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大纲87(1 / 2)
“深海探索者1号”的成功下潜,让研究院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然而,对于谢长晏、鱼灼音以及他们的团队来说,这只是科研道路上的又一个新起点。
在庆祝会结束后,谢长晏回到办公室,看着墙上挂着的研究院发展历程图,思绪万千。从最初几个人的小团队,到如今拥有众多科研成果、与国内外众多机构合作的知名研究院,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每一次的突破,都让他更加坚定了继续前行的信念。
鱼灼音轻轻走进办公室,看到谢长晏沉思的样子,笑着说:“怎么了,还在回味今天的成功呢?”
谢长晏转过身,握住鱼灼音的手:“是啊,看着咱们的成果一点点落地,心里感慨万千。不过,这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更多的难题等着咱们。”
鱼灼音点点头:“没错,我已经收到了好几份合作邀请,有国外的海洋研究机构,也有国内的一些企业,他们都对氮化铝外壳技术很感兴趣。”
谢长晏思考了片刻:“国外的合作可以考虑,但要注意技术保密。国内的企业合作可以更深入一些,尤其是那些有实力的制造业企业,咱们可以一起探索氮化铝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就在这时,谢昀庭背着书包跑了进来:“爸爸妈妈,我今天在学校里跟同学们讲了咱们的深海探测器,他们都可羡慕了,还说以后也要当科学家。”
谢长晏和鱼灼音相视一笑,谢长晏说:“那你要好好努力,给同学们树立个好榜样,以后带着他们一起在科研的道路上前进。”
谢昀庭认真地点点头:“我知道,我会的。对了,爸爸,我今天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里面提到了一种新的材料合成方法,说不定可以用在氮化铝的进一步优化上。”
谢长晏来了兴趣:“哦?是吗?你快给爸爸讲讲。”
谢昀庭放下书包,拿出书,指着上面的内容给谢长晏和鱼灼音讲解起来。虽然他的讲解还略显稚嫩,但其中的一些思路却让谢长晏和鱼灼音眼前一亮。
鱼灼音说:“昀庭,你这个发现很不错,说不定真的能给咱们的研究带来新的突破。明天你就把这个想法跟实验室的叔叔阿姨们说说,看看他们有什么意见。”
谢昀庭兴奋地说:“好呀,我明天就去。”
接下来的日子里,谢长晏和鱼灼音带领团队一方面与国内外的机构和企业洽谈合作,另一方面继续深入研究氮化铝的性能优化。谢昀庭也积极参与到实验室的工作中,他的那个新想法经过团队的讨论和验证,果然具有可行性。
他们尝试将新的材料合成方法应用到氮化铝的生产中,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成功地提高了氮化铝的强度和韧性。与此同时,谢今禧也没有闲着,她用自己的画笔,将深海探测器下潜的场景以及各种深海生物都画了下来,还在学校里举办了一个小型的画展,向同学们宣传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这天,谢长晏接到了一个来自国外知名航空航天企业的电话,对方表示希望能与研究院合作,将氮化铝材料应用到他们正在研发的新型飞机发动机上。谢长晏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决定先对这家企业进行深入的了解。
他和鱼灼音一起查阅了大量关于这家企业的资料,还咨询了一些业内的专家。经过综合评估,他们认为这次合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也有很大的机遇。如果能够成功将氮化铝应用到飞机发动机上,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研究院的国际影响力,还能为全球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于是,谢长晏代表研究院与对方进行了初步的沟通。在沟通中,他发现对方对氮化铝的性能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在高温和高压环境下的稳定性。这对于谢长晏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考验。
回到研究院后,谢长晏立刻召集团队成员开会,讨论如何应对这个挑战。团队成员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要进一步优化氮化铝的提纯工艺,有的说要研发新的表面处理技术,还有的说要设计新的材料结构。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团队最终确定了一个综合的研发方案。谢长晏将团队分成了几个小组,分别负责不同的研发任务。他自己则亲自带领一个小组,专注于氮化铝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性能测试和优化。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团队成员们日夜奋战,实验室里的灯光几乎从未熄灭过。谢昀庭也利用课余时间,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整理试验数据、准备试验材料等。
终于,在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后,他们成功地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氮化铝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完全满足了国外航空航天企业的要求。
当这个好消息传来时,整个研究院都沸腾了。谢长晏和鱼灼音激动地拥抱在一起,他们知道,这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随后,研究院与国外航空航天企业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研究院将为对方提供新型氮化铝材料,并协助他们完成材料在飞机发动机上的应用测试。
在合作的过程中,谢长晏他们遇到了一些文化和技术交流上的问题,但通过双方的坦诚沟通和共同努力,这些问题都一一得到了解决。
与此同时,国内的“氮化铝新材料产业园”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产业园,形成了更加完善的产业链。当地政府还为产业园提供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前来就业和创业。
谢德辉和胡新芳看着村里的变化,心里充满了喜悦。他们经常会到产业园里走走,看看自己的儿子和儿媳的科研成果是如何改变着这片土地的。
有一天,谢德辉找到谢长晏,说:“长晏啊,村里的年轻人现在都以你为榜样,很多人都想学习科研技术,你看能不能在村里办个培训班,给他们讲讲这些知识啊?”
谢长晏听了,笑着说:“爸,这是好事啊,我也正有这个想法。咱们不仅要自己搞科研,还要把科研知识普及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科技创新中来。”
于是,在谢长晏的组织下,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们开始定期到村里举办科研知识培训班。培训班的内容丰富多样,从基础的科学知识到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都有涉及。村里的年轻人热情高涨,每次培训班都座无虚席。
谢昀庭和谢今禧也会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到村里,给小伙伴们分享自己的科研经历和学习心得。在他们的影响下,村里的孩子们对科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氮化铝材料在飞机发动机上的应用测试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国外航空航天企业的专家们对研究院的科研实力和合作态度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然而,就在一切都进展顺利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降临了。在一次飞机发动机的模拟试验中,发现氮化铝材料在极端条件下出现了轻微的裂纹。这一问题的出现,让整个项目陷入了停滞。
谢长晏和鱼灼音立刻带领团队展开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他们重新对材料的生产工艺、性能测试数据进行了梳理,发现是在材料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微小环节出现了问题。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后,团队迅速制定了改进方案。他们加大了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力度,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严格的把关。同时,还增加了对材料在极端条件下的测试次数和强度。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终于成功地解决了氮化铝材料在极端条件下出现裂纹的问题。飞机发动机的应用测试也重新开始,并且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当新型飞机发动机成功研制出来的那一刻,谢长晏他们收到了来自国外航空航天企业的感谢信和巨额奖金。但对于他们来说,这份荣誉和奖金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又一次克服了困难,为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谢长晏一家的生活依旧忙碌而充实。谢长晏和鱼灼音继续带领团队在科研的道路上探索前行,他们不断推出新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各个领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