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 >带着基地闯三国 > 第283章 议攻高句丽

第283章 议攻高句丽(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戏志才这时推过来一叠竹简,上面密密麻麻记着粮草账目。“奉孝说的是险,我算的是耗。” 他拿起一枚刻着 “幽州” 二字的木牌,“从幽州运粮到狼河,走卢龙道要过十八处隘口,每石粮到地方只剩七斗。若打鲜卑,得再往北走三百里戈壁,水囊得带双倍,每石粮要耗掉四成;打扶余更甚,翻长白山时,粮队得雇当地山民引路,光向导钱就够买两千石粮。” 他又拿起刻着 “高句丽” 的木牌,“但去高句丽不一样 —— 从狼河城沿辽水东行,到安平城是五百里平地,粮车能走大车。过了安平城,沿海岸往平壤去,虽无官道,却有渔民踩出的盐道,车马能勉强通行。最要紧的是,海边的盐碱地硬实,雨天也不容易陷车。”

徐庶忽然将手中的探报往案上一铺,竹简散开时,竟露出张高句丽的沿海布防图。“诸位看这处 ——” 他指着图上的碣石浦,“这里是高句丽囤积海盐的地方,却只修了道木栅栏,守兵多是从渔村征来的壮丁,连皮甲都凑不齐。更妙的是,他们把能打仗的兵都派去了南边的新罗边境,据说高句丽王想抢新罗的铁矿,在那边囤了三万甲士。” 他指尖沿着海岸线划到平壤,“从碣石浦到平壤,沿岸都是沙丘和平原,张飞的骑兵一日能跑百里,关羽的步兵列阵推进,连盾牌都不用防山石滚木。”

贾诩眉头却未舒展:“无水师护岸,若高句丽从海上派小划子袭扰粮道怎么办?那些小渔船载不了多少人,却能在夜里划到岸边,烧咱们的粮车。”

郭嘉立刻接话:“这好办!让太史慈带三千弓箭手沿岸边扎营,每隔十里设一座烽火台。小划子要靠岸,总得在浅滩停船吧?太史慈的弓箭手在沙丘后埋伏,他们一靠岸就放箭。再说那些渔民出身的兵,见了咱们的甲士怕是早慌了,哪敢真来烧粮?” 他又敲了敲舆图,“咱们还能让典韦带五千步兵,在岸边挖壕沟、立鹿砦,把粮道护得跟铁桶似的。”

戏志才这时又算了笔账:“若走鲜卑路线,每万人每日要耗粮五十石,运粮队得另带两万民夫,民夫的口粮又要多耗三成;走扶余路线,民夫得翻山,每日耗粮比甲士还多;唯有高句丽路线,沿海平地好走,民夫能少带一半,省下的粮够多养五千弓箭手。” 他拿起算筹在案上摆开,“更要紧的是,高句丽的秋收刚过,平壤城外的粮仓堆得满满的。咱们只要拿下平壤,今年的军粮就不用愁了 —— 这可比从幽州运粮划算得多。”

徐庶补充道:“我还探到,高句丽王最近在修新宫,把不少壮丁征去搬石头,城防都交给了老弱。他们的贵族忙着争新宫的差事,连边境的探马都撤了一半。咱们要是突然杀过去,他们怕是连召集兵丁的令牌都递不出去。”

杨帆这时忽然开口,指节叩在平壤的位置:“没有水师,咱们就把沿岸变成陆地营盘。关羽带五万步兵沿盐道推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张飞带三万骑兵在左翼警戒,防止高句丽从内陆调兵;张辽、太史慈带两万轻骑走海边沙丘,直插碣石浦,先把盐仓占了;典韦、许褚带四万步兵护粮道,每隔五十里修一座堡寨;黄忠带一万弓箭手在后面压阵,谁要是敢来袭扰粮道,就让他尝尝箭雨的滋味。”

贾诩看着杨帆的部署,终于点头:“郡守这安排,把无水师的短板补上了。高句丽靠海本是天险,可他们既无战船,又把兵力调去了南边,这海反倒成了他们的软肋。咱们沿岸边推进,等于把陆地当成了船,步兵是甲板,骑兵是帆,照样能顺顺当当杀到平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