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 第358章 举步维艰

第358章 举步维艰(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人扼腕叹息,认为朝廷失一干才;有人弹冠相庆,视其为改革势力的挫败;

更多人在冷眼旁观,看这头被拔去利齿的猛虎,如何困守于书斋。

翰林院,大黔储相之地,清贵无比,却也是权力边缘。这里充斥着经史子集的墨香与繁文缛节的沉闷。

同僚多是词章华美、善于钻营之辈,对姜淮这位从财政漩涡中心调来的“异类”,表面客气,内里却疏远甚至轻视。

分配给姜淮的,是整理前朝财政旧档、编纂《会计录》的差事。

这在外人看来,无疑是将其束之高阁。然而,姜淮却欣然接受。

他正需要一段远离纷争的时间和一个能够查阅历代典籍的合法身份。

...

每日,姜淮埋首于汗牛充栋的档案库中,看似与世无争。

但他研究的,并非风花雪月,而是历代王朝的赋税制度、漕运变迁、土地兼并的规律,以及盛世之下财政崩溃的征兆。

他从浩繁的史料中,清晰地看到了当下弊端的根源与前朝覆辙的轨迹。

这份修史的工作,反而让他站在更高的历史维度,将自己的改革理念梳理得更加系统、深邃。

同时,他利用“备咨询”的身份,偶尔在与皇帝讨论经史时,借古讽今,将财政改革的必要性与历史教训巧妙嵌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皇帝的认知。

...

表面的平静下,暗流从未停止。昔日户部的得力下属周墨安,虽暂代侍郎,却举步维艰,各项改革措施遭遇无形抵制,时常深夜至姜府请教诉苦。

东南新知县的刁难并未停止,显然幕后之人仍在施压。甚至翰林院内,也偶有关于他“沽名钓誉”、“心怀怨望”的流言传出。

姜淮告诫周墨安:“稳住阵脚,巩固已得成果,勿求速进。凡事留痕,账目务必清晰,以待来时。”

他嘱托旧部继续收集证据。他像一位耐心的棋手,面对对手的不断骚扰,坚守要点,积蓄力量。

历史的转折,总在不经意间降临。一年后,辽东女真势力坐大,边关烽火再起,一场突如其来的败仗,导致军费激增,国库瞬间告急!

朝廷上下乱作一团,加饷之议喧嚣尘上,却又担心激起民变。

焦头烂额的皇帝,在御前会议上看着满朝文武拿不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终于再次想起了那个曾为他理清账目、筹措款项的能臣。

“姜学士,”皇帝的目光投向位列末班的姜淮,“你曾掌户部,熟知钱粮。如今国难当头,可有良策以解燃眉之急?”

刹那间,所有目光都聚焦到姜淮身上。那些曾经弹劾他、排挤他的人,此刻眼神复杂。

姜淮从容出列,他等待这个机会已经太久。他没有直接回答如何筹钱,而是先陈述了一段刚刚整理出的前朝旧事:“陛下,臣近日修史,见嘉靖年间,东南倭患与北虏交侵,国库空虚尤甚今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