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穿成国舅爷后我要死了[西汉] > 第140章 见缝插针

第140章 见缝插针(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东方朔震惊。

主父偃竟然没放弃过。

然而他失态反倒叫其他人误会了, 认为主父偃不愧贪财之人,为了守住钱财,向来眼高于顶的他竟然不介意向卫长君低头。

有人便问主父偃何时前去茂乡拜访卫长君。他随主父偃一同前往, 为下次做准备。其实想提醒卫长君以后遇到类似的事别这么莽, 可以先跟窦婴或韩嫣商量商量。

东方朔不缺聪明, 早看出卫长君不想掺和朝政,不爱搭理朝臣。要不是他觍着脸往前凑, 跟卫长君在茂乡住一辈子, 他在卫长君眼里也只是个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因为经常能碰到, 陌生是话都没说过几句。

“正值农忙, 你们过去, ”东方朔扫一眼主父偃和其他人, “帮大公子收庄稼,还是叫大公子放下镰刀拿起菜刀杀鸡宰鸭招待你们?”

主父偃这几年是刘彻身边的红人, 巴结他的人能从东市排到西市,然而卫家待他的态度从没变过,无需他替卫家在陛

主父偃贪财, 睚眦必报,却因此越发敬重卫长君。他不认为卫长君是位如兰如竹的君子, 但他始终坚信卫长君真坦荡且真的做好事不求回报。这就导致主父偃忍不住关注卫家。

主父偃知道卫家有几十个奴仆, “如今还需卫公子亲自割麦?”

东方朔圆滑不谄媚,他讨好的人都是他欣赏的人。东方朔也贪财, 但他不会仗着自己是天子近臣收受贿赂。主父偃近几年像是意识到家财万贯的好处, 也有可能因为朝中贪财的人多, 他觉着“你情我愿”的事并无大错, 堪称来者不拒。

这就叫东方朔不喜了:“抢收你以为呢?”

出身底层的主父偃想起幼时也跟老天爷抢过粮食。可东方朔的口气叫他很不快, “那你还去找卫公子?”

东方朔心梗了一下,死不承认:“你是不是忘了我家也在茂乡?”

主父偃忘了,像是跟他较劲似的,“我这就去求陛下赏我一块宅基地。”

“你去吧。”东方朔贱兮兮的提醒,“大公子东边是渭河,西边是我们,前后全是良田。我不信陛下舍得把良田当宅基地赏你。”

一小块宅基地,九五至尊的刘彻自然舍得,但主父偃在刘彻心里还没这么大分量。刘彻重用主父偃不止他是位奇才,重要的是他好用,刘彻叫他捅谁他捅谁。主父偃也不会因此认为帝王心黑,反而认为食君之禄为君分忧。

主父偃到刘彻身边好几年,刘陵坟头上都长草了,可达官显贵也罢,贩夫走卒也好,依然没人知道他是因卫长君攀上天子。这说明什么?天子不止一次敲打身边人,他们才能做到几年如一日守口如瓶。

刘彻待卫长君如此用心,也令他蒙蔽双眼,信了刘彻在宣室外粮车前的那番鬼话。

主父偃也信皇帝不会为他首开先例,“我不信!”

“不信你去看啊。”东方朔微微摇头,迤迤然走人。

主父偃不禁瞪东方朔,小人得志,给他等着!

旁人劝道:“今日来不及了,最快也得下次休沐,既然晚了,不如等农闲再去拜访大公子?”

突然抽掉一些人前往西南赈灾,这些人素日要处理的公务得分给别人,接下来各府衙肯定有得忙了。想到这,主父偃不甘心地说:“只能如此。”

殊不知几十里外的城中公孙家,公孙贺看到天色也同主父偃一样不甘心地说:“只能等下次休沐了。”

五月下旬,卫家的小麦全收上来,卫长君得以清闲了,主父偃迎来休沐。

一大早主父偃就起来洗发,然后用很多块干布擦拭。待他用了早饭,头发也干了。主父偃令驭手备车,带上礼品,前往茂陵。

此时离三伏天尚早,只有正当午热。主父偃坐在车里凉风习习很是舒服,心情自然不错。

当他到卫家门外,瞬间变脸,盖因卫家太安静,安静的不正常。

主父偃下车亲自敲门,开门的是位老奴,但不是赵大也不是钟媪。主父偃瞬间知道他是卫长君后来买的。常言道,宰相家奴七品官。卫长君的看家狗都是狼,奴仆自然也不一般。

主父偃拱手道:“老丈,大公子不在家?”

礼多人不怪!

老奴笑着说:“先生来的不巧,郎君前日就去秦岭了。”

主父偃不由得朝地里看去,确实没了小麦,但还有很多红薯,“那些是秋天收的红薯?”

“春红薯。今年红薯长得慢,过了三伏天才能收。近日没下过雨,也没法种玉米。”老奴不吝多说几句,“往年郎君会盯着奴婢种玉米。今年小麦少,老奴等人也知道怎么种了,郎君就说等雨过天晴,他再回来看看。不知先生找郎君何事?”

主父偃挤出一丝笑:“无事。”

“不知先生姓甚名谁,何处高就?”

主父偃微微摇头:“不重要。”不经意间瞥到东边有个人,他转过身去,那人正好上岸,“孟粮?”

孟粮脚步一顿,看清来人大步过来,“主父偃先生?找我家郎君吗?先生来的不巧,郎君才走。”

老奴一见孟粮认识,便把主父偃交给孟粮。

卫家奴仆当中有几个小姑娘,最大的还没二公主大。她们以前面黄肌瘦,像是一阵冷风就能要她们的命。孟粮担心,他们这些奴仆都是郎君花钱买的,要是死了都不如牲口,牲口还能放血吃肉。孟粮同卫长君提议,他闲的时候下网捞几条鱼给她们补身子,身体好了平日里可以看家牧羊,以后也能接替许君和西芮。

河里的鱼不是卫长君养的,捞出来也不用他做,卫长君没必要说不。孟粮方才便是在岸边撒网。

孟粮穿的草鞋上沾了水,索性扔门外晾晒,光着脚对主父偃说:“先生屋里歇会。”

主父偃摇头:“不打扰了。”

孟粮:“长安离此地也不近,先生坐车不累,马也该累了。喂了水和草再走也不迟。”

主父偃拱手道:“叨扰了。”

“来者皆是客。郎君改日知道了也不会怪我。”孟粮把两扇宽大的门打开,听到车里好像有什么东西,“先生,车里还有人?”

“一些礼物。”主父偃赶忙补一句,“给小霍公子和阿奴的。”

孟粮摇摇头笑看着他。

主父偃何等聪慧,见状令驭手把车留在外面,马进来吃草。

许君和西芮也跟卫长君回秦岭了。孟粮虽然能进正院,也可以打开厨房门,但他极少过来。正院冷锅冷灶的没有茶水招到他。孟粮请主父偃到院中果树下稍等片刻。

西瓜藤被霍去病和阿奴盖的很好,严霜只冻死几片叶子。严霜过去就开花结果了。孟粮摘个小的,到东边大厨房洗干净,一切两半,一半留自家人和主父偃的奴仆吃,一半被他拿去正院招待主父偃。

上林苑不缺西瓜,但市井之中并没有。时隔很久,主父偃再一次看到西瓜,不由得起身,“孟粮,这不合适。”

“如今我们家最不缺这个。河岸上种了近半里路。要不是麦稭垛多,前些天就全冻死了。”孟粮边切瓜边说,“陛下曾不止一次警告我等,家里的事不许对外人道也。先生该知道郎君并不希望在此见到你。”

主父偃想也没想就把东方朔推出来挡枪。

孟粮眉头微蹙,“郎君就不该给他出主意。空长一张嘴,净不说人话。”

主父偃差点被西瓜汁呛死。

孟粮提醒他慢点。

主父偃把嘴里的瓜咽下去,解释道:“多年不见,我也是担心大公子。”

孟粮:“郎君每年除夕前都会回城过除夕。先生有心还担心见不到郎君?”

闻言主父偃不由得想起几年前沉默寡言的孟粮,“想必这几年你也很得大公子看中吧?”

“我成天在郎君身边,郎君又从不吝啬提点我等,不用心也能学到一二。”

主父偃在卫家那几日常跟在孟粮身后,说过他家不易。他本意是希望孟粮帮他在卫长君面前美言几句。这几年孟粮时常进城送东西买东西,听说过主父偃是个十足的小人。孟粮不希望好不容易得道升天的主父偃越陷越深越走越歪。但孟粮也不会找上门提醒,他没那么多烂好心。

今日人到跟前,孟粮便趁机道:“以后别来了。哪日出了事,郎君看在你知情识趣的份上,兴许还能拉你一把。”

主父偃楞了一下,感动又想笑:“孟粮,你不愧是大公子的人。外冷心热。”

“那是因为我认识你。你这几年还算听话。在路上碰到小郎君都装作不认识。”卫广说起主父偃时,孟粮恰好在院里打水。顺便也听到卫长君对卫广说,主父偃是陛下的一把刀,装不认识是怕伤着你。

主父偃拱手道:“你放心,真有那一日,我也不会求大公子。旁人贪财恋权的时候,可能存着侥幸心理,能安稳到老。我建议陛下把诸王的土地分给他们的儿子的时候,已经做好被怀恨在心的王爷们杀了。”

孟粮摇头:“真到那一刻,你就怕了。不是怕死,而是有种种牵挂。”

主父偃想说,你没穷过,不知道生不如死的滋味。忽然想起孟粮也是个六七尺的男子,也没比他大多少,他家再穷也没到自卖为奴的地步,“陛下很看重大公子,即便大公子有心帮我,陛下也——”听到脚步声,倏然住嘴。

孟粮朝西瓜睨了一眼。

主父偃拿起瓜假装忙着吃瓜。

孟粮走到门边想问什么,看到大门外的车和人,顿时面色不渝。

主父偃见他拉下脸,走过来问:“出什么事了?”说话间顺着他的视线看去,惊讶道,“公孙太仆?”

公孙贺震惊:“你怎么在这儿?”

主父偃把那日在宫门口碰到东方朔的事大概说一遍,“公孙太仆也是来找大公子讨主意的?”

公孙贺来提醒卫长君以后出钱出物量力而行,别打肿脸充胖子,“小儿在大兄这里有些日子了,我父母和夫人想他想的厉害,叫我接他回去。”问孟粮,“大兄搬去秦岭了?”

孟粮点头:“郎君不在家,屋里也没茶水。奴婢切半个瓜才吃两块。您也进来吃点瓜歇歇脚?”

公孙贺颔首,“大兄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孟粮:“立冬前后。”

主父偃不由得看一下孟粮,方才那个老奴不是这样说的。那个老奴不如孟粮同卫长君关系近,他都知道的事,孟粮不可能不知道。

孟粮为何这样说。

公孙贺朝外看一眼,“那些红薯不是春红薯?快收了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