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碧玉初妆牵丝戏(拾柒)(2 / 2)
轮至司马亮时,他正凭栏凝望池中月色下亭亭玉立的荷影,联想到自身处境,心中百感交集,沉吟片刻,缓缓吟道:“荷擎玉露本无心,奈何风动起涟漪。”
诗句清雅,却隐隐透出一股身不由己、无奈于外界风雨飘摇的落寞与忧虑。在座皆是人精,岂能听不出这弦外之音?方才还热闹的气氛,顿时凝滞了几分,些许压抑悄然弥漫。
孙婥先生捻须不语,目光深邃,似在品味其中深意。
就在这微妙的寂静时刻,碧玉盈盈起身,向孙婥及众宾敛衽一礼,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从容接续了下句:“浊清自有根源判,不随流水堕淤泥。”
此句一出,宛若石破天惊!碧玉以池荷自况,巧妙回应了司马亮的“风动涟漪”。她表明:君子立世,自有其坚定的道德根基与价值判断,犹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绝不会因外界风雨或环境污浊而改变其高洁本性,随波逐流。这不仅是对司马亮忧虑的宽慰,更是一份掷地有声的气节宣言!
孙婥先生闻言,原本微阖的双目骤然睁开,精光四射,忍不住拍案叫绝:“妙!妙极!王妃此句,如暗夜明灯,振聋发聩!‘浊清自有根源判’,此乃士人风骨之真谛!王爷得此贤妃,内助之贤,何止于中馈之事,更是砥砺气节的诤友啊!”
老先生兴致勃发,豪情顿生,当即命人铺纸研墨,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写下《咏荷赠汝南王夫妇》二首,其中“素心皎皎映明月,劲节铮铮傲雪霜”之句,更是将对碧玉的赞赏推向了极致。
这场诗宴,因碧玉的机敏与气节,峰回路转,光芒四射。然而,天意莫测,仿佛有意要再考验这对夫妇。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