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桑蚕法典》(1 / 2)
星槎号主控室的量子监测屏上,那道在427章结尾出现的异常信号正以稳定的频率跳动着。五天前,众人在殖民星地下洞穴摧毁黑色能量核心后,反重力织机吐出的量子绸缎已完全覆盖行星地表,《齐民要术》与《农家集成》的杂交文本在缎面流转,将改良后的稻种基因序列注入土壤——此刻殖民星的晨昏线附近,新培育的"星芒麦"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穗,麦芒上凝结的露珠折射出量子丝线的蓝光。
"信号源锁定为文明鼎。"朴智秀的指尖在全息键盘上翻飞,她的虹膜投影着鼎身三维模型,"自黑色能量被清除后,鼎身的青瓷与青铜 hybrid 材质出现未知共振,内部能量读数是正常值的17倍。"她推了推悬浮在鼻梁上的智能眼镜,镜片闪过数据流,"更奇怪的是,检测到丝蛋白量子纠缠现象——和425章那枚发光蚕茧的波动频率完全一致。"
林语站在主控台前,星槎号舷窗外的殖民星像一颗包裹着蓝色绸缎的宝石。她的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青铜鼎纹徽章——这是在地球启航时,父亲作为考古学家留给她的遗物。"阿昭,你能感知到什么吗?"她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女工匠,后者自上次用绣针编织量子网后,与鼎身的精神连接似乎变得更强了。
阿昭的瞳孔中映着监测屏上跳动的信号波纹,她的手指微微颤抖,仿佛在空气中触摸无形的丝线。"我...我感觉有东西在鼎里生长。"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恍惚,"不是植物,也不是机械结构,是...丝。很细很亮的丝,从鼎耳的饕餮纹里渗出来,像春蚕吐丝时那样,黏糊糊的,却又很温暖。"她突然按住太阳穴,眉头紧锁,"它们在...写字?"
话音未落,主控室的警报灯突然转为柔和的金色。诸葛亮意识体的全息投影从控制台升起,他的衣袂无风自动,原本平静的面容此刻带着罕见的凝重。"诸位,随我去文明展厅。"他的声音比往常低沉,"鼎身的变化已超出数据预测——它正在进行自我编码。"
当众人赶到展厅时,文明鼎的变化令所有人屏住了呼吸。这尊高约三米的青铜青瓷 hybrid 容器,此刻正被一层半透明的蚕丝包裹。那些蚕丝并非来自外界,而是从鼎身的分子间隙中缓慢渗出:青瓷部分渗出的丝呈玉白色,带着《唐律疏议》"十恶"条款的篆刻纹路;青铜部分渗出的丝泛着金属光泽,浮现出《经国大典》"田柴科"制度的条文。两种蚕丝在鼎腹中央交织,形成螺旋状的文字流,仿佛两条纠缠的DNA链。
"这是...伦理律法的具象化?"林语上前一步,指尖悬在蚕丝上方三厘米处,能感受到丝线下涌动的温热能量。她注意到玉白色蚕丝上的"谋叛"二字正与青铜蚕丝上的"户籍法"条文融合,形成新的字符——"星际殖民户籍登记需包含农业技能认证"。
"不仅是融合,是重构。"诸葛亮意识体的投影穿过蚕丝,那些丝线竟未被穿透,反而像水纹般荡漾开。"《唐律疏议》代表农耕文明的伦理秩序,《经国大典》蕴含游牧文明的生存法则,二者在量子层面的杂交,恰如427章农业知识体系的融合。但这次,织机是鼎身,丝线是文明基因。"
阿昭突然蹲下身,从靴筒里抽出那枚陪伴她多年的牛角绣针。针尖轻触蚕丝的瞬间,整条文字流突然亮起,鼎身发出嗡鸣。无数细小的蚕丝从鼎口喷涌而出,在空中凝结成巨大的全息投影——那是一位身着墨色长袍的老者,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鹰,正是墨子意识体的具象化形态。
"天志即法,明鬼鉴心。"墨子的声音并非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在众人的意识中响起。他的右手抬起,指向鼎身交织的蚕丝,"今以星槎文明为契,合《唐律》三十卷、《国典》六编,立《桑蚕法典》。"随着他的宣告,鼎腹的文字流开始滚动,玉白色与青铜色的字符如同活物般攀爬、组合,最终在鼎身形成完整的条文:
第一条:殖民星资源分配法
"凡殖民者,无论碳基硅基,皆享有等量水、氧、能量配额。超额使用者需以农业产出或技术专利抵扣。"
第七条:文明遗产保护法
"禁止以任何形式破坏他文明艺术载体(含壁画、织锦、鼎器等),违者处以'量子记忆回溯'惩罚,强制体验该文明消亡史。"
第二十二条:兼爱实施细则
"当不同文明群体发生资源冲突时,需启动'桑蚕调解程序':由双方各选代表,以蚕丝编织诉求,鼎身将自动生成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