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众生芸:王者浴血 > 第40章 桃花雨(叁)

第40章 桃花雨(叁)(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祝枝山重重一拍唐伯虎的肩膀,吼道:“好!这才是我祝枝山的好兄弟。我老祝也去,砸锅卖铁也去。我倒要看看,京都是什么龙潭虎穴,吞了我徐老弟的命。”。

他环顾这破败的院子,目光落在堂屋里那点昏黄的灯光上,“事不宜迟,天亮就动身。盘缠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接下来的十几个时辰,如同在油锅中煎熬。

唐伯虎的唐氏故居,文征明那间堆满书籍画卷的蜗居,祝枝山在城西赖以谋生的“竹之轩”画室……三处承载着江南才子最后体面与生计的所在,在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毫不留情地被处理、被清空。

唐伯虎翻遍了角角落落,搜卖了几幅他自认尚有几分神韵、一直舍不得出手的旧作。《秋山访友图》、《仕女扑蝶图》,甚至包括那幅记载着他人生巅峰时刻、如今却满是讽刺的《状元及第图》。

唯独箱底压着两件母亲留下的、浆洗得发白的细布长衫,料子早已磨损,却是他仅有的体面衣物。还有一方陪伴多年的、缺了一角的歙砚,一块半截的松烟墨。这些东西,他要带着上路。

文征明的典当,更像是一场沉默的祭祀。他默默取下墙上那幅他最珍视的、沈周老师早年赠与的山水小品,画卷展开,墨色苍润,笔意浑厚。他凝视良久,指尖轻轻拂过画面,最终还是一言不发地丢给了当铺朝奉。

书架上几套难得的宋版残卷,以及妻子陪嫁的一支分量不轻的银簪,甚至自己那套只在衙门重要场合才穿的、半新的官服补子,一件件放入包袱。

当铺朝奉那精明而略带鄙夷的目光,如同针扎,他不自然地挺直了脊背,接过那少得可怜的银钱,指甲深深掐进了掌心。

最惨烈的是祝枝山。他的“竹之轩”不仅是画室,更是他安身立命、传道授业的根本。十几个半大不小的学生,被他红着眼睛,用嘶哑的嗓子连哄带吓地暂时遣散。

画案上堆积的、为学生示范的课稿,墙上一幅幅他精心绘制的、用于教学的范本——山石皴法、花鸟勾勒、人物开脸,连同他自己视若珍宝的几幅得意近作,一股脑儿被扯下、卷起。

他平日收藏的一些古旧碑帖拓片,几方还算不错的印石,甚至包括他画室角落里那口煮颜料、有时也用来温酒的小铜炉,统统被搜罗出来。

当他最后将那块写着“竹之轩”三个遒劲大字的榆木招牌也狠狠摘下时,这个粗豪的汉子,背对着空荡荡的画室,肩膀剧烈地耸动了一下,终究没有回头。

三人的家当,在当铺高高的柜台后面,换成了几锭散碎银子和一叠薄薄的、带着铜臭味的交子。这点钱,堪堪只够支付三人从苏州到京都最廉价的车船脚力,以及沿途最粗粝的饭食。

次日黄昏,雨势稍歇,天色阴沉得如同浸透了墨汁。三人背负着简单的行囊,在苏州城外荒凉的十里长亭汇合。没有送别的亲友,只有呜咽的秋风卷着枯叶,在泥泞的地上打着旋儿。

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压在胸口。

“走吧。”唐伯虎的声音干涩沙哑,率先迈开脚步,踏上了向北的官道。文征明紧随其后,面色沉郁。祝枝山最后看了一眼暮色中苏州城模糊的轮廓,狠狠啐了一口唾沫,大步跟上。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