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功臣病(1 / 2)
【“家人们,咱们说了秦山的少年英武,说了他的沙场传奇,今天该聊聊这位‘莽忠臣’的晚年咯。
这人啊,就像一把用久了的刀,年轻时锋锐无匹,到老了,难免会有些锈迹,也难免会认死理——秦山晚年,就犯了这‘功臣病’。”
天幕上突然浮现出一幅画面,画面中书房里,年逾半百的秦山正对着一份兵部送来的文书吹胡子瞪眼。
文书上是关于新式铠甲打造的提议,由诸葛明和商羊联合署名。那字写得端端正正,论证也是详详细细。
可秦山才看了一半,就“啪”的一声把文书拍到了黄花梨木的书案上,震得茶杯噼里啪啦直响。
“啥玩意儿!简直就是胡扯!”他的大嗓门儿震得屋顶都快掀翻了,脸上的伤疤也因为激动变得红彤彤的。“这铠甲倒是好看,也轻便,可它娘的不结实啊!
战场上敌人一锤子砸下来,你这薄铁片有啥用?诸葛明那个老头子,商羊那个书呆子,他们懂个屁的打仗!”
他越说越来气,一屁股站起来,在铺着名贵地毯的书房里走来走去,活像一只被关起来的急脾气狮子。
身上的锦袍虽然华丽,却也藏不住他那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身材魁梧的身子骨。
他的手习惯性地虚握着,好像随时都能抓起那把比普通战刀重三成的特制杀猪刀。
“老子当年在陇右,穿着破破烂烂的皮甲都能把匈奴崽子的铁骑给冲散!
现在倒好,净搞这些中看不中用的玩意儿!节省用料?省下来的钱能买几条命啊?”他对着空气嚷嚷,好像诸葛明和商羊就站在他面前似的。
旁边的老管家秦福低着头,连大气都不敢出。他伺候秦山几十年了,太清楚这位老爷的脾气了。
自从天下太平之后,老爷这“功臣病”就越来越严重了,看谁都不顺眼,尤其是那些靠文采和谋略吃饭的同僚。
唉,也是,一辈子在战场上拼命,习惯了直来直去,哪里受得了官场上那些弯弯绕绕和他觉得“华而不实”的提议呢。】
天幕画面切回博主。
博主笑着说:【“看到没?这就是咱们今天的主角,晚年秦山,火力全开!连诸葛明商羊这样的顶级文臣都照怼不误。
用现在的话说,简直就是‘职场老炮儿’,看谁不爽直接开喷,一点面子不给。”】
弹幕纷纷留言[“哈哈哈,暴躁老爷爷在线喷人!”]
[“诸葛明、商羊:我们招谁惹谁了?”]
[“理解,技术型人才看不起PPT型方案。”]
[“这老爷子能处,有意见他真提啊!”]
[“但是这样容易没朋友啊……”]
[“前面的,你没听主播说嘛,他是开国功臣,有底气!”]
[“主播,他这‘功臣病’后来咋样了?昭文帝不管管?”]
天玄帝端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看着天幕里秦山怼人的模样。
眼底闪过一丝无奈的笑意,低声对身旁的长孙皇后道:“这秦山,性子倒是跟魏征一样,跟块茅坑里的石头似的,又臭又硬。”)
长孙皇后拿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眼波平静:“他也不是故意的,不过是看不惯那些弯弯绕罢了。当年跟着泽儿出生入死,眼里容不得沙子也是常情。”
袁泽正趴在案几上嗑瓜子,看到秦山怼诸葛明的画面,“噗嗤”一声笑喷了,瓜子壳溅了一地:“哎哟喂,秦山这脾气,是吃了炮仗吗?”
说着,用胳膊肘捅了捅旁边的诸葛明,“诸葛先生,你说这秦山是不是更年期到了?”
诸葛明拿着折扇轻轻敲了敲他的脑袋,无奈道:“太子殿下慎言。秦将军不过是性情耿直,不懂朝堂迂回之道罢了。”
诸葛婉抱着一只白猫,蹲在廊下看天幕,看到秦山被房玄龄噎得说不出话,忍不住小声笑:“秦伯伯好凶哦,不过他说的好像也有点道理。”
魏征在书房里写奏折,眼角余光瞥见天幕里的争执,气得把笔往砚台上一搁,吹胡子瞪眼:“胡闹!朝堂议事哪能如此蛮不讲理!
政策关乎国计民生,岂是一句‘弯弯绕’就能否定的?这秦山,仗着功高就目无纲纪,该罚!”
博主回答道:【“别急,咱们的昭文帝袁泽陛下可不是摆设。这不,很快就有人把话传到他耳朵里了。接下来,就是一场经典的‘领导谈话’……”】
天幕中画面继续播放,【袁泽放下手中的朱笔,听着内侍低声禀报秦山又在朝堂之外怒斥诸葛明、商羊之事。
他揉了揉眉心,脸上看不出喜怒。登基十年,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需要秦山冲锋陷阵才能安心睡觉的秦王殿下了。
如今他是九五之尊,需要平衡朝局,需要文治武功。
秦山的忠诚,他从不怀疑。但这份不知收敛的莽撞,在太平年月里,却可能成为祸根。
袁泽叹了口气。他想起当年在秦地,秦山光着膀子,挥舞着那把吓人的杀猪刀,第一个冲上敌人城墙的场景。
鲜血染红了秦山的身体,他却还在哈哈大笑,回头对自已喊:“殿下,城破了!今晚有肉吃了!”
那份悍勇,是打天下的利器,却可能是守江山的隐患。
片刻沉寂后,他似是随意地对着侍立一旁的王瑾说道:
“鄂国公那暴脾气,跟朕库里的‘断岳’宝刀有一拼啊。这刀可锋利了,平常挂在墙上,能显摆显摆武功,要是老拿它砍来砍去的,朕担心刀会卷刃,也怕不小心伤着人呢。”
“对了,王瑾,你前几天给朕呈上来的《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注疏,写得真不错。卫青这人,确实当得起‘国士’二字。”
袁泽说完,又拿起一份奏折看了起来,就跟闲聊似的,没再吭声。
王瑾站在那,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陛下说宝刀,是在提醒秦山他的勇猛和可能存在的危险;说《卫青传》,是在暗示希望他成为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