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四世三公的杨赐,挥挥手破计了?嗯?(1 / 2)
贾诩听着李儒的计策,往旁边微微动了动,他怕在这树下,雷劈李儒的时候,再给他连累了。
而李儒说完看向贾诩,面色平静的询问道:“贾府君,觉得如何?要是觉得不完美,儒还有一计!可为陛下分忧!”
“甚好!甚好!此计,先不急使用。”贾诩连忙回应道。
贾诩觉得虽然要解放劳动力,打压豪强,但也不用非要弄出来一堆冤魂。
他算见识到了这个李儒的狠辣,幸好陛下把他招到麾下,要不然在别人那里,可遭老罪了。
经过几次交流,贾诩也听出李儒话外的心思了,可以为陛下鞍前马后,为其分忧,但你使唤不动我!
实际上贾诩也没想使唤李儒,只是想探一探李儒的底。
想到这里,贾诩的心稍稍放松了些,随后举起酒樽,开口道:“文优,为陛下尽忠之心,诩不如也。”
随后一饮而尽。
而李儒,也是回礼,端起酒樽一饮而尽。
贾诩这次和李儒树下对饮,得到了两点信息,一是李儒为人狠辣,二是急于在陛
通过这两点,贾诩可以暂时断定,李儒的来历,绝非出自高门大户,也不是什么大儒的弟子。
这两类人几乎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而在李儒这,只有能不能达到目的,一点底线也没有。
同时贾诩也觉得,李儒去做某些事,是非常适合的,现在这时期,几方势力集团通常会有道德绑架的事件发生,让你别无选择。
但想道德绑架李儒,不好意思,李儒没有道德!!
.......
几天后。
洛阳。
太常杨赐收到了杨彪的家书,他反复看了几遍家书,他觉得自己的儿子也有意让自己前往长安。
并不全是被陛下逼迫的。
杨赐站在花园中,双眼眯闭,双手不停地捋着胡须,脑海里一遍一遍的复盘刘宏和杨彪的对话。
还有当今的朝堂局势,和刘宏的目的。
时间静静地流逝,仿佛这片空间化作了一片虚无,而虚无中只有杨赐束手而立,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物体。
就这样思考了一会,杨赐捋着胡须的手忽然停下,睁开了眯闭的双眼。
他想到了一个最接近真相的可能,那就是刘宏想迁都,但现在还没有实力,强行迁都。
就想到了这种,间接拆分式的迁都方式,架空洛阳各方势力集团在大汉中的权利比重。
刘宏如果提出迁都,那么不光违背了,世祖刘秀定都洛阳的初衷(政治考量),还会引起各方势力集团的强力反对,如果再严重一些,很可能会影响皇权不稳。
杨赐不愧为久经朝堂的老狐狸,在短短的时间内,通过有限的信息,就猜出来了七七八八。
想到这里,杨赐再次翻看了杨彪的家书,除了跟刘宏的隐晦信息外,其他的字里行间中,均吐露出想让自己前往长安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