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洪荒:我的系统被诸天抢疯了 > 第391章 改革

第391章 改革(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孙膑劝齐威王保持冷静。

不久,魏国使者入内,呈上魏惠王的信件。

齐威王以为是战书,迟迟未敢拆阅。

然而,信中竟是魏惠王向齐威王致歉的内容。

自此,两国维持友好关系。

使者离去后,齐威王展颜而笑。

他对孙膑说:“军师,看来必是庞涓所言,魏惠王才知情。”

“如今魏惠王放下过往恩怨,愿与我国交好,那么汉军刘煜若想再度进犯,定非易事。”

齐威王颇为自得。

先前他还忐忑不安,如今看来,担忧实属多余。

只要魏惠王与齐国结盟,便可共同抵御汉军。

孙膑点头道:“大王,魏国之中不乏识大体之人。”

“魏惠王既愿与我国互通书信,说明我们可以与魏国合作。

在此之前,请大王提前筹备。”

孙膑拱手施礼后,齐威王眉头微蹙:“筹备?军师,此话怎讲?”

“大王,魏国虽愿与我国交好,但其用心未必单纯。

西门豹之死,并不代表两国能长久联合,魏国终将视我国为威胁。”

“在此之前,请大王招募士卒,加强屯田,打造兵器。”

“我国身为一方大国,绝不可在魏国面前暴露弱点。

只要妥善处理此事,便可无忧。”

孙膑之意清晰明了,强基固本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魏国至今未与齐国结盟,这表明其已有其他计划。

齐威王点头道:“军师之言甚是。

钟龙叛变,率戍边大军投奔汉军。

如今齐国境内空虚,我必须扩充兵力以应对汉军。”

身为君主,齐威王亲自主持此事,确保意图传达清晰。

此时齐国百姓多已逃离,刘煜的汉军随时可能再攻蓟城。

与其依赖他国,不如提升本国实力。

---

燕国,蓟城。

刘煜携乐毅、赵云、张仪归来,众将出城迎接。

入府后,太子丹、贾诩、李儒汇报近期政务,尤其是三军组建工作由他们主导。

刘煜随即带张仪、韩信、贾诩等人至军营,只见三军已严整列阵:左为玄甲军,中为背嵬军,右为虎卫军。

赵云、乐毅、钟龙、甘宁、徐荣等将领傲立阵前,气势逼人。

韩信初见此景,心中震撼。

半月前刘煜提及三军,他还未完全相信,此刻却见其规模井然。

张仪审视三军,虽仅三万兵力,却似百万雄师。

“主公,这支三军是否精心挑选?”

张仪问。

“正是。

每人均是从千人中遴选而出,实力不低于千户长或百夫长。

虽非大将之才,日后必成栋梁。”

刘煜目光坚定。

“主公所言甚是,我曾随苏秦游历诸国,见过不少大军,却从未见过如此雄壮之师。”

张仪不得不承认,刘煜能击败燕王并重创齐国并非偶然。

这刘煜,果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当张仪见到徐荣带领坚盾营现身时,更对刘煜心生敬佩。

这些坚盾营战士披着重甲,自带威严。

尤其徐荣,身为坚盾营主将,更显傲视群雄的气概。

韩信向刘煜请示:“主公,三军主帅人选如何定夺?”

“赵云统领玄甲军,甘宁掌管背嵬军,虎卫军主将则由钟龙担任。”

“韩信,你率大军冲锋陷阵,为主帅,当先而行!”

刘煜当即下令。

“末将遵命!”

韩信立刻应答。

乐毅负责治理蓟城,他对这里最为熟悉。

刘煜再次安排众人职务,贾诩为军师,李儒为功曹,张仪任主簿。

刚封完官职,便有消息传来。

赵国派使臣肥义抵达蓟城。

刘煜听后心中疑惑。

“肥义?何许人也?”

刘煜询问。

张仪思索片刻。

“主公,肥义乃赵国重臣。

他在赵国地位颇高,早年深得赵肃侯信任,被视为贵臣。

“在赵肃侯二十四年,赵肃侯驾崩,其子赵武灵王继位。

当时武灵王年幼,秦、楚、齐、燕、魏五国趁机派精兵万人赴丧,意图趁虚而入。

幸亏肥义定策,才保住了赵国。

“据说武灵王年少,不能亲理朝政,凡事都要请教肥义,可见此人非同小可。”

张仪话毕,刘煜点头表示赞同。

他猛然忆起,在赵武灵王十九年,因采纳肥义的建议,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

尽管此举引发贵族反对,但赵武灵王以恩威并施的方式,最终说服了这些贵族。

赵国由此改革顺利,吞并了楼烦、林胡等部落的土地与军队,还 了中山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