宗,学着古人拱手问好。这老头官职不小,还有意相助宁王,可不能得罪了。
薛致宗看了看许小圆,笑道:“原来是你这个小双儿。你的验尸技能不错,王爷此番出京巡察有你从旁协助,甚好。”
“谢谢薛大人,您过奖了。”许小圆笑呵呵地道,“王爷可能要走了,我进去看看。”
“去吧。”薛致宗笑道,“这乐呵呵的性子也好。”
“薛大人再见。”许小圆说完朝院子里小跑而去。
薛致宗站在远处看着许小圆一路小跑的背影,笑呵呵地捋了捋花白的胡子。
许小圆一溜烟跑进院子里,所有的马车都已经装好。
宁王妃见了他,哼了一声,朝一旁道:“不用差人去找了,回来了。”
宁王和听风听见都折回来,听风站在宁王妃身旁,宁王见了许小圆:“让你整理东西你去哪里了?”
“我整理好了啊。”许小圆道,“然后去找砚秋闲聊了会。”
“你呀。”宁王很是无奈,“去把你的行李拿来吧,咱们该走了。”
“王爷,刘二的案子不是还没完吗,咱们不管了吗?”许小圆问。
“该找的证据咱们已经帮忙找到了,升堂审案自有县令。”宁王道。
“但是……”许小圆通过昨日的堂审,觉得那王县令不太靠谱。
“我们虽然走了,但是薛大人还在。”宁王道,“薛大人可是都察院御史。”
“哦,原来这样。”许小圆顿悟。
他就觉得宁王不是管头不管尾的人。
“就差你的东西了,去拿来,咱们该走了。”宁王道。
“好呐。”许小圆赶忙奔向自己住的寝房去拿行李。
随从牵了马车从侧门牵出,再绕道去前门。宁王和瑞王一行人都是步至前门乘车。
此时围观的百姓皆已散去,县衙大门前恢复了平时的宁静。
县令与薛致宗在府衙大门前给两位王爷送行。
瑞王和宁王的人都上了各自的马车,宁王和瑞王也互相告别:“皇兄,一路珍重。”
“五弟,你也一样。一路珍重,咱们京城再见。”
薛致宗和月和县一众官吏也纷纷拜别:“两位王爷,一路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