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 章节(2 / 2)
康熙心情很好,胤禛却苦恼至极,在书房熬夜的次数越来越多了。
很快,康熙就发现,他家四阿哥眼底的阴影日渐浓重,有一日他终于没忍住道:“老四啊,你近来的差事不顺手?有何疑问,说出来朕给你参详参详?”
胤禛赶忙告罪,弄得康熙干瞪眼之余,甚是无奈地叫了他起来,骂吧舍不得,说吧好像又不顶用,只得长叹道:“老四,身体比什么都重要,差事是办不完的,你看看你那眼睛,都快熬成兔子眼了,别以为年轻就不当回事,等你老了就知道厉害了。朕平日总说养生之道,你都当耳边风了不成?便是为了孝顺朕,你也该保重自己啊!”
胤禛的诧异表现到了脸上,看得康熙越加气闷。
放了胤禛回去休息补眠,康熙无奈地揉起额头,心里一阵阵的苦涩。难道最初的那一世他对胤禛差到一种境界了吗?为何……如今他对这孩子好一些,竟让他看到了一个如同惊弓之鸟般的胤禛?
相比起康熙来,走出乾清宫的胤禛就糊涂得多,一方面有点怀疑这个一腔温情、冲他唠叨的皇父是不是他的皇父,一方面又为这些许慈爱满心复杂,甚至于萌生出了对父亲的依恋。
但不过一瞬,他又冻结了心中的那些动摇,尽管皇额娘去了已有十三载,可他始终记得皇额娘弥留之际交待他的话,皇父皇父,先为皇、后为父,这些年皇父对太子的无条件纵容还不够说明这一点吗?
胤禛自嘲地扯了扯嘴角,为了太子,皇父什么舍不得?他用心办差,办好了功劳是太子的,而太子经手的事,有了差错却算到他的头上,大哥、老八、老九他们,哪个不嘲笑他这个累死累活还不得好的“太子党”?
可又有什么办法?
皇额娘说过,他被送到景仁宫抚养,于他来说,有好处也有坏处,而当皇额娘不在了,他的处境只会越加尴尬,坚定地站在太子这边,才是上上的自保之策。
对他来说,不管现在过得多么艰难、不管未来还会遇到多少坎坷都是值得的,至少幼年时、少年时有皇额娘的那些日子,一直温暖着他的心,为了这些温暖,哪怕将来面对刀山火海,他也毫不畏惧!
心是坚定的,但胤禛想到近些天皇父过于软和的态度,又苦涩地叹息起来,他真的很想问一句:皇父啊皇父,您难道不知道,您如此待我,会让太子殿下越发刁难我吗?难不成这是您又一次的考验和试探?
身在乾清宫的康熙并不知道这些,他还因为近些天和胤禛的近距离相处偷着乐呢,总觉得身体、灵魂都只有二十五岁的胤禛很可爱,还不懂得完美地掩饰情绪,行事上还带着几分少年人的冲劲和不周全,不够老练、不够沉着、也没有阅尽千帆的世故从容。
康熙可以轻易地从那张年轻脸庞上看出胤禛的情绪,对他突然变得温和的态度心存疑虑,对他吩咐去批阅奏折时的惶恐,以及……因为他态度的转变,而忧虑起和太子该如何相处。
每发现一点胤禛的情绪,康熙就能高兴好久,仿佛突然收到了喜欢的礼物一样。
那么,这一次他们又会是何种结局呢?
作者有话要说:飞腾130亲期待的番外哦,给康熙一个机会,呵呵~~~
后记
大家好,我是卿未眠。
好吧,这本书写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为了不占用一个章节,我就把《后记》贴在这儿了,也是我的一些废话,呵呵~~算是个完结感言?
这本书是七月中旬那会儿我连着看了几本康四文萌生的开文念头,经过几个晚上临睡前在脑海中的构思,咳,其实那时候就想到几个情节,什么大纲和结局,都还不知在哪儿呢。
七月二十号,我终于果断地开坑了,从那时候到今天,除了本月两次断更累计八天外,偶一直都保持日更,总算将它给填完了。
首先呢,我要感谢在这本书连载过程中,那些提出过意见的朋友们,特别是那些批评过的朋友们,没有你们肯花时间写的那些评论,我可能无法让这本从构思到写完只有三个月的书没有太大BUG,虽然我看到批评的评论时,的确有些受影响,但我知道,是这些评论,帮助我完善了这本书。
其次,我要感谢从始至终坚定支持我的朋友们,玉浮尘、冰、qyx、飞腾130、朱猪、雪羽、夏珺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