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言情 >斗罗:武魂天道符箓,请神三清! > 第121章 最佳的未来!道教的发展!(求追读)

第121章 最佳的未来!道教的发展!(求追读)(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夕阳如血,斗罗大陆再度归于平静,风沙不再遮蔽天日,血雨不再洒落山川。那曾令万灵战栗的武魂殿,如今不过是历史尘埃里翻卷的余烬。大劫之后,陈休站在神祇遗落的高台上,望着万里山河,目中澄明如洗。

“师尊,我们真的赢了。”身穿白衣的少年弟子缓缓走来,手中执着一柄沉静无华的尘拂。

陈休回首,眼神中没有欢喜,却多了一分深沉的责任。“不,我们不是赢了,而是该开始新的时代了。”

他望向远方,那是万千魂师的土地,是曾经战火纷飞的战场,如今却被耕牛取代,绿野如茵。那些曾经在魂力中沉沦的人,如今正翻土、播种,粗布麻衣中透着一种新的气息——魂师的劳动化,不再是空谈。

陈休曾是一个魂力低微的魂师,他的武魂不强,只是一盏青灯,却因这盏灯,照见了无数灵魂深处的混沌。他悟出了道,创出了一个融合魂师修行与天地自然的全新体系——道教。

他讲究魂力与天地同化,强调魂师不应仅为权力斗争,不应沉溺杀伐,而应“以魂为器,以道为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武魂殿的覆灭,就是这个理念的开端。

道教立宗,重塑魂师之道

武魂城陷落之后,斗罗大陆进入短暂的权力真空。各大宗门蠢蠢欲动,试图瓜分武魂殿留下的空壳,但却发现陈休早已带着一众弟子,以“道教”之名,接管了武魂殿旧部,稳定了乱局。

“我们不夺人之地,不取人之财,不求权柄。”陈休面对各宗门代表这样说道,“只愿开宗立教,施教于民,让魂师归于人民,化杀机为生机。”

许多老者初听时冷笑连连,认为这是天方夜谭,但三月之后,来自南方的小镇魂师李庚在田间使用青藤武魂催生农作物,被当地百姓奉为“田神”;北境边陲的少女魂师苏晚,以冰雪武魂替百姓储藏粮食,防止腐败……这样的案例,三年内在斗罗大陆广泛蔓延。

魂师,不再是杀伐机器,而是百业兴起的源泉。

魂师劳动化,道教弟子下乡记

“魂不止战,还可育人、兴农、济工、固国。”

这是道教传播最广的一句教义。

陈休规定,所有道教弟子需在初成魂师后,放弃修炼半年,前往指定村镇进行服务:或是为百姓医病疗伤,或是教授孩童识字,或是开渠引水、筑坝蓄能。

“道,不在深山古殿,而在人间烟火。”

这一年,道教弟子白慕尘在西南边疆替村民治疗瘴疠之毒,被数百户人家尊称为“白真人”;同年,雷姓魂师在大漠修建魂力水渠,解救四千人干旱之苦,道教声望如日中天。

魂力为民,道术治世

昔日,魂师修炼讲究闭门苦修,极少问世。但道教却提出了“外炼内修”的理论,强调修炼不应脱离实际,不应只为成神升仙,而应为“道行天下”。

为此,陈休亲自撰写《道魂五经》,将魂师的修行划分为“入道”、“问道”、“行道”、“化道”、“证道”五大阶段:

入道:觉醒武魂,修身齐性;

问道:走入世间,观人间疾苦;

行道:以魂助人,为民立功;

化道:魂力入世,天地合一;

证道:悟道成圣,立心天地。

这一理论,彻底改变了魂师的修炼路径。一夜之间,无数修士放弃内斗,转而投身教化、农业、建设、医术之中。战争终结,和平与未来

随着武魂殿遗留势力被逐一肃清,陈休也逐步将道教建立为一个开放型的组织,不设门槛,不限出身,凡心向善、有魂者皆可修习道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