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统一辽东半岛(一)(1 / 2)
数日后,公孙瓒率领残部来到了山谷附近。他一路逃亡,早已疲惫不堪,根本没有察觉到埋伏。当他的军队全部进入山谷后,张辽一声令下,伏兵四起,滚石和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公孙瓒的军队顿时陷入混乱。
公孙瓒大惊失色,想要组织抵抗,但他的军队早已军心涣散,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就在这时,杨帆派遣的使者来到了公孙瓒面前,向他说明了投降的条件。公孙瓒看着身边溃散的士兵,又想到袁绍的追兵随时可能到来,心中陷入了绝望。他深知,自己已经没有其他选择,最终只得同意投降。
张辽率领军队将公孙瓒的残部包围起来,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对于那些愿意真心投降的士兵,予以收留;对于那些心怀不轨的,则当场处决。公孙瓒则被押送到杨帆面前,杨帆并没有立刻处置他,而是将他软禁起来,观察他的表现。
与此同时,前往乌桓部落的使者也传来了好消息。乌桓部落的首领在得知玄菟郡的军威和袁绍的强大后,不敢轻易得罪任何一方,最终拒绝了收留公孙瓒的请求,并表示愿意与玄菟郡保持友好关系。
收编了公孙瓒的残部后,玄菟郡的军队规模进一步扩大。贾诩按照之前的计划,对这些新收编的士兵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和分化,将其中的精锐编入正规军,普通士兵则安排到边境地区驻守,从事开垦荒地和防御外族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这些士兵逐渐融入了玄菟郡的军队体系,成为了玄菟郡的一支重要力量。
解决了公孙瓒的威胁后,杨帆率领众人返回玄菟郡。此时的玄菟郡,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成为了辽东地区最强大的势力。边境稳固,百姓安居乐业,军队战斗力强大,粮草储备充足。然而,杨帆和众谋士都清楚,这只是乱世中的一个短暂喘息。袁绍在消灭了公孙瓒的主力后,势力进一步壮大,必然会将目光投向辽东。而远在长安的董卓虽然已死,但李傕、郭汜等人继续把持朝政,天下依旧混乱不堪。
在郡府的望楼上,杨帆与郭嘉并肩而立,望着夕阳下的玄菟郡,心中感慨万千。“奉孝,你说我们玄菟郡能在这乱世中坚持多久?”
郭嘉手持羽扇,微微一笑:“郡守大人,乱世之中,唯有强者才能生存。如今我们玄菟郡兵强马壮,民心所向,又有诸位先生辅佐,只要我们步步为营,审时度势,不仅能在乱世中立足,还能趁机扩大势力,最终匡扶汉室,拯救天下百姓。”
杨帆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他知道,未来的道路充满了荆棘和挑战,但他有信心,在众谋士的辅佐下,带领玄菟郡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在这乱世之中,书写一段不朽的传奇。
接下来的日子里,玄菟郡继续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沮授进一步优化了农业生产布局,推广了新的耕作技术,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徐庶在郡内广泛开设乡学,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玄菟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贾诩则不断加强军队的训练,完善防御体系,做好了应对任何突发情况的准备。郭嘉和戏志才则密切关注着天下局势的变化,分析各方势力的动向,为杨帆的决策提供了精准的参考。
而被软禁的公孙瓒,在看到玄菟郡的繁荣景象和杨帆的雄才大略后,心中的野心逐渐被磨灭,最终真心归顺了杨帆。杨帆见他诚意十足,便任命他为偏将,让他率领一部分军队驻守边境,抵御外族的入侵。公孙瓒也不负所望,凭借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多次击退了外族的骚扰,为玄菟郡的边境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
随着玄菟郡的日益强大,越来越多的诸侯开始关注这个位于辽东边境的势力。有些诸侯想要与玄菟郡结盟,共同对抗袁绍等强大势力;也有些诸侯对玄菟郡心存忌惮,暗中联合起来,想要遏制玄菟郡的发展。面对复杂的外部局势,杨帆和众谋士沉着应对,一方面与那些志同道合的诸侯建立友好关系,互通有无,共同抵御强敌;另一方面,加强自身的实力,做好应对各种挑战的准备。
在这乱世之中,玄菟郡就像一艘在惊涛骇浪中航行的巨轮,在杨帆的掌舵和众谋士的辅佐下,劈波斩浪,稳步前行。虽然前方的道路依旧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他们坚信,只要众人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实现匡扶汉室,还天下一个太平的宏伟目标。
收编公孙瓒残部的消息传到冀州时,袁绍正坐在府衙内擦拭着心爱的宝剑。他听闻杨帆不仅未按约定将公孙瓒押解至冀州,反而将其残部收为己用,顿时怒不可遏,将宝剑重重拍在案几上,震得桌上的酒樽都险些倾倒。“杨帆小儿,竟敢违背盟约,私吞战果!看来这辽东之地,是该好好清理一番了。”
一旁的谋士审配拱手道:“主公息怒。玄菟郡如今势力渐长,杨帆麾下更是有贾诩、郭嘉等能人辅佐,不可贸然出兵。不如先派人前往辽东,以‘违抗盟主号令’为由,要求杨帆献上公孙瓒及其部众,并缴纳岁贡,若他不从,再以此为借口,联合周边势力共同讨伐,方为稳妥。” 袁绍沉吟片刻,觉得审配所言有理,便下令派遣使者前往玄菟郡,提出苛刻要求。
此时的玄菟郡府内,杨帆正与众谋士商议如何进一步拓展郡内的冶铁产业。沮授提出在辽东半岛南部设立新的冶铁工坊,利用当地丰富的铁矿资源,打造更多精良的兵器和农具。徐庶则建议从流民中选拔有冶铁经验的工匠,给予丰厚待遇,以吸引更多人才投身其中。正当众人讨论热烈时,侍卫匆匆来报,袁绍的使者已抵达城外。