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此处安心是吾乡 > 注意气质

注意气质(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柳原苑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怎么还越问越上瘾了呢,她看了眼天色说:“大娘,这时辰不早了天黑了可不好赶路。”

王氏哪能不知道她话里的意思,只是银子还未拿到手怎么能走呢,她也不绕弯子了直接开口:“姑娘,你是管账的吧,你先支给我十两银子,等我大儿子和儿媳回来了,你再告诉他们。”

柳原苑一听就知道主题来了,她一脸冷淡的说:“大娘,这我可做不了主,我不能私自挪用银子,需要掌柜的批准的。”

王氏理所当然的说:“是我让你拿的怎么能叫私自呢,等他们回来你告诉他们,想必不会为难你的。”

“大娘,我真的做不了主,要不您等灿灿姐她们回来吧。”柳原苑一脸无奈状。

“你不能做主,那我做主了,我儿子的银子就是我的,你只管拿给我就是了,有什么问题让他们来找我。”

王氏摆出一付不拿到银子就不走的架势。柳原苑不想和她再浪费时间,索性就说:“那大娘您在这儿等着吧,灿灿姐回来了开口了我立马给您支银子,我就先忙去了不和您聊了。”然后就继续在柜台后忙活,一副我不想说话你别来烦我的样子。

王氏被柳原苑气的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没想到这丫头是个油盐不进的,这是在酒楼里,还有吃饭的人在,她不能直接上去抢,看着一点点暗下来的天色,咬咬牙跺跺脚走了。

傍晚时分,苏灿才回来,这时餐馆已经准备关门了,她来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就是看看收尾工作,顺便准备明天用的汤料。

柳原苑看见苏灿回来,就将今天王氏来的事情告诉了苏灿,顺带着还感叹了一下:“灿灿姐,蒋大哥的这个继母还真把自个当自己人了,你不知道她一口一个大儿子,大儿媳妇叫的可亲了,还说什么我儿子的银子就是我的。”

柳原苑在永和县呆的时间长了,从原来的江南口音变成了很有西北特色的腔调,苏灿被她的语气说的一愣,随后“噗哧”的笑出声来:“原苑,你要注意你的气质,气质,你可是江南美女。以后她要是还来的话不用管,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知道了。”随后又悄悄的说:我的气质还在的,依旧温婉动人。

蒋天信自从餐馆开张后就一直早出晚归的,苏灿也不太清楚他在干嘛,他不说她也不问,总归只要不是背着她干坏事,不在外面养女人就行了。

晚上蒋天信回来后,苏灿简单提了一下王氏今天来的事情,蒋天信稍加思索就知道王氏为何来要银子了,上次乡试的时候也是这样,这马上就到秋闱了,王氏一定是来要给蒋天吉准备秋闱的费用。

苏灿知道王氏的用意后,不得不再次感叹王氏的内心和脑回路,平时不见踪影,一到使银子的地方就来找蒋天信,而且这银子还是全花在了二儿子的身上,简直就是用大儿子的银子来养二儿子。看来是在二儿子身上寄予了众望呐。

苏灿单手托腮问道:“那咱们给不给银子呐,你拿主意。”

蒋天信沉吟了一下说:“少给一点,王氏是王氏,二弟是二弟。秋闱三年才一次,不要让二弟在这些琐事上费神了,让他安心考试。”其实他内心还是跟关心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的,尽管这个弟弟可能并不是很喜欢他。

苏灿打趣的说:“我怎么没看出来你这么关心这个弟弟,有潜质。”

“好歹打断骨头连着筋,都是一个爹生的,我作为大哥可不得关心关心,再说了我的潜质一直都在,你要善于发现啊,灿灿?。”蒋天信笑睨着她说道。

十月十五日,秋闱开始。

那天苏灿和蒋天信谈过后,第二天王氏再来的时候给苏灿了她五两银子,王氏撇撇嘴很不满意,但在苏灿无形的威胁下收下了,再有不满连这这五两银子都没了。

秋闱是在永和县县学里举行的,考生自进考场后就一直在里面呆着,除非结束铃声响起或自愿交卷,否则是不能随便出来的。

两个时辰过后,渐渐的有人出来了,看样子似乎很沮丧。三个时辰后噪耳的铃声响起,所有考生都陆续出了考场。

在考试的前两天,王氏就带着蒋天吉来到了餐馆找蒋天信,说是要蒋天吉在蒋天信那儿住两晚,她不愿意让二儿子住客栈,一是嫌吵二是不想花那个冤枉钱。

蒋天信考虑到家里已经没有空屋子可供居住了,就提出让蒋天吉住在条件好点的客栈,他出银子。

但是他显然算漏了秋闱的严峻形势,早在几天前永和县大大小小的客栈就已经被学子给住满了,无奈之下他又带着蒋天吉回到了小院里,将林凡的屋子收拾出来让给蒋天吉住。

蒋天吉进考场的时候,蒋天信就在考场外面的一处凉茶摊上等着他。考试时间有点长,他怕蒋天吉身体受不住,出来也好有个照应,终究是亲兄弟,虽然不亲近,蒋天信作为大哥还是关心这个弟弟的。

他看见走出大门的蒋天吉后从板凳上站起来喊了一声:“二弟。”

蒋天吉闻言蹙了下眉,脚步没停走了过来淡淡的叫了声:“大哥。”

“感觉怎么样。”

“还好。”

感觉到他不想多谈,蒋天信也不准备再问了,嘱咐了两句就离开了。蒋天吉看着他大哥的背影,一时愣在原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每年的十月二十日是填仓节,每逢这个时候百姓们都会去寺庙里祈福,或者在自家院子里摆香案祈祷明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以前这个节日大多都是被农户人家所重视,现在除了农户人家,商贾之家也颇为重视,而由原来的祈祷五谷丰登变成现在的祈福。

他们会在自家祠堂里摆香案祈祷来年生意兴隆,平平安安,男人们在祠堂里举行仪式,而女眷们则大多出门去寺里祈福,求个平安。大户人家的女眷一般不常出门,每逢这种节日就是出来透气的好时机,因此每到这个时候街上的马车就多了起来。

苏灿来这儿后第一次过这种节日,看着这一天百姓们诚心的祈祷,自己也被这种气氛所感染,拉着李杏花和柳原苑就要去寺里祈福,以前她是不相信这种怪力乱神的,不过自她穿过来后就多少的相信了点。

永和县并没有太大的寺庙,只有一家规模很小供平时膜拜的小寺庙,这种大节日人们一般都去大的寺庙,一是比较灵验二是容纳的人也多。

苏灿和李杏花一合计,三个人就奔赴了泰州城,泰州城外青山上的青扶寺很有名,据说一般请愿都很灵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