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乾元殿问话(2 / 2)
袁泽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
"先生放心,我明白。曾经的我生性懒散,可那天幕里的'昭文帝'让我明白,有些责任,既然担上了,便要担好。有先生在旁辅佐,我定能应对自如。”
两人稍作准备后,便在侍卫的引领下,向着皇宫深处的乾元殿走去。沿途的宫道蜿蜒曲折,红墙黄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袁泽和诸葛明并肩而行,袁泽心中暗自思索着见到父皇和母后该如何应答,而诸葛明则神色淡然,目光沉静,似在思索着应对之策。
终于,他们来到乾元殿前。殿外的侍卫身姿挺拔,如同一尊尊雕像。随着宦官尖锐的通传声,袁泽和诸葛明缓步踏入殿内。
乾元殿内,金碧辉煌,龙椅之上,天玄帝身着明黄龙袍,不怒自威;长孙皇后则身穿华丽的凤袍,端坐在一旁,气质雍容华贵。
袁泽和诸葛明二人脚步匆匆,他们快步走到宫殿中央,然后双膝跪地,身体前倾,额头触地,发出清脆的声响。齐声高呼道:“儿臣(臣)参见陛下(父皇)、皇后(母后)。
这呼喊声在空旷的宫殿里回荡,犹如洪钟一般,响亮而震撼。
“你就是诸葛明?”天玄帝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如同闷雷一般在空旷的大殿中轰然作响。这声音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威压,让人喘不过气来,又似乎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能够洞悉人的内心深处。
诸葛明深深俯身,行三跪九叩大礼,声音沉稳清晰:“回陛下,正是臣。承蒙陛下召见,臣不胜惶恐。”
他身着四品文林郎的青灰色官袍,在这金碧辉煌的大殿中显得有些单薄,却挺直的脊背透露出一股不屈的气节。
天玄帝目光如炬,眼神犀利地打量着诸葛明:“朕观天幕之上,你有经天纬地之才,治国安邦之能。今日一见,倒要考考你。若朕命你治理一州之地,且当地连年灾荒,流民四起,匪患横行,你当如何做?”
乾元殿里安静得吓人,连蜡烛燃烧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天玄帝突然发问,声音冷冰冰的,把在场所有人都吓了一跳。整个大殿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闷热,让人喘不过气。
袁泽站在一旁,心里七上八下的。他偷偷看了眼坐在龙椅上的父皇,只见父皇皱着眉头,眼神严厉,直勾勾地盯着诸葛明,那眼神就像要看透他心里在想什么。
再看看诸葛明,虽然袁泽表面上还站得笔直,但袁泽知道,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要是答得不好,不仅诸葛明要倒霉,连自已的面子也挂不住。
诸葛明沉思片刻,缓缓起身,朗声道:“陛下,若臣治理此州,首要之事乃是安抚流民。开官仓放粮,设粥厂施粥,以解百姓燃眉之急。
但灾荒之年,官仓存粮有限,臣会即刻行文周边富州,恳请支援粮食,并以朝廷的盐铁专卖权为抵押,向商贾借粮,承诺灾后连本带利偿还,如此既能解燃眉之急,又能稳定民心。”
天玄帝原本微阖的凤目陡然睁开,金丝九龙冠上的东珠随着动作轻晃,折射出冷冽的光。
他右手摩挲着青玉扳指,微微挑眉,眼角皱纹里都凝着帝王威压:
"借商贾之粮?
"尾音拖着绵长的质疑,
"不怕他们趁机哄抬物价,扰乱市场?
"
话音落下时,鎏金兽炉里的龙涎香突然腾起白烟,在君臣之间氤氲出一层无形的屏障。
“陛下圣明,臣自然有所防备。”诸葛明神色从容,“臣会设立官方粮市,由官府定价售卖粮食,同时严惩私自囤粮、哄抬物价的商贾。
此外,组织流民修筑水利工程,以工代赈。如此一来,流民有了活路,既能获得粮食饱腹,又能凭借劳力换取银钱,待灾荒过后,这些水利设施也能为当地农业生产带来长远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