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垃圾堆里的十二万(2 / 2)
“我来给大家讲解。”
“整个流程其实就是这年轻人被那摊主给套路了,放古玩交易这个行当里面叫做‘配对拆卖’,又叫‘拆包儿’。”
“具体操作手法就是将成对的古董拆开,先出售一件正品,然后利用买家‘捡漏’和‘凑套’的心理,再出售另外一件仿制的赝品。”
“第一件正品保真,但第二件赝品却不保真。”
“利用这种办法,一套成对的古董拆开后,却能卖出两套的价格。”
“有人说这是骗局。”
“没错,这的确是骗局,但却是明牌的局。”
“人家就是利用买家的心理,让买家自已主动提出交易......有录音有录像的情况下,再加上买卖的物品是古董文玩这种有附加价值的东西,警察来了也只能起到调节作用。”
周教授将整个套路讲的明明白白,
而后还给直播间的观众们友情提示:
“古玩市场套路多,捡漏需谨慎啊!”
直播间吃瓜吃的正过瘾的群众们大呼学到了。
这种抓住买家心理的套路,一旦中招就只能和那年轻人一样,两年牛马白做......
陈默混迹在人群中,
他看到两只瓷碗的价值后,结合摊主的神情,很快就猜到了事情的大概,
后面果然不出他所料,
年轻人不占理!
对于这种事,他也没什么好说的,更不可能跳出去为其“伸张正义”!
只能希望对方经此一役后长点教训,
别让这笔学费花的没有意义!
陈默把注意力放在摊位中摆着的物件上面,
发现这个小摊的确有点儿东西。
粗略扫过,
价值五位数的真品足足有五六件,其中有一件更是高达十八万。
但等他开口问价后,
对方开出的价格大多都比实际价值贵上个万儿八千的。
陈默也就明白了,
这里无漏可捡。
摆了摆手告辞后,陈默转身溜达向了后面的其他摊位。
时间流转,
古玩街上的游客和路人越来越多。
可这时,
驻足在一个摊位前的陈默,却被上面的摆件吸引的停下了脚步。
也是一个瓷器摊,
不过卖的不是瓷碗,而是青瓷花瓶,
摊位上面足足摆了十来只样貌各异的青瓷花瓶,
看起来品型很不错,
釉色纯净淡雅,器型不大但胎质细腻,其中部分还带有刻花和彩绘装饰。
但吸引陈默注意力的却并不是这些看起来很不错的花瓶,
在他的视线中,
每一只花瓶的价值都很清晰,
——17、15、8、26......
十几只花瓶,没有一件超过三十块钱的。
换句话说,
全是假货!
真正吸引陈默注意力的,是摊位旁边的地面上,一团旧报纸随意裹着堆放的“垃圾堆”,
说那是垃圾堆也不是很合适,
那旧报纸里裹着的,是几个瑕疵很明显的残次品花瓶,
正是因为瓶身上的这些瑕疵,和摊位上那些精美的花瓶相比,就显得有点儿“垃圾”了。
可陈默分明看到,
正是这堆“垃圾”里面,有一只瑕疵没那么明显的花瓶上方漂浮的数字,
是120,000
也就是十二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