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汉末权谋 > 第37章 为了人口数量,不得已为之,到处扣帽子

第37章 为了人口数量,不得已为之,到处扣帽子(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其他豪强看到这一幕,也不管了,损失一些佃农,总比治罪要好的多。

一时间,整个关中的佃农纷纷逃跑修水渠,开荒地。他们本来就不是奴籍,只是碍于主家的强大,反抗不了,现在是由京兆尹带头反抗,自然是跑得飞快。

但豪强虽然有一些损失,但总体来讲他们还能忍受,没有达到忍受不了的临界点。

他们也是在想,等开好了,再想办法夺取过来。想明白了这些,也就随意了。

但人多了就容易出现问题,那就是荒地没有那么多,流民,逃跑的佃户,还有外地听说关中有这种政策后,迁徙而来的人。

而刘宏知道这种情况后,嘴角微微翘起,这跟他想的出入不大,不光是要解决本地的事,还要吸纳其他地区的流民,前往关中,以减少黄巾起义时候流民的数量。

虽然这些人都是来自关中周边,但能减少一个是一个,不光不跟着黄巾叛乱,还能增加关中一个劳动力。

这种方式可以说远比消灭更为有利,数量同样是五人,你杀死对方一人,就变成了己方五人,对方四人,但你要吸纳过来一人,就变成对方四人,己方六人。

(这种几何式的策略,也不是刘宏首创,而是在后世学习而来,为何两帮人打来打去,原本蓝多!红少!的对比,慢慢变成了红多!蓝少!)

而刘宏解决人多过剩的策略,就是往关中之外延伸,现在不光是关中,凉州部分郡县也是执行此政策。

就比如往凉州靠近关中的郡县扩展。

......

与此同时。

左冯翊郃阳。

有一个人听闻了此事,感觉这是他人生的一个机会,就收拾好行李,前往了长安。

此人正是李儒。

此时的他,还不认识董卓,也还没有进入朝廷,如果按照正常发展,在不久后就会被举荐,而在未来更会成为董卓倚靠的谋士。

这位在历史中没有最后定义的谋士,由于刘宏的改变,他跑到长安,来实现他的政治野心。

李儒经过几日的前行,一路风尘仆仆的来到长安。

长安司隶校尉部。

李儒身形消瘦,一袭黑袍,正在其大堂伫立,等待着司隶校尉杨彪。

因为是左冯翊也是属于司隶,他想借着杨彪此次修水利的事情,从进入官员的视线。

但他没有等到杨彪,反而等到了来找杨彪的刘宏。

此时的刘宏一身便衣,他找杨彪不是因为关中之事,而是想借机通过杨彪,问询杨赐。

刘宏的想法是先把一批还算是能用的人,先召集到长安来。

所以来找杨彪,通过杨彪试探一下杨赐的态度,如果没有强烈反对皇帝移驾办公,这件事就有可能。

刘宏这段时间还是想,先把一部分朝事,转移到长安,从而分化朝堂的行政力量。

加强皇权对朝廷和地方的实际控制......

刘宏就这样打着如意算盘来到了,司隶校尉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