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征战东南亚(1 / 2)
【昭文帝成功统一中原后,并未满足于现状,他站在皇宫的最高处,望着远方的天空,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而辛弃疾,这位战功赫赫的名将,自然成为了他开拓疆土的首选之人。于是,辛弃疾又肩负起了征战东南亚的重任,盔甲上的尘土还没擦干净,又要踏上新的征程。】
街头巷尾又炸开了锅,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各个角落。
“辛将军刚打完胡人,又要去远征?真是辛苦他了……”老妇人叹着气,手里的针线半天没穿过针眼,却满眼敬佩,“这样的大英雄,就该被供起来,可他还在为国家拼命,真是不容易。”
“我看啊,也只有辛将军能担此重任!”一个壮汉抱着胳膊,大声说道,“他打仗厉害,又会跟百姓打交道,去了那边肯定能行!换了别人,说不定刚到那儿就晕头转向了。”
“听说那边气候湿热,跟咱们这儿不一样,热得能把人烤化了,还有好多毒虫猛兽。”一个去过南方的货郎说道,“不过辛将军肯定早就想到了,会让将士们好好准备的,他那么细心的人,错不了。”
朝堂内,袁泽看着天幕,眼睛瞪得溜圆,像两颗大葡萄,他感慨道:“这格局可以啊!统一中原还不够,还要开拓疆土!
我跟你们说,东南亚那边可多好东西了,香料、宝石、象牙啥的,将来打下来了,咱们大乾的百姓也能用上,多好!
到时候,咱们的商队就能浩浩荡荡地开过去,赚得盆满钵满!”
诸葛明轻摇羽扇,扇面上的山水仿佛都活了过来,他点头道:“东南亚风土人情与中原迥异,语言不通,习俗不同,征战之余还要兼顾安抚,可不是件容易事。
不过辛弃疾向来善于变通,能入乡随俗,想来会有办法。只是那边的瘴气厉害,得让将士们多备些药材才行。”
【辛弃疾领命之后,没有丝毫犹豫,像接到了最平常的命令一样。他深知这是昭文帝对他的信任,也是国家的需要,就像禾苗需要雨水一样重要。
就如同他之前对待每一个使命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准备工作中,仿佛那是他生命的全部。
他深入研究东南亚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以及当地的军事力量分布,地图画了一张又一张,笔记记了厚厚一大本。这股认真劲儿,要是放在现代,那绝对是顶尖的军事调研专家。
他还精心挑选士兵,专挑那些身体强壮、能吃苦的,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他们适应湿热的气候,学习在丛林里作战的技巧,以适应东南亚的气候和作战环境。】
天玄帝看着天幕,微微点头,眼中带着赞许:“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他能如此用心,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这远征之路,就算难走也能走稳,不会出大岔子。”
【在出征前的誓师大会上,辛弃疾穿着崭新的铠甲,目光坚定地对将士们说:“此次征战东南亚,是为了大乾的荣耀,为了百姓的安宁。
我们要像北伐时一样,勇往直前,不负昭文帝陛下的信任,不负天下百姓的期望!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咱们也得闯过去!”他的声音在广场上回荡,像战鼓一样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誓师大会的画面刚出,外面就响起了阵阵叫好,声浪差点掀翻了屋顶:
“‘为了百姓的安宁’,这话我爱听!”磨剪刀的张师傅踩着踏板,砂轮转得飞快,火星子溅了一地,“不光为了咱们大乾的百姓,也为了那边的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这样的仗,打得名正言顺,老天爷都得帮着咱们!”
旁边的小伙子们听得热血沸腾,一个个摩拳擦掌,互相拍着肩膀:“将来我要是能参军,就得跟辛将军这样的,知道为啥而战!哪怕是死在战场上,也觉得值了!”
一个正在给孩子喂奶的妇人也凑过来说:“我家男人就在军中,要是能跟着辛将军,我就放心了。这样的将军,不会让弟兄们白死。”
【辛弃疾率领大军来到东南亚后,充分发挥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像一把锋利的宝刀,总能精准地刺向敌人的要害。
他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先让大军驻扎下来,派了许多人出去打探情况,仔细观察当地的地形和敌军的布防。
他发现东南亚地区多丛林山地,河流纵横交错,像一张巨大的网,这与中原的平原丘陵大不相同。
于是,他因地制宜,制定了一系列独特的战术,比如让士兵们穿着轻便的衣服在丛林里穿梭,利用河流运送粮草。】
街头的猎户老秦蹲在地上,手里比划着:“在山里打仗,跟在平地上完全是两码事。得看风向,看地形,还得知道哪儿有水源。
能根据这些变战术,这才是真本事!我年轻时候进山打猎,要是不看地形就瞎闯,早就喂狼了。”
旁边卖柴的汉子接话:“可不是嘛!听说那边的树长得比屋顶还高,人钻进去都看不见影,要是还按中原的法子列阵,那不是等着挨打吗?辛将军这招‘变’,变得好!”
【他派出小股侦察部队,深入丛林,摸清敌军的巡逻路线和营地位置,连敌军每天吃几顿饭、换岗的时辰都摸得清清楚楚。
然后,他巧妙地利用地形,设下埋伏,就像猎人等待猎物上钩。当敌军进入埋伏圈后,他一声令下,将士们如猛虎下山,从树上、草丛里猛地冲出来,打得敌军措手不及,哭爹喊娘。
在一场关键战役中,敌军据守一座坚固的城池,城墙又高又厚,易守难攻。辛弃疾并没有强攻,而是派人偷偷截断了敌军的水源,同时在夜间发动佯攻,敲锣打鼓地制造动静,扰乱敌军的军心。
几天后,敌军又渴又累,精神恍惚,终于支撑不住,乖乖开城投降。】
“哎哟喂,这辛将军太会打仗了!”开茶馆的吴掌柜端着茶壶,眼睛瞪得溜圆,“派侦察兵摸情况,把敌军的底细摸得透透的!设埋伏,断水源,玩的全是脑子,不是硬拼!”
旁边的老秀才捋着胡子,慢悠悠地说:“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法的最高境界啊!辛将军这是把兵书吃透了,还能活学活用,了不起,了不起!”
【在征战过程中,辛弃疾还十分注重与当地百姓的关系,像对待自已的乡亲一样。他严禁士兵扰民,下令“谁要是敢拿百姓一针一线,就按军法处置”,还让士兵们帮着当地百姓修路、挖井。
他深知,只有赢得百姓的支持,才能真正稳固占领的地区,就像种树得先把根扎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