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 第384章 余波未了

第384章 余波未了(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制造舆论:在士林清议中散布消息,将姜淮描绘成一个“酷吏”,而刘一清则成了“被能臣倾轧的受害者”。

弃车保帅:刘一清迅速与张家进行切割,声称与张家的往来“纯属公务”。

对张家所为“毫不知情”,并将所有责任推给已倒台的张家,自己表现得“问心无愧”。

朝堂之上,顿时分为两派,争吵不休。皇帝虽信任姜淮,但也需考虑朝局平衡与皇亲国戚的颜面,一时难以决断。

淮安困境,压力倍增

京城的政治风暴迅速波及淮安。那些原本因张家倒台而暂时蛰伏的反对势力,见姜淮似乎“惹上了大麻烦”,又开始蠢蠢欲动。

漕务掣肘:某些漕运分司在办理“漕票”兑换、安排运力时,开始出现拖延和推诿,试图给姜淮制造麻烦,证明其新政“窒碍难行”。

流言再起:市井间传言,姜淮“自身难保”,漕运新政“恐将夭折”,导致一些原本支持改革的商贾开始观望。

人身威胁:姜淮甚至接到了匿名的恐吓信,言辞嚣张,暗示他“适可而止”,否则“淮安运河,便是其葬身之地”。

面对内外交困,姜淮深知,此刻若退一步,则前功尽弃。他必须拿出更确凿的证据,给予对手致命一击。

关键突破,直击要害

转机出现在对张家核心账房的持续审讯中。这位账房先生自知罪责难逃,为求活命,供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秘密。

刘一清在张家不仅占有干股,其通过漕运贪墨所得的巨额赃银,大部分并未直接运回京城。

而是由张家出面,秘密购置了扬州的大量盐引,食盐专卖凭证和苏州的丝绸工坊,以此洗白并增值!

更重要的是,账房交出了记录这些隐秘产业往来和分红的私密账册,其中清晰记录了刘一清及其家人收受利益的每一次记录!

这已不再是简单的权钱交易,而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贪腐-洗钱-增值的利益链条!

乾坤一掷,最终对决

姜淮手握这决定性的新证据,毫不犹豫,再次以密折上奏。

这一次,他不仅呈上了铁证如山的账册,更在奏章中慷慨陈词:

“陛下!臣非不知刘侍郎树大根深,党羽众多。然,漕运乃至国脉,贪墨横行,则国脉淤塞!

今证据确凿,刘一清不仅贪墨漕银,更将黑手伸向盐政、工坊,其心可诛,其行可鄙!若此等蠹虫不除,则朝廷法度何在?

陛下天威何存?臣恳请陛下,乾纲独断,肃清奸佞,以正朝纲!”

这道奏折,如同利剑,直刺对手心脏。它不再仅仅是漕运问题,而是上升到了侵蚀国家经济命脉、挑战皇权法度的层面。

尘埃落定,余音绕梁

面对姜淮步步紧逼、环环相扣的铁证,以及其毫不妥协的强硬态度,皇帝终于做出了决断。

刘一清被革职查办,抄没家产,其背后倚靠的皇亲国戚也受到申饬,势力大损。朝中与之关联的官员或遭清洗,或噤若寒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