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中平三年腊月送礼(三)(2 / 2)
写上一段中平三年玄菟郡郡守杨帆给皇帝刘宏和十常侍等人送拜年礼,任务交给徐庶和黄忠,并且徐庶和黄忠带回来皇帝刘宏身体十分虚弱的消息,分段不分章,要写满5万字不要中间断掉
中平三年腊月初一,玄菟郡治所高句骊城的晨雾还裹着霜花,郡守杨帆推开府衙正堂的朱漆门时,靴底踩碎的冰碴子在廊下发出细碎的脆响。堂外那株老榆树上挂着的守捉郎巡查灯笼还没摘,昏黄的光晕里,副将秦朗正领着两名郡兵往马车上搬最后一笼海东青,鸟笼上覆着的黑貂皮罩子被北风掀起一角,笼内猛禽锐利的鸣唳瞬间刺破了清晨的静谧。
“府君,辽东属国那边送的三匹汗血驹已拴在西厩,乌桓单于进献的狐裘也按您的吩咐装了锦盒,只等徐从事和黄都尉来领命。” 秦朗搓着冻得通红的手,哈出的白气在颔下的虬髯上凝了层霜,“只是这岁贡往年都是派功曹去,今年您亲自点了徐庶和黄忠,郡里下头难免有些议论。”
杨帆抬手拢了拢腰间的双鱼符,目光掠过院中堆积如山的贡品。最显眼的是二十坛玄菟特有的松子酒,酒坛外裹着桦树皮,用红绳系着辽东产的蜜渍松子;旁边码着十匹黑貂皮,毛色油亮得能映出人影,是上个月派捕兽队深入鲜卑草原才猎到的;还有两箱高句丽王金冠上同款的东珠,每颗都有拇指大小,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珠光。这些东西耗费了玄菟郡半年的库银,可比起洛阳城里那些权贵的胃口,恐怕还只是杯水车薪。
“议论什么?” 杨帆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转身走回暖阁,铜炉里的炭火正旺,映得墙上挂着的《玄菟郡舆图》上的河流都泛着暖意,“功曹去了三回,回来都说十常侍连面都不见,去年的岁贡送进去就石沉大海,今年再不用些心思,开春的军饷怕是都要被洛阳那边克扣。”
正说着,暖阁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门帘被人从外掀起,先走进来的是徐庶,他身着青色儒衫,腰间系着一方墨玉,手里还提着个布囊,里面装着刚抄完的《孙子兵法》注本。跟在他身后的黄忠则一身玄色劲装,肩背长弓,腰间悬着两柄短戟,脸上的刀疤在暖光下更显凌厉,他刚从城外演武场回来,甲胄上还沾着未化的雪粒。
“属下参见府君。” 两人同时躬身行礼,声音一个温润,一个洪亮。
杨帆抬手示意他们起身,指着桌上摊开的舆图道:“元直、汉升,今日召你们来,是有一件关乎玄菟安危的大事要托付。再过一月便是新年,按例边郡需向洛阳进献岁贡,往年皆是派普通官吏前往,可去年岁贡送去后,朝廷不仅未给玄菟拨付冬衣粮草,反而催缴了三倍赋税。今年若再这般,郡中军民怕是撑不过开春。”
徐庶闻言眉头微蹙,他放下布囊,走到桌前指着舆图上洛阳的位置道:“府君的意思是,此次岁贡需派人亲自面见陛下与十常侍,不仅要送上贡品,更要陈明玄菟困境?只是十常侍如今把持朝政,陛下又久居深宫,怕是难见天颜。”
黄忠握着腰间短戟的手紧了紧,沉声道:“若那些阉竖敢刁难,末将便提着他们的头颅来见府君!”
“汉升不可鲁莽。” 杨帆连忙摆手,“洛阳乃天子脚下,禁军密布,稍有不慎便会祸及整个玄菟。此次让你们二人同去,便是取元直的智谋与汉升的勇武,元直负责周旋权贵,汉升负责护卫安全,务必将玄菟的难处递到陛下耳中,同时……”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你们还要暗中探查陛下的身体状况,去年便有传闻说陛下龙体欠安,若情况属实,玄菟需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