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盗墓:万界扮演,从发丘中郎开始 > 第159章

第159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知道你们不是本地生灵,但既然它选择了你们,我也认命了。”

张凌与胡巴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读出几分尴尬——献王口中的“小偷”

就在眼前。

“不就一颗果子嘛!早说不就行了吗?何必动手伤人?”

王胖子满不在乎地说。

献王声音微颤:“真的可以给我一颗?我以为全无希望,没想到还有转机。”

“当然,我们并无仇怨,这点小事而已。

我们与神树相处融洽,顺手讨一颗果子不算难事。

我看你为人坦荡,一颗果子换段友谊,值当!”

王胖子言辞虽随意,却透着机敏。

众人因愧疚而补偿献王,皆因取走其飞升所需的宝珠,虽有难言之隐,但此举终究于情理相符。

同时,这也是一场因果,若置献王于不顾,日后恐需偿还这笔未了之债。

胖子听献王提及飞升之事,心中好奇。

成仙与否虽存争议,但献王正亲身实践,这令他渴望知晓真相。

无论献王能否飞升,给予他人参果都能结下人情。

献王的实力众人已见识,若能化敌为友自是上策,若他真能成仙,那便是多了一位盟友。

献王虽对众人存有芥蒂,却因记忆不清而未深究,尤其见胖子赠果,更是欢喜至极,此前的不悦早已烟消云散。

众人战事结束,皆松口气。

胖子大方拿出人参果递予献王,意在试探此物效用。

此果曾发出诡异啼声,令他心生疑虑。

献王接过果子,对胖子的好感油然而生,之前因雮尘珠丢失的怨恨也一扫而空。

他毫不犹豫吞下果子,随即阴冷之气从体内爆发,黑色鬼气先扩张后收缩,身形愈发凝实。

三人惊异,这人参果果然神奇。

眼前这位献王,身着简陋的兽皮裙,仅遮住下半身,赤足未履;头缠五彩头巾,别着一根鹿骨饰物。

他浑身散发出原始而狂野的气息。

“哈哈哈!”

献王放声大笑,神情与先前判若两人,“终于如愿以偿,终于可以飞升了!”

他转身看向三人,微微一拜道:“多谢三位相助!”

胖子与胡巴略显局促,毕竟他们曾取走过对方的宝珠。

献王摆手笑道:“那宝珠虽奇异,但我始终不知如何使用,否则我也不会等待至今仍未成功飞升。

倒是这人参果,助我达成心愿。

说来惭愧,诸位实乃大恩人!”

他瞥了眼张凌,这位年轻人果然不简单。

听到这话,胖子与胡巴心中稍安。

“对了,我记得你本该在云南,怎会出现在这里?”

献王怔了一下,似在追忆往事,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或许,我正是为了完成某种使命而来。”

随后,他讲述了事情的原委。

按献王所言,他之所以痴迷长生术,如今又迁至此处,全因家族肩负的历史重任。

据史载,所谓的献王及其国家,实为一批不愿屈从于统治者的人,逃离中原来到滇地,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独立生存。

献王所属的部族源于古滇国,这一古国位于云南滇池东岸,自公元前便已形成国家形态,开始在此繁衍生息。

其居民多为西南边疆的古代民族,疆域主要涵盖云南中部及东部,境内主体民族为古滇人部落。

昔日古滇国与外界隔绝,直至秦始皇横扫六合,相继征服各闭关锁国的部族,古滇国首次融入外部世界,成为秦国版图的一部分。

秦末之际,因天道变幻及始皇骤逝,秦廷迅速崩塌,天下陷入动荡。

古滇国中一部分崇奉邪神之人,为避战乱,逃离故土,迁至澜沧江边深山定居。

这群人的领袖自称献王。

建国后,因部族内部情谊深厚,加之献王并未如秦朝官吏般压迫百姓,而是与民共劳苦,共享乐,他们过上了近乎世外桃源的安定日子。

然而,献王始终不解,当年逃亡时曾遭秦军追击,断后的将士几乎全数伤亡,眼看大军逼近,形势危急万分。

要知道,秦律向来严酷,族人若被捕,恐无一生还!

就在众人绝望之际,前方忽然出现一道身影!

那人身形高大却瘦削,披着黑色斗篷,腰悬长剑。

即便如此魁梧,他面对千军万马仍显单薄。

然而,正是此人伫立于秦骑之前,似一颗石子激起千层浪。

起初众人欣喜,旋即又失望。

正当众人以为无望之时,骑兵竟突然止步,宛如洪流遇巨石。

更令人诧异的是,那些剽悍的骑兵竟纷纷下马,俯首拜服,齐声呼喊“**”

逃难的民兵皆惊愕不已。

这**究竟是谁?

眼前这位玄衣之人又是何方神圣?

在众人心生疑惑时,那人开口了。

\"退下!\"

六八二章 秦皇

千百甲士,独夫拦路,一声喝令,秦军跪退,直至百步开外,方敢策马离去。

一七一四

初代献王震惊莫名,壮着胆子上前发问。

忽而那人转过身来,献王顿时魂飞魄散,跪倒在地。

此人竟然是始皇帝!

难怪一声呵斥能退去秦军,难怪将士们见他如此狂热!

初代献王惊恐至极。

首先,始皇帝驾崩已久,怎可能再度现身?

其次,纵使始皇帝尚在,他此行是敌是友?毕竟献王已反叛多年。

他颤巍巍跪下,恳求宽恕。

然而始皇帝仅瞥了一眼,便说道:“汝等肩负重任,此物留你,千百年后仍需汝辈,去吧!”

随即递给他一颗珠子。

献王不明所以,却依旧感激涕零地收下珠子,带领族人隐居避世,再不过问世事。

这颗珠子便是雮尘珠!

雮尘珠首现于商周,相传乃黄帝羽化时遗留,又经凤凰灵气滋养,内含世间至纯火炎精华,为顶级阳气之物;自古受人追捧,欲借此修炼成仙。

它首次现身于商代第三十二代君主武丁时期,武丁在一座山峰找到染满金汁的玉石巨眼及赤袍,巫师判定此玉为黄帝仙化遗物,武丁将其命名为雮尘珠,并铸鼎纪念。

若此珠真具奇效,且由始皇帝交付,献王虽已远离纷争,内心却始终疑惑其意。

传言始皇帝为求永生,多次派遣方士炼丹,虽因某些方士借机争权被严惩,但长生与成仙始终是他所追求的目标。

他怎会将藏有成仙秘钥的珠子托付于己?

讲到这里时,张凌已隐约察觉其中的端倪,从这些事中得知一段被曲解的历史。

当年,张起灵与始皇帝联手攻打昆仑山,张起灵为守护两界通道而消失,自此始皇帝有一段沉寂期。

历史上记载,这段时期始皇帝大兴土木,建造长城、驰道、灵渠等大型工程,虽耗尽国力,却为后世奠定了发展与统一的基础,尽管后世诸多所谓文人称其暴君,实则功不可没。

最着名的焚书坑儒事件,常令人愤慨,仿佛不说出口便是违背天理。

但鲜为人知,“焚书坑儒”

实是精心策划的阴谋,由儒家文人主导,意在诋毁始皇帝。

焚书和坑儒并非一事,焚书源于博士淳于越等反对郡县制,推崇分封制,始皇帝怒而焚烧部分旧制书籍,但经典经史子集及记录农商的书幸存未毁。

坑儒则是某些方士利用始皇求仙心理胡作非为,受害的是方士而非真正的学者。

因始皇推崇法家排斥儒家,后世文人掌权后,便展开数千年诋毁,试图抹黑一代帝王。

然而,历史岂容宵小篡改?

如今,世人已重新评价始皇功绩,尤其如张凌这般略知情者,他甚至推测,始皇将心爱宝珠交予献王,是为留后路,以防自己身后事业蒙尘。

献王继续讲述,当时他始终不明缘由,年长后便不再追问,仅告知子孙宝珠的来历与用途。

岁月流逝,他们对雮尘珠的认知愈发浅薄。

传闻即使有所记录,关于始皇帝的传说仍会被世人忽略,而关于长生与升仙的故事却愈发受到关注。

雮尘珠的传说中牵涉到凤凰与黄帝的故事,而滇族人因先天血统对雮尘珠尤为亲近。

历经数代努力,他们终于在升仙之道上有所突破。

谁知就在此时,这个偏远小国再次被迫敞开国门,不得不与外界接触。

……

683汉武

这次前来的是汉武大帝!

没错,那位在华夏历史上几乎与始皇帝齐名的伟大人物!

他是历史上少数几位进行泰山封禅的帝王之一,也是深受民众敬仰的一位。

他赋予了华夏民族一个象征性的称呼。

他开创丝绸之路,拓展疆域,设立年号,深远影响了后世数千年的历史!

汉武帝的身世充满传奇色彩。

据说,在汉武帝出生前,景帝曾梦见一只红猪从天而降。

醒来后,景帝发现自己的房间四周被一条红色的烟龙环绕。

景帝立即让人占卜,占卜者回应道:大汉将诞生真龙天子!

景帝大喜。

十多天后,王夫人梦见一位仙女递给她一颗太阳,她竟将其吞下。

王夫人将此事告知景帝,景帝将两人的梦境联系起来,坚信王夫人将为大汉诞下一位真龙天子。

约十四个月后,汉武帝降临世间。

后来无论是景帝还是窦太后,都对这个孩子寄予厚望。

在景帝的梦中,最终出现了一条红色的龙!

这便是龙象!

所以,无论汉武帝自身的努力,还是他人有意无意的帮助,他最终成为了那传说中的存在!

登基后,汉武帝展现出与历代汉帝截然不同的志向。

当时,汉武帝麾下有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大汉名将,兵强马壮,经过多年筹备,粮草充足,万事俱备后,他便展开了反击行动。

自汉高祖刘邦起,大汉常受匈奴侵扰,有时为求一时安稳,甚至不惜将朝廷公主远嫁。

堂堂中原大国,赫赫大汉,竟因求和需牺牲女子,这令汉武帝深感羞愤。

寇可往,吾亦可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