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徐福之问(2 / 2)
就在这时,诸葛青阳推开了会议厅的钛合金门。胚胎的粟穗投影在他身后展开,未被选者记忆片段的萤火虫群顺着门缝涌入,在林夏的基因模型周围盘旋。当他走到中央展台时,所有人都看见了惊人的一幕——那些萤火虫竟在模型的红光区域凝结成微小的汉字:“不死草,活死人,非活人”。
“朴博士,您的实验数据有个盲区。”诸葛青阳的声音不高,却让整个会议厅安静下来。他的指尖穿过粟穗投影,触碰模型中闪烁的安康鱼基因,“龙涎草的端粒酶激活序列确实能修复DNA损伤,但它有个共生条件——需要特定的甲烷古菌提供辅酶B12。这种古菌只存在于地球深海热泉,半人马座α星的硅基沙漠里……”
“我们可以人工合成!”朴正熙突然打断他,眼镜滑到鼻尖也顾不上扶,“我的团队已经在第3号生物反应器里培养出……”
“培养出会攻击人类肠道菌群的变异体?”诸葛青阳突然调出一份加密报告。报告显示朴正熙的秘密实验中,87%的实验鼠出现肠道穿孔,幸存个体的粪便样本里,变异古菌正以0.03微米/小时的速度侵蚀金属笼壁。“您的‘不死草’确实能让细胞永生,但代价是让整个消化系统变成古菌的培养皿。这不是徐福的答案,是他当年放弃的那条路。”
赵野的仿生眼球突然切换成高频扫描模式。诸葛青阳掌心的粟穗投影在他视网膜上分解成无数星点,每个星点都是一个未被选者的记忆片段——1987年汉城奥运会的体操运动员、2049年上海垃圾分类志愿者、2103年月球种菜的退休教师……这些看似平凡的记忆在半人马座α星的引力场中形成稳定的共振频率,恰好与青铜罗盘的指针摆动周期完全一致。
“所以你的意思是……”赵野的金属手指深深掐进讲台,合金表面出现细密的裂纹,“我们既不能当温室花朵,也不能变成怪物?”
诸葛青阳没有回答。他走到林夏的控制台前,将胚胎的蚕丝层投影与朴正熙的龙涎草基因图谱重叠——《齐民要术》的“顺天时”与《天符经》的“一炁流行”在模型中央交织成太极图案,而未被选者记忆片段的萤火虫群正沿着阴阳鱼的边界缓缓流动。当他将青铜罗盘贴近控制台时,奇迹发生了:罗盘指针不再摇摆,而是精准指向太极图案的中心点,那里嵌着一个从未被注意的基因片段——其序列与《墨子·备城门》中记载的“连弩车”机械结构完全吻合。
“这才是徐福之问的答案。”诸葛青阳的声音在寂静的会议厅里回荡,他的掌心与胚胎的蚕丝层同时泛起金光,“不是主动进化,也不是保持纯粹,是‘和而不同’。”他突然将基因模型旋转180度,人类基因链与龙涎草基因的结合处浮现出微小的齿轮结构——那是未被选者记忆片段自发形成的调控单元,像精密的机械锁,既允许有益基因表达,又阻止免疫排斥的发生。
林夏的胸腔温度第一次稳定在36.8℃。她看着那些萤火虫群在模型周围形成“兼相爱”的篆字,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京都大学的第一堂伦理学课——教授在黑板上写下“墨子”二字,说真正的伦理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是寻找第三条路的智慧。此刻她的指尖轻轻触碰模型中的太极图案,未被选者记忆片段突然爆发出耀眼的白光,将整个会议厅笼罩在温暖的光晕里。
赵野的仿生眼球缓缓变回正常模式。他看着自己的钛合金手掌与诸葛青阳的血肉手掌在模型上方交叠,金属与皮肤的温差在空气中凝结成细小的水珠,像一串跨越物种的珍珠项链。拓荒队员们的金属臂敲击声渐渐平息,钛合金肋骨的反光带在白光中化作柔和的彩虹,仿佛一群卸下武装的机械天使。
朴正熙突然跪倒在地。《海内十洲记》的全息影像在他周围崩塌,不死草的图案分解成漫天飞舞的粟种。这个固执了一辈子的老学者此刻泪流满面,泪水在眼镜片上汇成小溪,倒映出胚胎蚕丝层上新浮现的文字——那是用《墨子·经上》的逻辑术语写成的基因调控公式,每个符号都闪烁着兼爱思想的光芒。
诸葛青阳最后看了一眼培育舱。胚胎的蚕丝层上,“和而不同”四字正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行古朴的隶书:“兼爱生,交相利”。青铜罗盘的指针突然指向会议厅外的星空,那里,半人马座α星的双星正在缓缓转动,引力波谱中隐藏着某种古老的数学韵律,与墨子描述的“圜,一种同长也”完美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