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 >综武:不做人了 > 第357章 平静

第357章 平静(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他们可是见了不少,研究了不少。

这份资料之磅礴,毫不逊色于两派六道敝帚自珍的那些鬼东西。

毕竟哪怕道佛两门也讲究一个敝帚自珍,但跟魔门相比,那就太小巫见大巫了。

为了对敌,互通有无之下,对于两派六道手上的东西自然认识更深。

甚至可以说,道佛两门就是想敝帚自珍都不可能。

毕竟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蹦出来跟道佛两门打擂台的魔门高手,自然是个顶个的天资非凡。

武功也是一个比一个强。

没办法,武功要是跟同时代的道佛两门人才相差不多,或者说没点绝活。

敢冒头直接按死。

因此,道佛两门的高手关于天魔策。

或者说,关于两派六道的武功研究的估计比魔门的这些正统传人还要深入。

这就好像是一场奇怪的军备竞赛。

佛道(白道)一步一个脚印,携着堂皇大势碾压。

魔门(两派六道)在这种压力之下,只能够剑走偏锋。

甚至越发诡谲、邪异。

毕竟白道又不是不会剑走偏锋,出歪招邪招。

道佛(白道)是一个双手健全的人,而魔门(两派六道)是一个先天肢体残疾的人。

而且还不是残的一点半点。

双方打起来以后,为了胜利。

魔门中人是拼命的想出各种鬼点子,佛道是拼命破解这些鬼点子。

或者搞出比魔门中人更离谱的鬼点子,以魔制魔,以邪治邪。

没办法,教派胜负之争牵扯到的利益,有的时候甚至比一国之利益还庞大。

双方谁愿意轻言放弃?

这也是为啥,魔门顶层的个体武力往往显得格外突出、邪异难测,强的一批。

而佛道的顶尖高手一旦出手,基本上都是垫人,少有不被垫的。

就如同邪王石之轩。

宁道奇、四大圣僧轮番出手追捕之下。

还是被他逃了,成就他邪王的名声,也埋下了他后来失败的最大隐患。

毕竟石之轩可以通过跟这些人的实战不断完善自己的不死印法,这些人难道就不能通过这些实战摸清石之轩的底细?

面对这种系统性的破解,石之轩要是不能永远走在进步的道路上。

或者想出一个奇绝诡异,这些人根本想不到,想到了但也破不了的鬼点子。

他终将被佛道那张由无数经验、智慧和资源编织而成的巨网所捕获、解析,乃至最终消化。

同样,石之轩的不死印法再强,再诡异,其根基仍源于《天魔策》。

每一次交手,每一次逃脱,固然展现了他的惊才绝艳。

却也等于向对手提供了更多宝贵的天魔策武学要义,还是经他这个天才不断参悟出来的武学妙道。

而不是原始版本那些激进诡异,不成体系的鬼东西。

而且别忘了石之轩,在不死印法里面还掺了佛家的东西。

因此,石之轩简直是一个完美的天魔策过滤器。

毕竟他已经先把那些冲突诡异的天魔策武学内容用佛家的思想筛了一遍。

再通过这一次次的交手,又把这些筛了一遍的内容更一步的筛选和精进。

所以绾绾让宁道奇和了空来主持重校天魔策,没有半点问题。

毕竟这两个家伙完全能够把道佛两门里面,关于天魔策的所有资源全部撬动。

毕竟那些散落在门派各处,乃至被视为绝密的珍贵资料。

对于宁道奇和了空而言,跟自家书斋里的藏书有什么区别?

甚至凭他们的能力和人脉,他们能够撬动的何止是有关于天魔策的资源。

了空这个净念禅宗的宗主就不必说了,佛门现在牌面人物中的牌面人物。

光靠净念禅宗本身的积累,便是一座足以映照《天魔策》所有诡谲变化的明镜高台。

更不要提,他能撬动的其他佛门中人了。

至于他们会不会来?

岂止是会来,只怕是要争先恐后,爬都要爬着来。

毕竟相比于武功上的东西,这一场重新校订天魔策的大事儿,对于佛门中人来说乃是一场宏大的法事。

一次践行佛门降伏其心,普度众生大愿的绝佳机缘。

将一部蕴含着破碎之密的旷世魔典导归正途,哪一个佛门中人能拒绝?

而宁道奇?

他的确外号散人。

可也正因为他是散人,所以道门各派他想拉关系,那是谁也不会拒绝。

谁让人家是真有实力呢,更何况,他真的是散人吗?

他要真的是散人的话,连拉关系都不用了。

毕竟能够在大隋这么一个世家门阀兴盛的地方,由一个草根一步步走到现在道门宗师的位置,得是什么样的气运和资质?

天魔策上面的内容需要费功夫练吗?需要多想吗?

这不都是有手就行吗?

更别提,现在师妃暄干的以三民之法重修佛门经义的大事儿。

也就是改革佛门,而只要是改革。

那自然就会有赞同的,有反对的。

嗯,大隋这里自然是反对的多了。

毕竟佛门不论是在南北,还是在大隋,那是真的过惯了好日子。

虽然这份好日子里面还掺杂了两次灭顶之灾,但人的惰性与既得利益者的贪婪,总是能轻易覆盖对灾难的记忆。

不说别的,净念禅宗有着一座铜殿。

一座阔深各达三丈,高达丈半的铜殿。

就这,还没有算其他的那些佛像,以及寺庙各项豪奢建筑。

是真的豪奢。

哪怕是在工业社会想要完成书里面的描述,都不需要说全部。

哪怕是选最小的一座建筑,花费的钱财,都不是什么小型企业能承担的。

真的,即使武侠世界里的大侠向来不把钱当钱,但这也真的太过分了。

而净念禅宗已经勉勉强强算得上佛门中相对注重清修的了。

毕竟净念禅宗初祖天僧不囿於一教一派,以广研天下宗教门派为己任。

希望能寻出悟破生死的大道,亦是修行佛法之地。

为免门下分心,一直严禁传人涉足江湖和政治,好能专注於天人之道的研究。

特么的,人都快气笑了,真的。

所以那些不认同师妃暄的家伙,或者说不愿意跟随师妃暄改革的家伙,是大隋佛门的绝对主流。

他们的反对也是空前激烈和顽固。

这不再是理念之争,而是切肤之痛的利益之争。

不过,辩经这帮家伙反正是辩不过了。

毕竟师妃暄的口才不是假的,她当年关于佛门佛学上面的学习研究更不是假的。

更何况相比于那些假和尚,师妃暄是真信佛门这一套。

想要用佛门的那一套把她辩倒。

几个菜呀?敢喝成这样。

至于拳头吗?

都不需要说师妃暄本身的武力。

在反对派出来的同时,赞同派自然也诞生了。

特么的,早看你们这帮假和尚,以及佛门败类不顺眼了。

以前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但现在?

讲大声一点,让老天爷也听一听。

更别提向雨田这个老家伙被人认出来以后,本来想要喊打喊杀的口号,一下子全都消停了。

所以,现在师妃暄的反对派们处于说也说不过,打也打不过的阶段。

但生命自会找到出路,或者说我特么成不了事儿,我还不能坏事吗?

明面上不能反对你,私底下、暗地里还不能够动手脚吗?

而了空主持重校《天魔策》这件事,对他们而言,简直是神之一手。

他们可以立刻高举降魔大义的旗帜,将所有内部争论强行压下:

“魔道大兴当前,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一切资源皆应为降伏天魔策让路。

改革之事,容后再议。”

至于容到什么时候再议嘛?

那当然是再也不用议的时候议了。

甚至他们会倾尽所能地将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这项伟大事业中来。

毕竟你有大义,我也有大义。

如今你是在为佛门好,难道我不是在为佛门好?

你是在为众生好,我不是在为众生好?

开特么什么玩笑?

把天魔策这种害人的玩意儿改成无害的东西,你敢说这不是功德无量?这不是普渡众生?

这不比你天天在那儿算几亩田,几枚铜钱重要?

为了让这面大义的旗帜发挥的淋漓尽致,这帮家伙不会吝啬任何资源。

甚至可以以此为借口,把大量可能会被师妃暄给再分配的资源直接釜底抽薪。

至于拳头?

师妃暄要是忍不住的话,那可太中他们的下怀了。

而且,天魔策虽然早就是屎山代码。

但问题在于,它里面蕴含的东西的确够深、够杂,够撑起“百家余脉”的底子。

也能够撑得起两派六道一直跟佛道斗到现在。

也正是因为魔门形势越发偏激,为了求存之下。

它没被正统框死,儒道法墨的碎片、甚至上古巫祝的痕迹都混在里面。

像堆没人收拾的宝库,看着乱,却藏着旁人找不到的宝贝。

所以能一窥天魔策原本的机会,只要是有心的,谁会错过。

嗨,什么魔不魔道功法的。

我这是继前人之遗志,发扬往圣之绝学。

整个大隋一下子平静下来了,原本把整个大隋搅的天翻地覆的两个娘们儿,好像有了一种无声的默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