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升迁(2 / 2)
他话锋却陡然一转:“然,工部之责,非止于河工一隅。
水泥之事虽仍需人统筹,然章程已定,按部就班即可。朕观你之才,精于实务,勇于任事,更难得的是,有一份体察民瘼、革故鼎新之心。长久困于部曹案牍之间,或非尽其才。”
姜淮心中微微一凛,不知皇帝此言何意,只能更恭谨地垂首:“臣愚钝,请陛下明示。”
皇帝站起身,踱至殿中悬挂的巨幅舆图前,目光落在东南沿海区域:“我朝海疆万里,贸易日盛,然海防、市舶、民生诸事,亦日益繁剧。
尤其如江宁府这等通商口岸,华洋杂处,事务尤繁,非干练之员不能治。”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姜淮身上:“朕欲擢你为江宁府知府,正四品。着你跳出工部窠臼,亲临地方,历练庶务,一展所长。你可愿意?”
江宁知府?!
饶是姜淮素来沉静,此刻心中也不由掀起波澜。这并非寻常的升迁!员外郎是从五品,知府是正四品,连跃数级,确是殊恩。
但工部是中央机要,江宁虽是富庶大府,却是远离权力中心的地方外任。
且知府事务繁杂,与工部专精技术截然不同,更需应对地方豪强、士绅、乃至洋商,可谓机遇与风险并存。
皇帝此举,是明升实放?是进一步历练?还是因他在工部推动变革,触及太多利益,故而将其调离?
无数念头在姜淮脑中电光火石般闪过。但他深知,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没有他选择的余地。
他立刻收敛心神,撩袍跪地,声音斩钉截铁,不见丝毫犹豫:“臣,叩谢陛下隆恩!
陛下信重,臣感激涕零!虽才疏学浅,然必竭尽驽钝,鞠躬尽瘁,以报陛下知遇之恩,定不负江宁知府之责!”
无论皇帝出于何种考量,这对他而言,确实是一个全新的、更具挑战的舞台。
工部之术,在于“建造”,而知府之责,在于“治理”。他渴望将那份务实和革新之力,施于一府之地,看看能否真正造福一方百姓。
“好!”皇帝脸上露出笑容,“朕就知道,姜卿乃勇于任事之臣。江宁府乃东南重镇,海疆门户,交给你,朕放心。
望你将在工部务实创新之风,带至地方,兴利除弊,安抚百姓,整饬海防。”
“臣,遵旨!”
“去吧。交接部务,尽快赴任。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臣,告退。”
姜淮再次叩首,起身,稳步退出大殿。直到走出宫门,盛夏灼热的阳光照在身上,他才缓缓吁出一口气,手心微微沁出汗水。
消息很快传开,在工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虞衡司的赵郎中闻讯,心情复杂。姜淮这个“刺头”终于要走了,他松了口气。但对方竟是高升知府,又让他颇不是滋味,只能皮笑肉不笑地前来道贺:
“恭喜姜大人高升!江宁富庶之地,正是大展宏图之所啊!”言语间难免带些酸意。
而周老主事、几位一直跟随姜淮的老匠官则颇为不舍,甚至有些担忧。
他们深知姜淮之长在于技术革新,对于地方行政、人情世故并非其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