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本官必不亏待!(2 / 2)
...
离开通州,姜淮直抵天津卫。此地已聚集了部分从各地征调来的援军,军容不整,士气低落。
亲临校场,他不顾劝阻,亲赴校场点兵。面对一群羸弱不堪、武器破败的“老爷兵”,姜淮面色铁青。
杀将立威,一名跋扈的卫所指挥使,自恃背景,公然抱怨军饷迟发、装备粗劣。
姜淮冷笑一声,当场列举其吃空饷、克扣军粮的旧账,不容分说,下令推出斩首。
他对着噤若寒蝉的将士高声道:“国难当头,本官至此,只认军法,不认人情!贪墨者,斩!畏战者,斩!乱军心者,斩!但有勇力、愿报国者,本官必不亏待!”
重整编制,他果断将老弱病残淘汰,发给路费遣散回乡。
将剩余的精壮重新编伍,任命在考核中表现出色的中下层军官,并将从江南带来的部分钱粮先行发放,承诺后续军饷、装备必会优先保障这支“新军”。
一番雷霆手段,虽手段酷烈,却也让这支杂牌军迅速有了纪律和一丝锐气。
...
进入蓟镇防线,姜淮并未急于进入辽东,而是坐镇蓟州,开始全面统筹。
建立“军需督办衙门”, 他设立独立于原有官僚体系之外的机构,直接对接江南通过海运北上的物资。
确保每一粒粮食、每一件棉衣都能送达前线将士手中,最大限度减少贪腐环节。
启用与提拔将领,他仔细研究辽东败绩,发现并破格提拔了数位在败局中仍能组织有效抵抗。
表现出军事才能的中下层将领如罗一贯、贺世贤等,委以重任。同时,他以钦差之尊,亲自调和各路援军将领之间的矛盾,强调协同作战。
坚壁清野,巩固防线, 他命令辽东尚未失陷的各城池,立即执行坚壁清野,加固城防,储备物资,采用固守待援的策略。
避免在野战中与女真铁骑硬碰硬。同时,大力整顿蓟镇、宣大防线,防止敌人趁虚而入。
...
姜淮这一系列组合拳,快、准、狠,虽然手段酷烈,得罪了无数人,但也确实在极短时间内产生了效果。
后勤改善,江南的粮食、冬衣、饷银通过海运,开始源源不断抵达天津、宁远等地,前线将士终于看到了希望,士气有所回升。
军纪肃然, 通州与天津的人头,让整个北方的官僚和军队都知道了这位姜阁老的厉害,推诿、贪墨之风被强行遏制。
防线稳固,辽东残存的城池得到了支援和明确的指令,不再各自为战,努尔哈赤的攻势开始遇到顽强抵抗,战线逐渐稳定下来。
然而,危机远未解除。努尔哈赤主力未受重创,依旧虎视眈眈。
朝中,因姜淮手段酷烈、权力过大而引发的弹劾从未停止,称其“专权跋扈”、“视朝廷法度如无物”。那些被他触动利益的官僚、将领,也在暗中等待他出错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