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安置学子(一)(2 / 2)
郭嘉则已经开始盘算起来:“等学子们安顿好了,我们便可以着手编纂新的教材,将中原的先进知识与高句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制定出最适合这里的教学内容。比如农桑方面,要结合高句丽的气候和土壤;医术方面,要考虑当地的常见病症。”
夜色渐深,皇宫内依然灯火通明。郭嘉、戏志才、沮授、徐庶四人围坐在案几旁,借着烛光仔细研究着各县城的情况,为学子们的分派做着最后的调整。他们时而因为一个县城的学子分配数量而激烈争论,时而又因为想到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而会心一笑,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无限期盼。
“辽东郡的学子数量是不是太多了?” 沮授皱着眉头说,“虽然那里富庶,但也不能忽视其他县城。”
郭嘉反驳道:“辽东郡是我高句丽的粮仓,只有让那里更加稳定繁荣,才能为其他地区提供支持,多派些学子去是应该的。”
戏志才在一旁调和:“不如这样,辽东郡多派些懂农桑和水利的,其他县城根据各自的特点再适当分配,确保每个县城都能得到急需的人才。”
徐庶也点头表示同意:“我觉得可行,还要考虑到学子们的意愿,尽量让他们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经过一番讨论,四人终于确定了最终的分派方案。
第二天一早,一万名学子便整装待发。他们身着统一的服饰,背着简单的行囊,脸上充满了坚定的神情。在郭嘉、戏志才、沮授、徐庶四人的送别下,学子们分成不同的队伍,向着高句丽的各个县城出发。
看着学子们远去的背影,郭嘉感慨道:“这一路,他们定会遇到不少困难,但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克服。路途艰险,或许会有疾病困扰,或许会遇到当地百姓的不理解,但只要他们秉持着一颗济世之心,定能度过难关。”
戏志才点头道:“是啊,这些年轻人有着无限的潜力,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便能创造奇迹。想当年我年少时,也曾迷茫过,但一旦有了目标,便会全力以赴,这些学子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