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中平三年腊月送礼(六)(2 / 2)
黄忠闻言,也放缓了缰绳,他抬手抹去脸上的寒霜,粗声说道:“元直有所不知,沿途我听驿站的驿卒说,近来陛下龙体欠安,朝中之事多由十常侍打理,洛阳城内的气氛本就比往常沉闷些。” 他顿了顿,又看向身后的车队,眉头微蹙,“只是不知,咱们这一路历经艰险运来的礼物,能否让陛下和张让大人满意。”
徐庶微微点头,目光扫过车队中那些疲惫不堪的士兵与车夫,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阵酸楚。这支车队从玄菟郡出发时,正值腊月之初,彼时玄菟郡早已是冰天雪地,官道被厚厚的积雪覆盖,马车常常陷在雪地里动弹不得。为了能在腊月月底前抵达洛阳,他们几乎每日都要顶着刺骨的寒风赶路,白日里要提防沿途的盗匪与猛兽,夜晚则只能在破败的驿站或是山洞中勉强歇息。有一次,车队行至辽东边境的一处山谷时,突遇暴风雪,十几辆马车被狂风掀翻,士兵们冒着被冻伤的风险,用身体护住车厢中的礼物,才勉强保住了大部分财物。还有一回,他们在途经冀州境内的一片密林时,遭遇了一群饥饿的野狼,黄忠亲自率军与野狼搏斗,手臂被狼爪抓伤,至今伤口还未完全愈合。
“放心吧,汉升。” 徐庶收回目光,看向黄忠,语气坚定,“杨郡守在玄菟郡为官三年,一心为民,此次准备的礼物,皆是玄菟郡的稀世珍宝,既有极北之地特产的雪狐皮、紫貂皮,也有深海中的珍珠、玛瑙,还有那百年难遇的人参、鹿茸 —— 这些东西,在中原极为罕见,陛下和张让大人想必会喜欢的。”
说话间,车队已行至平昌门门口。守城门的羽林郎见来了一支规模不小的车队,立刻手持长矛上前阻拦,为首的校尉面色严肃,对着徐庶和黄忠厉声喝道:“来者何人?为何事而来?可有通关文书?”
徐庶翻身下马,从怀中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文书,双手递上前去,语气恭敬却不失沉稳:“校尉大人,我等乃玄菟郡郡守杨帆麾下使者,奉杨郡守之命,特来洛阳向陛下进贡,这是我等的通关文书,还请大人过目。”
那校尉接过文书,仔细翻看了一遍,又抬头看了看徐庶和黄忠,以及身后的车队,眉头微微皱起:“玄菟郡来的使者?你们车厢中装的都是些什么?按照规矩,需开箱查验。”
“大人尽管查验。” 徐庶侧身让开道路,示意士兵们打开车厢,“车厢中皆是玄菟郡的特产,专为孝敬陛下与朝中各位大人所用,绝无任何违禁之物。”
士兵们闻言,纷纷上前解开油布,打开车厢。当那些色泽光亮的雪狐皮、圆润饱满的珍珠,以及造型精美的玛瑙摆件出现在众人眼前时,守城门的羽林郎们眼中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就连那位神色严肃的校尉,眼神也不由得柔和了几分。他走上前,伸手摸了摸一张雪狐皮,只觉得皮毛柔软顺滑,入手即暖,不由得赞叹道:“果然是玄菟郡的宝贝,这般好的雪狐皮,在洛阳城内也实属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