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看他能看出什么名堂……(1 / 2)
他的命令清晰具体,要求查看原始卷宗和数据,而非仅仅听取汇报。这让堂下一些官员脸色微变。这位知府,似乎不像看上去那么好糊弄。
“下官……遵命。”钱通判迟疑了一下,还是应承下来。
“若无他事,便散了吧。”姜淮挥挥手。
“退堂!”
众官员衙役行礼后,依次退出大堂。不少人交换着眼神,低语议论。
“这位知府,倒是个喜欢看卷宗的……”
“哼,看吧看吧,江宁府多少年的陈谷子烂芝麻,看得他头晕眼花,自然就知道这潭水有多深了。”
“且看他能看出什么名堂……”
姜淮坐在公案后,并未立刻离开。他能感受到那些离去背影中隐藏的轻视和等着看笑话的心态。
他并不急于发作。初来乍到,根基未稳,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他现在最需要的,不是下马威,而是信息。
他要从这些浩如烟海的卷宗公文里,真正摸清江宁府的脉搏,找到那些被刻意隐藏起来的症结和真正的“规矩”。
回到书房,果然,不一会儿,各房的书吏便抱着成堆的卷宗文书,络绎不绝地送来,很快便堆满了书案和旁边的空地,几乎将他淹没。
老管家看着忧心:“老爷,这……这也太多了,您身体才刚好些……”
“无妨。”姜淮语气平淡,随手拿起最上面一本关于海塘修缮的账册,“泡壶浓茶来。
再去打听一下,城里可有熟悉海事、通晓番语的落魄书生或老吏,暗中寻访,带来见我。”
老管家应声而去。
姜淮深吸一口气,翻开那本账册。目光迅速扫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名目。工部出身的他,对物料、人工、耗损有着近乎本能的敏感。
只看了几页,他的眉头便微微蹙起。
这海塘修缮的用度……似乎比工部核定的类似工程标准,高出了不少。而且某些物料的报价,也显得蹊跷。
他没有声张,只是拿起朱笔,在一旁的白纸上记下几个疑点。
然后,他放下这本,又拿起市舶司的关税记录……
窗外日头渐渐西斜,书房内只剩下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偶尔的咳嗽声。
姜淮完全沉浸在了故纸堆里,试图从这些冰冷的文字和数字中,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复杂的、甚至可能有些黑暗的江宁府。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在这些卷宗之外,在这座城市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码头,每一处暗流涌动的人心之中。
但他有足够的耐心和冷静。
就如同当年面对黄河决口一样,他首先要做的,是看清这“堤防”的结构,找到最脆弱和已经被蛀空的地方。
然后,才是雷霆一击。
……
日子一天天过去,姜淮仿佛真的沉溺于故纸堆中,每日除了必要的升堂点卯、会见属官,大部分时间都闭门不出,埋首于书房那越堆越高的卷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